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蜀吳三國中,猛將扎堆的國家是蜀國,僅超一流猛將便有五個,被稱為「五虎上將」。如果不論國力,只論武力,那麼魏國和吳國需要結成聯盟,才可能抗衡蜀國。然而,演義中只有呂布能在單挑中擊敗五虎上將,其他武將最多戰平蜀漢五虎,是不可能擊敗五虎上將的,更不可能在單挑中斬殺五虎上將。我們看看,如果從魏、吳兩國中選出7個人,能戰平蜀漢五虎,應該選哪些人?
魏國5人:典韋、許褚、夏侯惇、龐德、徐晃
典韋和許褚兩人是公認的曹營最厲害的兩個猛將,只要有此二人保護曹操,曹操便不會碰到危險,即使遇到危險,也能化險為夷。如典韋多次救了曹操,最后在宛城之戰中為曹操擋住張繡的士兵,成功掩護曹操從后門逃走,然而他卻不幸戰死。
雖然典韋沒和蜀漢五虎上將有過交手記錄,但和他戰平的許褚卻多次和五虎上將交手,戰績有勝有敗。許褚雖然被張飛擊敗,肩膀受傷差點命喪當場,但他在和另一位五虎上將馬超的單挑中卻勢均力敵。潼關之戰中,許褚和馬超兩人爆發一場大戰,兩人大戰數百回合,不分勝負。許褚打得興起,于是脫掉盔甲,減輕重量,和馬超廝殺在一起。最后許褚丟棄他的刀,夾住馬超的槍,并將槍折斷,兩人各拿半節廝打。因此,許褚和馬超曾戰成平手。既然許褚能和五虎上將中的馬超戰成平手,那麼典韋也能夠辦到。
在三國24名將中,魏國至少有8個,其中典韋排第3,許褚排第8,夏侯惇排第11。如果按照三國24名將排名,夏侯惇在魏國排在第3,名次僅次于典韋和許褚兩人。夏侯惇的武力很高,只是被許多人低估了,認為他只是靠著曹操的宗親關系,才成為曹營大將。
在三國演義中,夏侯惇的戰力不容小覷,無論是再厲害的猛將,夏侯惇也敢不畏生死,上去對戰,即使丟掉自己的小命,也在所不惜。如夏侯惇曾兩次正面硬剛呂布,兩次追殺關羽,兩次擊敗趙云(趙云詐敗)。由于夏侯惇太生猛了,被稱為「平頭哥」。因此,夏侯惇也擁有戰平蜀漢五虎上將的實力。
龐德和徐晃兩人在襄樊之戰中先后戰平老年關羽,其中龐德一百回合戰平關羽,徐晃八十回合戰平關羽,尤其是龐德,詐敗引誘關羽追殺,一箭射中關羽左臂,因此二人也擁有戰平蜀漢五虎上將的實力。
吳國2人:孫策、太史慈
吳國擅長水戰,多儒將,如東吳四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再如后期的陸遜之子陸抗,都是儒將。數來數去,東吳最擅長單挑的武將只有孫策和太史慈二人。此二人是東吳的戰力天花板。孫策的外號是「小霸王」,從他的外號就可以看出來孫策是一員猛將,打起來悍不畏死。西楚霸王項羽是我國古代勇戰派最杰出的代表,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那麼孫策便是三國演義中勇戰派的代表,馳騁沙場,無一對手。
神亭嶺之戰中,太史慈和孫策大戰數百回合,不分勝負,因此他們兩人是同一級別的猛將。雖然孫策和太史慈兩人沒和蜀漢五虎上將中的任意一人交過手,但他們兩人畢竟是東吳的戰力天花板,在24名將中分別排在第9、第10位,相信孫策、太史慈兩人能夠戰平蜀漢五虎。
結語
如果只從魏、吳兩國中篩選,那麼只有以上7個人有實力擊敗蜀漢五虎上將,其中魏國5個,吳國2個。如果從整個三國演義中篩選,那麼還會有兩個人有實力戰平五虎上將,分別是顏良和文丑,其中文丑五六十回合戰平趙云,顏良和文丑齊名,戰力相當,自然也擁有戰平趙云的實力(顏良和文丑兩人被關羽秒殺只是一個意外,并不是他們二人浪得虛名)
(本文主要參考《三國演義》)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