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是晚清時期的重臣,雖然他去世了很久,清朝也已經滅亡了很久,但是曾國藩的影響力卻一直存在,曾國藩的一些人生哲理也值得我們去深思,并且曾國藩還給世人留下了一些經典的書籍,其中有《挺經》和《冰鑒》。
還給我們留下了曾國藩家書,告訴我們怎樣去教育自己的子女,怎樣的為人處世。
就是這樣一位被后世人稱為圣人的人卻曾經作詩說道:「低頭一拜屠羊說。」屠羊說是誰?曾國藩為什麼要拜他?
屠羊說在歷史上應該是不存在的一個人,他是《莊子·讓王篇》里面的主人公。這是莊子寫的一個故事。屠羊說的說應該讀作悅,是楚國人,他有一個工作,就是賣羊肉的。
後來的事情表明,這位身居鬧事賣肉的人是一位真正的隱士,他懂得非常多的道理。後來楚國的國君楚昭王被吳國打敗,楚昭王出逃,屠羊說便是跟隨楚昭王出逃的人員之一。
在逃亡的道路上,屠羊說給與了楚昭王很多的幫助,衣食住行等等。有一句老話叫做患難見真情,楚昭王和屠羊說也算是患難與共過一回,當楚昭王發奮圖強,又從新強大起來后,恢復了楚國,從新當上了國君。
楚昭王沒有忘記當初的屠羊說,派人去找屠羊說并且問他想要什麼官職?屠羊說答道:楚國恢復了,我的賣肉攤也恢復了,還要什麼賞賜呢?
楚昭王還是下令賞賜屠羊說。屠羊說再次拒絕道:楚國失敗,不是我的錯,所以我活了下來,現在復國了,也沒有我功勞,我不能領賞。
楚昭王聽到屠羊說的言辭之后,就發現這不是一個簡單的賣肉的,而是懂得大道理的賢才。
楚昭王就讓大臣去把屠羊說給帶過來,準備當面和他說。屠羊說見到大臣之后對大臣說道:按照楚國的規矩,只有立了大功才能夠面見國君,我文、武方面都不具備這種資格。
屠羊說還加了一句:如果國君硬要召見我,只會讓人家說我們楚國沒有規矩。
楚昭王還是不死心,就再次派遣了一位朝中重臣去請屠羊說,還想讓屠羊說擔任三公,屠羊說還是拒絕道:我知道那是一個高官加厚祿,但是我不能夠因為我自己貪圖這些而使得君王留下一個胡亂獎賞的名聲,這是不好的,我只想老老實實的賣我的羊肉。
屠羊說就是這樣一位推辭功名和厚利的人,曾國藩低頭一拜屠羊說就是引用屠羊說的故事來告誡自己的弟弟曾國荃。
因為那個時候曾國藩和曾國荃因為打敗太平軍,顯然表現出了功高震主,但是曾國藩知道,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所以他拜屠羊說不僅僅是警告自己的弟弟,同時也是為了給上面的人看的,讓上面的人知道他曾國藩和屠羊說差不多。
參考資料:《莊子》《清史稿》等。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