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趣闻历史
民國轶事
三國風雲
歷史名人
野史分享
古墓文物
後宮秘史
历代皇帝
史料记载
韓劇韓星
詩詞文化
金庸武俠传
民間故事匯
全部
    
「大豬蹄子」乾隆的深情都給了這個人,曾三過濟南而不入
2023/11/02

在影視劇里,乾隆風流倜儻,處處留情,什麼陳淮秀、夏雨荷、香妃,鶯鶯燕燕。其實,歷史上的乾隆卻是個十分深情的人。

他可以在出巡時三過濟南而不入,都是因為他的第一任皇后,富察氏。

圖片出自《延禧攻略》,下同

雍正五年,弘歷17歲,雍正為他挑選了一個媳婦,新娘出身名門,比乾隆小一歲,姓富察氏,這是女真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富察氏的遠祖旺吉努追隨努爾哈赤,在統一戰爭中頗有戰績。曾祖哈什屯是順治皇帝的親近大臣,深得皇帝信任。祖父米思翰在康熙朝主掌一朝財政。父輩兄弟四人皆身居高位。

從畫家郎世寧為富察氏所繪的油畫看,她皮膚白皙,目光清澈,神態溫婉平和,很有修養。

《清史稿》說,皇后平居恭儉,不過以通草絨花為飾。她還曾特意親手做了一個用鹿尾毛緣邊的放火石的小囊送給皇上,以示與皇帝相互勉勵不忘儉樸本色。皇帝十分喜愛,一直帶在身邊。

乾隆和富察氏十分恩愛。一次,乾隆身上長了個療子,太醫說百日之內須經常換藥。富察氏特意把寢具搬到皇帝寢宮側室,每天親自奉茶倒水,照料皇帝換藥,直到皇帝完全康復。

富察氏和乾隆孕育了很多愛的結晶。可惜這些子女活到成年的僅有一位公主。

結婚一年三個月后,富察氏生育了長女。可惜這個女孩只活了十四個月。

雍正八年( 1730年),嫡長子出生。雍正皇帝為這個孫子取名為永璉。璉者,宗廟之器也。從名字就可以看出,雍正對他寄予了很高期望。

這個孩子太惹人喜愛了。長得秀氣,也非常聰明,不到五歲就認識了數百個字。但永璉九歲時,因為一場感冒,高燒不退,竟很快去世了。富察氏為此非常悲傷,身體也弱了很多。

乾隆十一年( 1746年)四月,皇后終于又生下了一個兒子,名叫永琮。

對富察皇后的這個兒子,乾隆十分喜愛,雖然沒有親書密旨,但人們已經認定,這個孩子將來會繼承大統。富察皇后幾乎把全部心血,都放在這個孩子身上。可乾隆十二年的除夕之夜,年僅兩歲的永琮因天花去世。

這次,不知為什麼富察皇后沒有像大兒子去世時,表現得那樣悲慟,而是像往常一樣,端莊得體,處理好后宮各項事務。

但午夜夢回,想到自己逝去的孩子,富察氏流下多少眼淚,誰也不知。

永瓊去世后兩個月,乾隆十三年( 1748年 )二月,乾隆皇帝開始他即位之后的第一次東巡,這是提前就準備好的,不得不去。

從某種意義來說,皇帝也是被安排的那個角色,并不是他想要怎樣就能怎樣。

知道皇后傷心過度導致身體不好,但這次乾隆還是決定帶她出來散散心,他覺得也許美麗的風光會沖淡皇后的悲傷。

祭禮結束,一家人又前往泰山,皇帝、皇后一同侍候太后登上了玉皇頂。

三月初三日,新雪初晴,富察皇后卻感冒臥病。皇帝急忙在濟南安頓下來讓皇后安心養病。

三天后,皇后仍不見好轉,高燒不退。自己生病這一耽擱,不知下面多少人跑斷腿,皇后很過意不去,勸皇帝回京,說到了德州就能上船,水路回京也更舒服一些。

皇帝同意了皇后的請求。從濟南到德州,皇后的病情一直平穩,但坐上了船,眾人都放松下來時,皇后的病情卻急轉直下。

當天黃昏,與乾隆相伴了22年的富察皇后與世長辭。

乾隆十分悲痛,命令把皇后去世時所乘的青雀舫運進北京城。這在當時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船體積龐大,而城門門洞狹窄。為了保留這艘船,皇帝想把城門樓拆掉。還是一個大臣想出辦法,命人搭起木架從城墻垛口通過,上設木軌,木軌上滿鋪鮮菜葉,使之潤滑,千余名人工把船運進了城內。

長春宮是皇后的寢宮,皇帝命令照原樣保留長春宮的所有陳設,每年忌辰,他都要到這里憑吊。這個習慣,他保留了40多年,直到乾隆六十年(要退位做太上皇,他才下令撤掉當時的一些陳設。

後來,乾隆皇帝又多次南巡,曾三次經過山東,但都沒有進濟南城。他還曾賦詩一首,說明不進濟南的原因。

四度濟南不入城,恐防一入百悲生。

春三月昔分偏劇,十七年過恨未平。

那年春天,富察皇后在濟南病倒,後來與他天人永隔,皇帝不愿再到傷心地,怕回憶起往事,所以才匆匆而過。

乾隆五十五年,80歲的乾隆皇帝在皇后陵前寫下一首詩 :

二秋別忽爾,一響奠酸然。

追憶居中闖,深宜稱孝賢。

平生難盡述,百歲妄希延。

夏日冬之夜,遠期只計年。

他在對地下的妻子說:年齡越來越大,唯一的安慰是可以早日見到你。自己不想活到100歲,與你相會之期最長不會超過20年了。

86歲時,乾隆最后一次來到富察皇后的陵前,寫下詩句:

吉地臨旋曄,種松茂入云。

暮春中浣憶,四十八年分。

這一年,乾隆帝與富察皇后已分離48年。3年后,也就是富察氏去世51年后,乾隆皇帝去世,終于和富察氏在地下相聚。

圖片來自網絡,若不妥,聯系刪除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

外婆太會收拾廚房:用墻面收納,讓狹窄「單行道」廚房變整潔
2023/06/02
她住進4.5坪蝸居,小家只有「巴掌大」,但一個人住真挺爽的
2023/07/17
被父母趕出家門,美國男子花20萬美元買一小島,卻擠在7.5坪迷你木屋生活:房子越小,我越快樂
2023/05/31
有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家居行為」,實際是錯的,若你家有,最好立馬改掉
2023/05/19
和老人同住后,我終于知道,我們這代人存不到錢的根本原因!
2023/05/31
去小姨家參觀,看到她家這10個「神設計」,我都后悔家里裝修早了
2023/05/13
買了套新房只有15坪,老公花16萬爆改成3房,笑話的親戚不吭聲了
2023/05/10
微波爐已經瀕臨淘汰:別不信,它的替代品用處更大、更便宜
2023/05/20
越來越多人衛生間不裝淋浴房!換成這2種設計,好看又實用
2023/06/10
家里若是有這種「保溫杯」,建議直接丟掉,不是誤導,而是教訓
202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