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12月12日,一個歷史性的日子。在這一天,年僅3歲的溥儀在光緒帝去世后繼承了清朝的大統,成為了清朝的最后一任皇帝——宣統帝。
這一天,慈禧太后命溥儀繼承皇統,過繼于同治帝載淳,同時兼承光緒帝之祧,一人祧兩房。這樣的安排,無疑是對溥儀的巨大責任和榮譽。他被尊祖母慈禧太后為太皇太后,地位無比尊貴。然而,就在同一天,慈禧太后也病逝了。這位掌控清朝大權數十年的女性,終究還是沒能熬過這個多事之秋。她的離世,無疑給溥儀的登基增添了幾分悲涼和不安。
在慈禧太后的遺詔中,溥儀被尊封為宣統帝,而他的祖母慈禧太后則被尊封為太皇太后。此外,慈禧太后還下令將文宗祺貴妃佟佳氏尊封為皇祖祺皇貴太妃(端恪皇貴妃),將穆宗瑜貴妃赫舍里氏尊封為皇考瑜皇貴妃(敬懿皇貴妃),將珣貴妃阿魯特氏尊封為皇考珣皇貴妃(莊和皇貴妃),將瑨妃西林覺羅氏尊封為皇考瑨貴妃(榮惠皇貴妃),將大行皇帝瑾妃他他拉氏尊封為皇考瑾貴妃(端康皇貴妃),溥儀的父親載灃實際掌控了清朝的皇權。
1908年,溥儀作為一名等待登基的皇室成員,進入了清朝的皇宮。他是由隆裕太后照顧的,溥儀在皇宮中的生活非常優越,他居住在建福宮苑之中,這是清朝皇室成員的居住之地。
建福宮苑是一座非常宏偉的建筑群,其中包括了許多宮殿、花園、池塘和亭台樓閣等建筑。在這個宮苑里,溥儀可以享受到最好的生活條件和最周全的照顧。他被安排住在一座充滿華麗裝飾和精致傢俱的宮殿內,身邊有侍女、太監和宮女等服侍他。
在1908年12月12日宣統帝溥儀的登基大典上,有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站在溥儀身邊的士兵們與宮廷太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們的身份相同,都是為了皇室的榮耀而服務,然而他們的髮型卻大相徑庭。一半的人還保留著辮子,而另一半的人則已經剪掉了辮子。
其實,在1906年的時候,部分新軍就已經剪掉了辮子。這件事還要從袁世凱上書請求慈禧太后批準說起。袁世凱作為當時的權臣,深知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他上書請求慈禧太后批準新軍剪掉辮子,這一舉動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在1908年12月12日宣統帝溥儀的登基大典上,出席的清朝官員們身著華麗的官服,莊重地等待攝政王載灃和年僅三歲的溥儀到來。
他們的臉上流露出嚴肅而專注的表情,仿佛在這個歷史性的時刻,他們不僅要履行自己的職責,更要以自己的方式向這個小皇帝表達敬意。
1908年12月12日,宣統帝溥儀登基大典在紫禁城舉行。在這一盛大的儀式中,許多居民聚集在紫禁城外觀看,共同分享喜慶的氛圍。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一群熱鬧而興奮的居民站在紫禁城外,他們好奇地注視著登基大典的進行。
照片展示了1908年12月12日宣統帝溥儀登基大典中的一幕,溥儀坐在暖轎里,在官員和太監的引領下離開乾清宮。
照片攝于1908年12月12日,宣統帝溥儀登基大典的盛況。在溥儀登基的當天,京城巡警部舉行了盛大的慶祝活動。
照片呈現的是1908年12月12日宣統帝溥儀登基大典的盛況。在畫面中,溥儀在眾多官員和太監的簇擁下,走向大清門。
太監們在大清門前守候,身穿精致的宮廷服飾,神態莊重。他們的目光專注,仿佛在守護著這個重要的時刻。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