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趣闻历史
民國轶事
三國風雲
歷史名人
野史分享
古墓文物
後宮秘史
历代皇帝
史料记载
韓劇韓星
金庸武俠传
詩詞文化
民間故事匯
全部
    
楊玉環陵墓出土后,專家打開棺槨一看,千年以前的「騙局」被揭開
2023/11/11

如果可以穿越,你想飛往何方?當然是大唐啦!估計所有人都會這麼開心地回答。錦繡詩墨,美人如梭,歌舞蹁躚,遍地繁華!在大唐,你不要害怕吟唱不出詩歌,更不用擔心美食會被辜負。

提到大唐,一個女人注定不會被歷史遺忘。她是古代歷史上萬千粉黛的翹楚,她 是唐朝熠熠生輝的一顆璀璨明珠——楊玉環。

千百年間,人們對她的一切總是談論不休,而最為撲朔迷離的,卻是她的死亡真相。有人懷疑自縊于馬嵬坡的不是她,有人說她遠渡重洋去了日本,更有甚者, 說她隱居在四川偏僻的榮樂村生兒育女……

可隨著她的陵墓出土,棺槨被打開的一剎那,令考古專家詫異不已的同時,眾說紛紜千年之久的「傳言」,似乎也越來越可信了。

01 空墓葬迷霧重重

楊貴妃墓是唐朝第七個皇帝唐玄宗的寵妃——楊玉環的墓葬,位于陜西省興平市馬嵬坡,距今約有1200年的歷史。當年專家們滿懷期待打開棺槨時,面面相覷,驚詫不已:楊玉環的尸體不見了! 除了幾件衣物和少量碎片外,其它空無一物!

千百年來,楊貴妃之死一直爭論不休,難道千年「傳言」終于可以蓋棺定論了?

白居易的《長恨歌》描寫了楊玉環跌宕起伏的一生。詩中寫道:「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于是有中日學者認為,仙山就是蓬萊山,也就是瀛洲,如今的日本。 由此推斷出貴妃于馬嵬坡下,移花栽木,逃往日本。

「貴妃東渡」是貴妃之死最著名的傳聞。巧合的是,日本山口縣的一座古寺院里,也供奉著楊玉環的漢白玉雕像。日本有文獻中記載,玄宗偷梁換柱,用侍女代替楊貴妃縊死, 再安排她乘船到久津唐渡口登岸,定居日本,死后葬于當地。

而如今墓中空空如也,難道馬嵬坡所立的衣冠冢, 唐玄宗只是為了掩人耳目,楊貴妃卻真的去了日本?

其實白居易用的是浪漫的寫作手法,暗示楊貴妃死后成了仙,寄托了作者個人美好的主觀情感,是文學創作, 不能當做歷史事實來判斷。

再說唐朝的鑒真和尚,為了到日本宣揚佛法,做了充足準備,歷經11年,九死一生,才在第6次東渡日本成功。當時突發的馬嵬坡兵變,唐玄宗和楊貴妃豈能脫身?關于貴妃遠渡日本避難的說法, 至今并沒有權威史料來證明。

《舊唐書》和《新唐書》中有楊貴妃死時的記載,雖說法不同,但都是縊死;《資治通鑒·唐紀》也記載了由大太監帶貴妃到佛堂勒死, 這些正史資料足以說明,當年的楊貴妃確實縊死于馬嵬坡了。

考古學家曾作出解釋,楊貴妃墓中之所以沒有尸骨,是多種原因造成的。千百年空氣的氧化作用、地宮中的鼠蟲入侵, 再加上歷朝歷代盜墓賊的破壞,最終就剩下零星碎片了。

民間曾有個有趣的傳聞。楊貴妃墓地上的土壤散發著香氣,揉成粉末涂抹在臉上,皮膚就會由黑轉白,還能消除臉上的斑點,越涂越漂亮。一傳十十傳百,「貴妃粉」登場, 附近的女人們經常來取土回去涂臉,遠道而來的游人也會帶一些墓土回家。

守墓的人只得不停地給上面添土,反反復復,墓土幾乎保護不住。後來人們就全部用青磚覆蓋起來,也就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模樣。

曾萬千寵愛于一身的楊貴妃,何以命絕于此? 那墓地里矗立的漢白玉雕像有何冤屈,蹙額千年而終日淚濕衣衫?

02 絕代風華命香殞

楊玉環在17歲時,嫁給了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壽王,被冊封為壽王妃。唐玄宗在寵妃武惠妃去世后,郁郁寡歡的他被豐腴艷麗的兒媳——楊玉環的美貌所沉迷。

唐玄宗借用掩耳盜鈴之法,幾年后將楊玉環招入宮中,封為貴妃。楊玉環和唐玄宗,兩人都精通音律,從此琴瑟相和,相互悅目更賞心。

由古至今,楊貴妃的美貌一直被傳誦著。詩仙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將楊貴妃的風姿、神態,比作牡丹花,臨風承露,風神搖曳。

而白居易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無人能及的美貌,更讓人想一睹芳容。

唐玄宗尤對她寵愛至極: 無數繡娘專門伺候,楊氏家族都高人一等,誰獻供的越奇特升官就越快……嶺南的經略史張九章、廣陵長史王翼,因為獻供精美奇特,由此都飛黃騰達起來。

所以朝廷上下百官,爭相效仿。楊貴妃喜歡嶺南新鮮荔枝,無數人力、馬匹,一路狂飆,將新鮮荔枝急運到長安,只為博取紅顏一笑。杜牧有詩為證: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貴妃的堂兄楊國忠奸猾狠毒,卻大權在握,他常常公報私仇,誅殺忠臣良將。而楊家三姐妹都被封為夫人,權傾朝野,揮霍無度。 朝廷上下一時怨聲載道,但都敢怒不敢言。

公元755年,楊貴妃養子、重臣安祿山打著反楊國忠的旗號,起兵叛亂,劍矛直指長安!早已外強中干的長安城搖搖欲墜,盛唐的命數即將終極。 山雨欲來風滿樓,黑云壓城城欲摧。

第二年,長久奢靡懈怠的唐玄宗,在禁軍的護送下帶著楊氏一族等人,逃離長安,躲避兵亂。途徑馬嵬坡時,龍虎大將軍陳玄禮,帶領禁軍發生兵變,團團圍住玄宗下榻的門外, 憤怒要求處死飛揚跋扈多年的楊氏兄妹們。

楊國忠死于亂兵刀劍之下,楊貴妃的姐姐們也被斬首,可怨氣沖天的禁軍還是不肯離去。 他們憤怒喊叫:「賊本尚在!賊本尚在!」

唐玄宗被逼無奈,只得下令賜死楊貴妃。公元756年農歷6月14日,時年38歲的楊玉環,馬嵬坡前,佛堂樹下, 三尺白綾,魂斷一生。至此,萬千寵愛與此絕,絕代風華命香殞。

與武則天、慈禧太后不同,楊貴妃既沒有權傾天下的野心, 也沒有工于心計的能力,卻為何成了大唐安史之亂的祭品?

暴亂之前,唐王朝早已內憂外患。節度使的權利在大力擴張,嚴重的土地兼并,讓老百姓居無定所,社會動蕩不安。 而均田制和府兵制漸漸走向崩潰,中央政府的軍事力量遭到了削弱。

安史之亂爆發后,隨著洛陽淪陷,潼關失守,直至長安被占,疲于逃亡、怨聲載道的禁軍終于爆發了! 楊貴妃成了禁軍眼中禍國殃民的最大元兇!

禁軍到底是擔心平息戰亂后,楊貴妃會為家族報仇,還是為了另立新主李亨而要挾唐玄宗的借口? 不管是哪個理由,楊貴妃都必須得死!

明代有詩嘆道:一朝禍從玄禮起,始悔當初棄壽王。

03 多年考古探真相

「古冢留香,詩碑放彩」,楊貴妃墓以其獨特的魅力聲名遠揚。墓葬的東西兩側,是碑廊, 陳列著極其珍貴的詩詞刻石38通。

其中有賈島、李商隱、林則徐等眾多名人的題詠,雖然各抒己見,風格迥異,卻極其珍貴,形成了獨有的楊貴妃文化現象。這里已不是衣冠冢、真身墓,而是紀念冢, 讓人們去探索、挖掘其當朝的歷史價值。

憑借一些史料的大略記載,還有歷代文人墨客的文學創作,更主要是大量墓穴文物陸續被挖掘出土,我們仿佛看到了大唐的車水馬龍, 窺見了唐代婦女代表——楊玉環的一些生活畫面。

1970年,西安碑林區何家村的村民無意間發現了一處唐代遺址。這批被稱為「何家村遺寶」的文物一出土,立即震驚中外。考古界至今還沒有定論這批文物的主人是誰, 但有專家認為,與楊貴妃有極大關系。

何家村出土的一件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上,栩栩如生地印刻著唐朝當年的舞馬。據說當年西域大使向唐玄宗獻了幾百匹大宛馬,這些馬可以跟著節拍跳舞。 唐玄宗特地為貴妃挑了400匹,專門訓練舞馬。

「更有銜杯終宴曲,垂頭掉尾醉如泥」,舞馬雄健的姿態與大唐盛世的晚宴互相映襯,大唐的輝煌與繁華猶在眼前。 宛馬聞歌起舞,貴妃巧笑顧盼,面若桃花,令人心馳神往。

何家村遺寶中,還有一件寶貝:葡萄花鳥紋銀香囊!《舊唐書》中記載楊貴妃死后第二年,玄宗曾秘密派人去挖墓,準備重新安葬,結果「尸體和衣物都嚴重腐爛,唯香囊猶在」, 跟這個香囊的描述驚人一致!

這個銀香囊的外形球體狀,通體鏤空,內層球體可以自由旋轉,無論外層球壁如何搖晃、轉動,內里的香料都不會灑出來。 隨身攜帶,香氣四溢,如此精秒絕倫的設計,足見唐朝工藝已是登峰造極。

1994年,在內蒙赤峰市寶山村挖出了遼代貴族墓。墓中,有120余平方公尺的唐風彩繪壁畫。由于顏料使用了大量黃金粉末,人物身上所配帶的飾品都用純金打制的薄片鑲嵌, 所以雖歷經千年,卻猶如新繪,仍艷麗明亮。

其中《楊貴妃教鸚鵡圖》,高0.7米,寬2.3米,驚現楊貴妃絕世真容!只見她:高髻佩梳,金釵鬢插,面如滿月,眉似彎柳,身穿紅色帶花寬袖袍, 端坐于高背椅上。華貴而典雅,豐而不肥,艷而不妖。

而她面前的雪白鸚鵡正昂首注視著她。據唐代的《明皇雜錄》講,嶺南曾進獻了一只會講話的雪白鸚鵡給唐玄宗,貴妃特別喜愛,給它取名為「雪衣娘」,把它調教得聰明伶俐,很通人性。在壁畫右上角有題詩可證:「雪衣丹觜隴山禽,每受宮鬧指教深……」

2001年,四川廣元榮樂村的村民又傳來特大喜訊:「我們村發現楊貴妃女兒的公主墓啦!」這頓時在文史界掀起了軒然大波!因為沒有哪個史書上記載楊貴妃是有子嗣的。

考古專家們從雕刻精致的唐朝侍女以及石壁的墓志銘中,看出一些端倪:「思聰,……娶楊氏為室,楊氏者,乃貴妃之后裔也。」 加上古墓修建在懸崖之上,所用石料都是稀少的「龍骨石」,而這些只有貴族之家才能做到。

雖然榮樂村的村民們堅持說這就是楊貴妃女兒的墓,而且貴妃也在這里生活過。但目前還沒有更多的文物提供給專家們考證, 許多歷史真相還有待進一步挖掘出來。

也許是楊貴妃的死只有結局沒有過程, 也許是正史中記載她死后的墓穴里的情況有別,所以才有了千百年來的各種傳言。

但不管是隱居山中還是東渡日本,不妨看作是人們的一些美好愿望吧。興許人們不希望這樣一個貌若天仙、多才多藝的女子落得如此殘忍的下場,也不愿意將封建王朝顛覆的根源怪罪到一個女人身上, 心中祈盼她有個美好的結果罷了。

千年時光,大唐王朝早已殞沒在歷史的滾滾塵埃里。 可紅顏薄命的楊貴妃,依然讓人們熱切談論著她的一切……

參考資料:

1.湖北衛視——大揭秘 《安史之亂》 www.ixigua.com

2.江西衛視——經典傳奇 《楊貴妃下落之謎新解》v.sogou.com

3.赤峰廣播電視台新聞綜合頻道 《赤峰市的遼墓壁畫,再現楊貴妃仙姿真容》 www.cfrtv.cn

外婆太會收拾廚房:用墻面收納,讓狹窄「單行道」廚房變整潔
2023/06/02
她住進4.5坪蝸居,小家只有「巴掌大」,但一個人住真挺爽的
2023/07/17
被父母趕出家門,美國男子花20萬美元買一小島,卻擠在7.5坪迷你木屋生活:房子越小,我越快樂
2023/05/31
有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家居行為」,實際是錯的,若你家有,最好立馬改掉
2023/05/19
和老人同住后,我終于知道,我們這代人存不到錢的根本原因!
2023/05/31
去小姨家參觀,看到她家這10個「神設計」,我都后悔家里裝修早了
2023/05/13
買了套新房只有15坪,老公花16萬爆改成3房,笑話的親戚不吭聲了
2023/05/10
微波爐已經瀕臨淘汰:別不信,它的替代品用處更大、更便宜
2023/05/20
越來越多人衛生間不裝淋浴房!換成這2種設計,好看又實用
2023/06/10
家里若是有這種「保溫杯」,建議直接丟掉,不是誤導,而是教訓
202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