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已過半,雖然天氣總是忽冷忽熱的,但并不影響我們賞花拍照片。
春天的花期很短。作為愛美的女性朋友,怎麼能錯過春天的繁花似錦呢?
叫上閨蜜,帶上家人,與鮮花一起合影,留住春天的美好影像吧!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在美好的春天里拍攝美好的照片,如果不學習一些拍照技巧,掌握一些必備的人像攝影知識,
有可能會辜負了春天的粉嫩詩意呢!
好場景拍不出好照片?那就來學習人像攝影口訣吧!
不負春光,不負歲月。用正確的方法,拍攝漂亮的照片。
手機和相機都能用的!
圖1
圖2
攝影新手拍人像,最常見的問題,就是不注意拍攝光線。
于是經常會出現圖2這樣的情況——
模特的表情和動作是挺到位的,但是拍攝光線沒到位。
模特臉上的陰影面積很重,「黑臉」效果妥妥的。
所以你看,圖1和圖2,雖然都是在拍攝模特的半身人像,拍攝距離也都差不多,
但是圖1中的模特,臉就不黑,看上去就是「膚白人美」。
不抬杠——就算你拍的是非洲模特,也得讓模特的臉上有光。
模特臉上的光影效果可以稍微平淡一些,
但一定不能給人家拍成「黑臉」的效果。
肯定有人會說,圖1是順光,圖2是側逆光——光源的位置不一樣,所以圖2的模特臉才黑了。
這不是把人拍成「黑臉」的理由。
有了問題,應該想辦法解決問題,而不是想著如何推卸責任。
臉黑,為什麼不用皮膚測光,不加曝光補償?
臉上沒光,為什麼不去想辦法補光?
如果拍攝距離挺近的,比如拍攝半身像,那就用反光板補光。
圖3
反光板放在什麼位置?
1、反光板是用來給皮膚補光的,理論上是不能出現在照片當中的。
所以,反光板要放在鏡頭拍不到的位置。
2、反光板是要近距離給模特的皮膚補「漫反射光線」的。
所以,反光板應該用白色的那一面。
3、反光板要放在模特的斜側面,位置稍微低一點。
就算是逆光或者側逆光,也可以保證模特臉不黑。
圖4
仔細看太陽光的位置——模特的臉是背光的。
但是模特為什麼臉不黑呢?
因為用反光板補光了。
圖5
我們拍的人像照片,有全身像也有半身像。
拍攝全身像一定要「從頭到腳」——這沒什麼可商量的。
缺胳膊少腿,肯定不行。
半身人像可以按照截取位置的不同,分為多半身人像和小半身人像。
拍攝小半身人像,截取位置應該放在模特的腰部以上;
拍攝多半身人像,截取位置應該放在模特的腰部以下,膝蓋以上;
當然也有特殊情況——有時候,為了把模特的裙子拍完整,也會有攝影師把截取位置放在模特的膝蓋以下。
不過,
無論是拍攝多半身人像還是小半身人像,
都不能從模特的腰部截取。
因為腰部和膝蓋屬于重要關節。
如果從重要關節處截取,會造成「砍一刀」的即視感。
圖6
無論是拍攝半身像還是全身像,
模特的手和腳都要拍齊全的。
這也沒什麼可商量的,「斷手斷腳」肯定是不行的。
攝影新手在這方面也很容易犯錯誤。
比如說,拍攝半身人像的時候,從模特的手腕處截取。
于是,模特看上去就少了一只手。
「頂天立地」雖然在漢語里是個褒義詞,但是放在人像攝影里,卻是貶義。
說照片「頂天立地」的意思,就是說模特頭頂和腳下都沒有留白。
比如圖7,模特的頭都頂住照片的上邊了,構圖太滿。
人像攝影「頂天立地」,會讓人覺得照片里裝不下這位模特了……
圖7
圖8
人像攝影的攝影主體是人像模特。
照片中的其他畫面元素,都應該和人像模特有關聯。
如果主體和陪體沒關系,那麼陪體就是多余的了……多余的東西,就是干擾物。
比如圖8中,模特頭頂出現的那根柱子。
以及圖9中,出現在模特頭頂的那幾根樹杈子……
遇到類似的情況,調整拍攝角度就可以解決了。
要麼讓攝影師挪一挪,要麼讓模特挪一挪。
參考圖10——其實就是「走兩步」的事兒。
圖9
圖10
1、光線可以平淡,但是不能黑臉。
2、拍攝光線不夠,距離近就安排反光板。
3、拍半身不能砍關節,拍全身要完整。
4、手和腳要拍齊全,頂天立地很難看。
5、背景雜亂有干擾,無關的東西不要拍。
你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