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科普
奇趣大曝光
趣味科學
    
科學家最新研究顯示:外星人或存在,它們利用超新星爆炸吸引人類
2023/08/21

宇宙那麼大,我們想去看一看,因此超新星爆發了!

近日,美歐科學家的一項研究發現引起了網友的關注與討論!他們在距離地球2100萬光年外的漩渦星系M101之中發現了一顆特別的天體,超新星SN 2023ixf,這是幾十年來科學家發現的距離人類最近的超新星!

研究人員猜測,這個超新星爆發可能跟外星文明有關系,它們是在通過這種影響力巨大的方式來吸引人類文明的關注,借此希望可以跟人類文明建立起聯系!

不得不說這種說法還真的是腦洞大開,至少目前來看這的確是一種非常夸張但形式有效的「溝通方式」,不僅影響力巨大傳播的距離還是非常遙遠的。

宇宙儼然就像是一個黑森林,大家都有自己的一塊活動區域,為了進行更加遙遠的探測,人類也曾發射過旅行者一號,在這個星際探測器之上裝有「金屬唱片」,里邊有人類文明的信息以及太陽系的信息。

按照旅行者一號目前的飛行方向和速度,它的目標便是飛出太陽系,最終會經過距離我們最近的恒星比鄰星。旅行者一號是人類向太陽系外擴張的一次嘗試,但我們都知道象征意義比較重,并不會有特別的效果。

因為宇宙要遠比我們想象中大得多,當我們抬頭仰望星空看到滿天的星辰,這個時候常常感慨宇宙的浩瀚,但實際上我們肉眼所看到的不過是微不足道的一塊小區域,僅僅是銀河系內距離太陽系較近的一些恒星。

地球上UFO事件頻繁出現,讓大家更傾向于相信這些不明飛行物都和外星人智能飛船有關系!

6月22日成都再一次被UFO刷屏,很多本地市民都看到了一個藍色的火球劃過夜空,前后持續十多秒的時間,并且這個藍色火球還帶著長長的尾巴,最終消失在夜空中。類似的不明飛行物事件,2023年在成都已經發生了三次。

而在美國不明飛行物事件更加夸張,甚至有人報警稱在自家的后院里看到兩個3米高巨型不明生物,就差直接說看到外星人了。不僅如此美前情報人員公開透露稱:美國擁有「非人類起源」的飛行器,這些技術都是通過一些撿拾的不明飛行物碎片,再利用逆向工程獲取的!

其實目前來看大部分的UFO事件都是有解的,很多都是一些自然現象或者人造物體的誤認,至于那些無法解釋的不明飛行物現象,或許也永遠都找不到答案!

對于外星生命,大部分人對于它們的存在都持肯定的態度,畢竟宇宙很大也很古老,可觀測直徑就達到了930億光年,按照宇宙大爆炸的理論,宇宙至少有138億年的發展歷史。

在漫長的時間以及足夠廣闊的空間內,已經給了生命誕生足夠豐富的條件,即使一個星球上生命誕生甚至是發展出智慧文明的幾率非常低,但只要有那個可能性,從統計學的角度來看當基數足夠大那就是一切皆有可能!

但如果按照這項研究的說法,宇宙中超新星的爆炸是因為外星高級生命在吸引人類的注意,這就有點太高看自己一眼了!

人類在地球上發展出智慧文明,這是毋庸置疑的,38億年的生命演化史,數百萬個物種,唯獨人類發展出文明站到食物鏈頂端。但這或許完全不夠,人類并沒有多麼特殊,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也是如此,即使真的存在外星文明他們也不可能這樣來吸引人類文明的注意力。

超新星爆發是超大品質恒星演化到生命后期的必經的一個步驟,在此之后會拋掉多余的物質演化成中子星甚至是黑洞等致密天體,這個過程是宇宙中比較常見的恒星演化路徑,太陽品質不夠最終只能變成白矮星,不會經過超新星爆炸階段。

一個智慧文明如果擁有掌控超新星爆炸的能力,那也意味著他們可以擁有無限的能量,那麼星際航行也就不在話下了!

有科學家曾根據能量的獲取把生物文明分為多個層次,I型文明可以徹底地掌握母星的能量,按照這個來劃分人類現在差不多是0.7級。如果智慧文明可以達到II級,意味著他可以掌握所在恒星系的所有資源能量。

如果一個智慧文明可以隨意掌控超新星的爆發,那就不止II型文明那麼簡單,甚至都要超過III型文明,這樣等級的智慧文明看到智慧生命儼然就是看待螻蟻一般,設想一下我們會沒事閑著逗螞蟻玩嗎?

外婆太會收拾廚房:用墻面收納,讓狹窄「單行道」廚房變整潔
2023/06/02
她住進4.5坪蝸居,小家只有「巴掌大」,但一個人住真挺爽的
2023/07/17
被父母趕出家門,美國男子花20萬美元買一小島,卻擠在7.5坪迷你木屋生活:房子越小,我越快樂
2023/05/31
有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家居行為」,實際是錯的,若你家有,最好立馬改掉
2023/05/19
和老人同住后,我終于知道,我們這代人存不到錢的根本原因!
2023/05/31
去小姨家參觀,看到她家這10個「神設計」,我都后悔家里裝修早了
2023/05/13
買了套新房只有15坪,老公花16萬爆改成3房,笑話的親戚不吭聲了
2023/05/10
微波爐已經瀕臨淘汰:別不信,它的替代品用處更大、更便宜
2023/05/20
越來越多人衛生間不裝淋浴房!換成這2種設計,好看又實用
2023/06/10
家里若是有這種「保溫杯」,建議直接丟掉,不是誤導,而是教訓
202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