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趣闻历史
民國轶事
三國風雲
歷史名人
野史分享
古墓文物
後宮秘史
历代皇帝
史料记载
韓劇韓星
詩詞文化
金庸武俠传
民間故事匯
全部
    
康熙是清朝皇帝,朱元璋是明朝皇帝,康熙卻給朱元璋行3跪9叩之禮
2023/11/16

歷史無常,朝代更替是歷史的必然。明朝在建文帝時期已經日趨衰落,崇禎時期更是滿清入關,最后只能以自盡作結。一個帝國的覆滅,必然讓百姓心中五味雜陳。新的滿清統治者面對還對舊王朝念念不忘的漢人百姓,想要坐穩江山,必須采取措施來贏得民心。而對先朝開國皇帝的恭敬,無疑是明智之舉。

滿清建立后,面對漢人的反抗,康熙更是明白,想要獲得天下,必須先穩住民心。于是他采取許多手段,其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他六次南巡拜謁明太祖陵寢的舉動。我們不禁要問,他為何要如此恭敬前朝皇帝的墳墓?這其中蘊藏了怎樣的政治智慧?今日我們不妨一起探究這段故事。

要說到這段歷史,首先我們得從明朝的創立說起。

明朝的創立者朱元璋,出生于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少時家境貧寒,只能淪為乞丐。直到紅巾軍起義,他才從軍中崛起,在戰亂中逐步坐大,最后推翻了元朝的統治,在南京建立明朝,即位為明太祖。

從一個低微的乞丐,一躍成為統治全國的皇帝,朱元璋的人生可謂起伏極大。他是一個意志堅定而機智聰明的人,才能在那個動蕩的年代中殺出一條血路,建立自己的王朝。

即位后的朱元璋并未忘記自己的出身。他抑制權貴,廣開言路,讓百姓敢于直言進諫。同時他也深知要穩固統治,必須做到民心歸附。于是他采取懷柔政策,不過分苛待投降的元朝貴族,甚至在北元皇帝去世后,還尊稱其為元順帝,以示禮遇。

當了皇帝的朱元璋,也會為自己的后事考慮。他選擇在獨龍阜這片風水寶地修建自己的陵墓,這就是後來的明孝陵。

建陵需要費用,所幸他選中的地方風水極佳,讓朱元璋更加堅定主意。不過,還沒等陵寢建成,他最寵愛的馬皇后就因病去世。朱元璋悲痛不已,決定讓馬皇后成為這座陵墓的主人。馬皇后謚號孝慈,所以這座陵寢也被稱為孝陵。

父母在世時,朱元璋以孝順著稱。馬皇后去世后,他更是悲痛萬分,每日里都要為皇后號泣。這其中所表現的深情,讓百姓看在眼里,也為皇帝打動。朱元璋治國有方,又以愛妻敬妾著稱。正是由于他這些優點,加之出身低微,因此得到漢人百姓的認同與支持。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30余年,終于在洪武三十一年駕崩。臨終之際,他交代后人一定要將自己與馬皇后合葬于孝陵之中。

這份摯愛不渝的遺愿,成全了一對恩愛夫妻的精神永存。雖然在封建等級森嚴的皇室中,馬皇后不過是妃嬪之一。但在朱元璋心中,馬皇后始終獨一無二。這份難能可貴的真情,也讓百姓對明太祖刮目相看。

朱元璋去世后,其孫建文帝即位。他尊崇祖宗遺愿,確保朱元璋與馬皇后得以在孝陵合葬。每年都舉行隆重的祭祀,以示敬意。這份孝心打動了百姓,也使朱元璋在民間聲望日隆。

然而,盛世難以長久。到了明朝中葉,朝政日衰,農民起義此起彼伏。最后,李自成攻陷北京,明思宗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縊而亡,明朝覆滅。

戰火紛飛年代,民不聊生。滿清入主中原后,又有頭髮剃度的苛政,導致漢人百姓仇視滿清統治者。「復明」的呼聲不絕于耳,讓這些外來統治者無計可施。

其時的康熙皇帝明白,想要穩定局面,必須優待漢人。于是他采取一系列措施,其中最關鍵的,就是表達對前朝的尊重。他了解明朝仍在民心之中地位崇高,所以多次南巡拜謁明太祖陵寢,以告慰明朝先靈。

康熙共六次親自南下,拜謁明太祖的孝陵。

第一次是在康熙八年,這也是康熙登基后的第一個南巡。他親自前往孝陵,對明太祖行三叩九拜之禮,并在墳墓前磕頭請安,以示最高級別的敬意。

第二次是康熙十六年,也就是第一次南巡八年之后。這一次康熙帶領多位大臣前來拜謁。

第三次是在康熙二十年,康熙帶著一眾子女前來朝拜。

第四次是康熙二十四年,這一次只有康熙一人前來。

第五次是康熙二十六年,康熙再次單獨前來。

第六次是在康熙三十一年,也是康熙最后一次拜謁明太祖陵寢。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康熙對明太祖陵寢的謁拜共持續了二十多年。他有時單獨前來,有時帶領百官,更多次帶領皇子皇女同來,表達了極高的敬意。

然而我們不禁要問,康熙作為滿清皇帝,為何要對一個前朝開國君主如此恭敬?這其中真的只是出于崇高的敬意嗎?

細想來,康熙此舉背后隱藏的政治智慧不可小覷。我們可以看到,每當民變沖突加劇之時,康熙就會特意南下拜謁。譬如第一次是在三藩之亂剛剛平定之后,第二次是在朝鮮議和之后。可見這份「敬意」的背后,更多是穩定民心、化解民怨的政治考量。

康熙希望通過對明朝先祖的崇敬,讓仍念念不忘明朝的漢人百姓看到滿清也是忠孝仁義的。在外來統治者與本地百姓間架起一座橋梁,這正是康熙的用心所在。

歷史無常,朝代更迭乃是必然。我們不應僅僅因為出自不同民族而互相仇視。相反,只有敬重前朝,才能得到百姓真心,實現天下太平。

康熙高拜明陵,正是這種政治智慧的體現。他不計前嫌,體恤民情,化解疑慮,正可謂君子之風范。朱元璋當年也以懷柔政策安定天下,對康熙啟發深遠。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

外婆太會收拾廚房:用墻面收納,讓狹窄「單行道」廚房變整潔
2023/06/02
她住進4.5坪蝸居,小家只有「巴掌大」,但一個人住真挺爽的
2023/07/17
被父母趕出家門,美國男子花20萬美元買一小島,卻擠在7.5坪迷你木屋生活:房子越小,我越快樂
2023/05/31
有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家居行為」,實際是錯的,若你家有,最好立馬改掉
2023/05/19
和老人同住后,我終于知道,我們這代人存不到錢的根本原因!
2023/05/31
去小姨家參觀,看到她家這10個「神設計」,我都后悔家里裝修早了
2023/05/13
買了套新房只有15坪,老公花16萬爆改成3房,笑話的親戚不吭聲了
2023/05/10
微波爐已經瀕臨淘汰:別不信,它的替代品用處更大、更便宜
2023/05/20
越來越多人衛生間不裝淋浴房!換成這2種設計,好看又實用
2023/06/10
家里若是有這種「保溫杯」,建議直接丟掉,不是誤導,而是教訓
202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