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時期,蜀國的地盤較小,資源有限,人才數量也遠不及吳國和魏國。這種困境使得蜀國在北伐戰役中缺乏足夠的優秀將領參與。首先是第一次北伐,只有趙云一人參加,而到了姜維北伐時,甚至連魏延這樣的一流猛將也沒有出現。因此,人才的匱乏,成為了蜀國難以摧毀魏國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在《三國演義》中,蜀國出現了一些被忽略的高手,盡管他們本身的武力值不錯,卻沒有能參與北伐的機會。這種忽視使得人們對他們的存在知之甚少。其中,有一位蜀國的后期出現的猛將,他手持方天畫戟,勇猛無畏,可以正面對抗魏延、王平和張翼等三位將領。然而,這位高手卻被蜀國丞相諸葛亮所忽略。他是誰呢?
劉禪上位一段時間后,蜀國的南方發生了騷亂,蜀國不得不派兵出擊平亂。諸葛亮先平了越雋太守高定,而高定手下有一位猛將鄂煥,被人們稱為「低配版呂布」。當時蜀國決定派出魏延、王平和張翼三位將領去活捉鄂煥。然而,鄂煥一人面對三位名將的圍攻,表現出了與眾不同的實力,頑強抵抗了好一陣,才最終不敵被活捉。
由此看來,鄂煥確實具備一定的實力,不愧被稱為「低配版呂布」,甚至在武力值上能夠與蜀國一流猛將魏延相媲美。然而,蜀國丞相諸葛亮忽視了他的存在。這或許跟諸葛亮有著更大的戰略目標有關,畢竟他的目的是消滅曹魏并統一天下,與鄂煥并沒有直接的關聯。
另外,由于蜀國南方初定,民心不穩,需要有人去管理,鄂煥適合留在南方進行活動并鎮守南方。因此,諸葛亮可能特意將鄂煥留在南方。
不可否認的是,蜀國的忽視使得鄂煥無緣參加北伐,錯失了一次展示實力的機會。盡管武力值可與魏延媲美,但他的存在在歷史上被遺忘。然而,這并不影響他作為一位蜀國猛將的價值和能力。蜀國的興衰與這些被忽略的高手息息相關,他們的實力若能得到充分發揮,或許會對歷史產生不同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