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作為清朝的一位皇帝,盡管在位時間只有13年,卻成功地挽救了瀕臨破產的大清朝。然而,他的壽命并不長,僅活到58歲,并且關于他去世的原因眾說紛紜。
乾隆登基的第三天,他下了一道圣旨,禁止議論自己的父親雍正,并且全面封鎖了消息。這導致了關于雍正死因的種種猜測和推測。
雍正被認為是「累死」的。作為皇帝,他只做了13年的統治,期間幾乎沒有一天是屬于自己的。每天,他都在南書房處理前任皇帝康熙留下的問題,并思考如何推行新政。他非常較真,每次批閱奏折都十分詳細,文字多達2000多字。這使得他每天工作超負荷,腦力透支,最終對他的健康產生了不良影響。
此外,雍正招募了大批的道士為自己煉丹,這在他的《大義覺迷錄》中有所記載。然而,古代丹藥中含有重金屬,長期服用會導致慢性中毒。當他的身體無法承受時,中毒發作將危及他的生命。
雍正去世后,乾隆登上皇位,并趁著掌權之機,試圖掩蓋雍正死因的真相。因為如果皇帝確實死于中毒,這將使整個朝廷蒙羞。乾隆沒有殺掉那些道士,只是驅散了他們。這可能是因為那些道士們是由他的父親親自招募的,而且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他們是兇手。
雍正作為歷史上最能生的皇帝之一,他的后代人數達到了驚人的1600萬。盡管他的統治時間不長,但他通過改革和振興國家,留下了深遠的影響。他的統治是清朝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時期,也為後來乾隆的統治奠定了基礎。雖然他的離世仍然有許多未解之謎,但他在歷史上的地位是不可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