生而不養,何以為家?生而(棄)之,何以為父?又何以為母?
3月8日,有熱心群眾在密林深處的溝里,發現一名尚在襁褓的女嬰,已經奄奄一息,生命垂危。
深溝之下,埋葬著數具白骨,即世俗意義上的「亂葬崗」。
被發現時,女嬰被裹在襁褓里,處于昏迷狀態,只有微弱的呼吸,已被遺(棄)在人跡罕至的亂葬崗四天。
當地指揮中心接到報警后,火速前往救助,將孩子送到醫院,所有兒童科醫生全部到了急診進行搶救,搶救時間長達六個小時。
最終,在當地警察、救援隊以及醫院的攜手共同努力之下,女嬰脫離生命危險,轉危為安。
沒有人能夠想象的到,如此年幼的她是如何在那般陰冷的環境里挺過四天的,她的父母又該有多狠的心,才能做出將女兒遺(棄)在亂葬崗自生自滅的惡毒行為?
可以說,父母在將她遺(棄)時,壓根沒想讓她活,以最為冷血的方式,將她遺(棄)在最不可能被人發現的亂葬崗。
幸虧,孩子的命足夠大,也足夠幸運。
那麼,什麼樣的父母,能夠如此冷血狠心?
3月10日,在當地以各種渠道尋找女嬰父母的壓力之下,在網絡輿論的持續發酵壓力之下,女嬰的母親在網上看到相關信息,迫于壓力,在醫院主動現身。
至于孩子的父親,則全程沒有出現,不知人在何處。
母親清楚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有多不可饒恕,穿著件灰色棉襖,戴著個黑色帽子和口罩,將自己裹得嚴嚴實實,在畫面里全程很少抬頭,生怕被人認出來。
不僅如此,和救援人員交談時也說著一口讓人完全聽不懂的方言,就連留言區里許多山西本地的網友也紛紛表示「完全聽不懂一句話」。
可謂是十分懂得保護自己。
諷刺的是,當她邁入病房,穿過擁擠的病房,看到已然轉危為安的女兒,無比自然地從工作人員手里接過女兒,輕輕撫摸著女兒的頭。
隨即又將女兒牢牢抱在懷里,貼心的為女兒裹好襁褓,低垂著頭,牢牢注視著懷里的女兒,那種溫柔,那種細膩,仿佛是天底下最好的母親。
倘若不是知曉前因后果,單單瞧著這一幕,誰又能想到如此溫柔的表象之下,竟還藏著冷到極致的狠心與惡毒呢?
為何要遺(棄)已撫養八個月大的親生女兒?又為何要選擇最讓人無法理解的亂葬崗?孩子的父親又身在何方?
媒體以「怕大家更加擔心」為由刪減了許多細節,隱去了諸多信息,因而這些盤旋在所有人心頭的疑問也注定不會有確切的答案。
不過,據現場工作人員所透露出的和孩子母親交涉的內容可以得知,知曉整個事情全貌的他,對孩子母親的這種做法也相當不恥,因而寫給她的配文簡單且直接:
「好狠的心!」
這也給網友們留下無限想象的空間,各種各樣的猜測都有,但說句心里話,事實已定,無論是出于什麼原因都不重要了。
因為,無論身為母親的她,有何種理由,有何種借口,有何種苦衷,都無法洗清她將孩子遺(棄)在亂葬崗的罪孽,等待著她的,必將是法律的嚴懲。
目前,孩子的情況已經穩定,也已經出院,由當地的救援隊工作人員暫為照顧,警方也在對整個事件進行進一步的處理,至于孩子的歸宿問題,也還是個謎。
將孩子還回去繼續由母親撫養照顧?
沒有人能夠保證孩子會不會遭到再一次的遺(棄),也沒有人相信孩子下一次還有如此好的運氣,還能逃過一劫。
可是,只有八個月大的孩子,除了依靠父母,又能何去何從呢?誰又能扛起撫養她長大的重任呢?
幾乎沒有兩全之策,讓人越想越覺得無力。
生于人間,她何罪之有?
明明還是嗷嗷待哺的年齡,明明什麼也沒有做錯,明明不是她自己選擇降臨在這個世界的,卻偏偏一出生就要遭受遺(棄),被親生父母遺(棄)在亂葬崗自生自滅。
即便命大被人救起,這種被遺(棄)的陰影也將注定伴隨終生,難以直視面對自己狠心冷血的父母,所遭受到的創傷,窮其一生都難以被撫平愈合。
這也注定了,被遺(棄)的孩子,不會擁有真正意義上的「家」,已然早早輸在了起跑線上的她,就像一枚蒲公英,風吹到哪兒就算哪了。
一聲嘆氣!
有些父母,千辛萬苦盼著孩子的降生到來,有些父母卻比鬼更可怕,生而不養,想法設法地將孩子(棄)之如履,將狠心與劇情上演到極致。
為什麼為人父母不需要經過考試呢?
我們都曾是孩子,我們也終將成為父母,生孩子沒有門檻,人人皆可以,但只要孩子誕生,為人父母就必須盡到撫養的義務和責任,必須對生命懷有敬畏之心,誰也沒有資格遺(棄)。
人常說,為人父母是場修行。
修行以前,你孤身一人,可以選擇不婚,可以選擇失婚,也可以選擇生與不生,無人可以干涉你的選擇和人生。
修行以后,你成為父母,有了孩子,就必須負起責任,為孩子撐起一片能夠黯然長大的天空,成為孩子最后的依賴和希望。
這不僅是父母二字沉甸甸的分量和責任,亦是對生命最基本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