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鈺是明朝第七位皇帝,他的哥哥朱祁鎮是明朝第六位皇帝。
在1457年一月,朱祁鎮發動了奪門之變,軟禁了朱祁鈺,然后再次成為了明朝的皇帝。
朱祁鈺與朱祁鎮的皇位之爭,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朱祁鈺和朱祁鎮都是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的兒子。
朱祁鎮于1427年十一月出生,朱祁鈺于1428年八月出生,兩人相差將近一歲。
1435年正月,宣宗朱瞻基病逝后,年僅九歲的朱祁鎮繼承了皇位。
因為朱祁鎮年齡小,當時的朝政實際上是由太皇太后張氏和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位內閣輔臣掌控。
在太皇太后張氏,和三楊的治理下,明朝的整體形勢,是一片向好。只是這樣的好日子,隨著太皇太后和三楊的去世,就急轉直下了。
公元1440年,楊榮去世。公元1443年,太皇太后張氏駕崩,公元1444年,楊士奇去世。公元1446年,楊溥去世。
六年的時間里面,明朝幾個掌權人,就相繼離世。然后已經成人的明英宗朱祁鎮,開始掌管朝政大權。
朱祁鎮掌權后,寵信宦官王振,明朝開始走下坡路。
而朱祁鎮自己卻還幻想著,能夠成就一番功業。
公元1449年9月,朱祁鎮在太監王振的鼓動下,臨時拼湊了二十萬人,親征瓦剌。
雖然說是朱祁鎮御駕親征,其實指揮軍隊的是太監王振,而王振也不懂軍事,軍隊中的將領都不服他。
朱祁鎮帶領的明朝軍隊,在向大同進發的時候,由于大雨連綿,后方的糧草又供應不上,再加上一路上看到許多死去的尸體,明朝軍隊的士氣非常低落。
然而太監王振的老家又正好在大同附近的蔚州,王振想借此機會,回家顯擺一番。
于是就忽悠朱祁鎮繞道蔚州行軍,而朱祁鎮因為寵信王振,盡管群臣都反對王振的提議,但是朱祁鎮還是同意了王振的請求。
就在改道后不久,王振又擔心大軍會踩踏到自己家的莊稼,于是就又建議朱祁鎮帶領大軍原路返回。
朱祁鎮和王振把行軍打仗當成了兒戲一般,因為他們的胡亂指揮,明軍在懷來城外的土木堡,被瓦剌軍隊殲滅。
太監王振被明朝的護衛將軍樊忠殺死,皇帝朱祁鎮被瓦剌俘虜。
朱祁鎮被瓦剌抓去后,瓦剌利用明朝皇帝的名義,向明朝的邊關守將騙取財物,還想要利用朱祁鎮的名義,騙開關門,一路打進明朝內地。
朱祁鎮在御駕親征的時候,將自己兩歲的兒子朱見深立為了皇太子,并讓異母弟郕王朱祁鈺監國。
朱祁鎮被俘后,明朝內部以于謙為首的大臣們,為了穩定大局,向孫太后建議,擁立朱祁鈺為皇帝,于是朱祁鈺臨危受命,成為了明朝的第七位皇帝。
然后朱祁鈺任用于謙等人,打了一個北京保衛戰,成功擊退了瓦剌軍隊。
瓦剌後來又多次被明軍擊敗,瓦剌人看見無法打贏明朝,自己手里的皇帝,又沒有了利用價值。于是就向明朝求和,還要把朱祁鎮給放回去。
雖然朱祁鈺并不想接回朱祁鎮,但是朝中許多大臣都建議將朱祁鎮接回來。
于是朱祁鎮在做了瓦剌一年的俘虜后,又回到了北京城。
朱祁鎮走的時候是皇上,回來的時候成了太上皇,他原來寵信的王振的勢力,也早已經被鏟除。沒有了支持者的朱祁鎮,回到北京,也只是一個孤家寡人。
朱祁鈺做了一年的皇帝后,也不再愿意讓位,于是朱祁鈺就將朱祁鎮軟禁了起來。
朱祁鈺將朱祁鎮軟禁后,基本上已經控制了朝政。他將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的太子之位廢掉,改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
然而已經做了八年皇帝的朱祁鈺,最終還是被朱祁鎮奪回了皇位。
朱祁鎮能奪回皇位的原因就在于。朱見濟被立為太子的第二年,就夭折了。朱祁鈺也因為朱見濟的死,受到了打擊,身體健康出現了狀況。
因為朱祁鈺只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朱見濟死之后,他就沒有了繼承人,所以也正是這個原因,讓朝中一些大臣決定重新擁立朱祁鎮登基。
公元1457年正月初,朱祁鈺突然病倒,然后石亨、徐有貞等人將明英宗朱祁鎮接了出來。
朱祁鎮出來后,重新做了皇帝。然后他將于謙等人以謀逆罪名處死。
朱祁鈺也在朱祁鎮重新復位后不久,就去世了。
朱祁鈺去世后,朱祁鎮廢掉了他的帝號,還給他賜了一個郕戾王的謚號,表示朱祁鈺終身為惡。
而朱祁鈺的真實死因,也成為了歷史上的謎團。
而朱祁鎮在重親復位后,又重用宦官曹吉祥等人。迫害了許多朱祁鈺時期的忠良、功臣,重用門達、逯杲等奸臣。導致民間又爆發了數十萬的流民起義,導致在朱祁鈺統治八年期間恢復的國力,又遭到了重創。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