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趣闻历史
民國轶事
三國風雲
歷史名人
野史分享
古墓文物
後宮秘史
历代皇帝
史料记载
韓劇韓星
金庸武俠传
詩詞文化
民間故事匯
全部
    
司馬懿自知活不久,想起被自己斬殺的曹家1000多人,留下英明遺囑
2023/11/12

司馬懿自知活不了多久了,想起曾被自己斬殺的曹家1000多口人,臨死前,他給兒孫留下了兩個無比英明的遺囑:理好國政,司馬家后人一律不準上墳!

凡成大事者必然有著過人之處,司馬懿從曹操身邊的謀臣,到奪走曹氏江山,其中的耐力和謀略絕非一般人比得了的。

司馬懿青年時期,就顯露出了非凡的眼光格局,以及過人的隱忍耐力。當時正值天下大亂,江湖浩蕩,無數的英雄豪杰蜂擁而出。但司馬懿并沒有選擇去湊這個「熱鬧」,而是冷靜地審視局勢,等待最合適的機會。

後來,博學多才的司馬懿受到了曹操的重視,加上當時魏國急需出謀劃策的謀士,于是便任命司馬懿為文學掾,自此,司馬懿正式開啟了他的政治生涯。

相較于其他謀士,司馬懿面對曹操始終是一副不卑不亢的態度,經常直言不諱地指出曹操的錯誤。而且,曹操的命令司馬懿也并不會立刻執行,總是根據自己的想法來更改計劃。因此盡管司馬懿的謀略水平過人,但曹操對其可是又愛又恨。

後來,司馬懿達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魏國朝內上下開始流傳司馬懿的野心絕不僅止于此。曹操也十分擔心自己死后司馬懿會篡權奪位,于是便設立了「鴻門宴」,打算給司馬懿一個下馬威。

席間,曹操旁敲側擊地詢問倘若自己離世,愛卿能否輔佐好自己的后代,穩固魏國的江山。司馬懿的回復也滴水不漏,表示沒有曹家,就沒有我的今天,我必定會為了曹家鞠躬盡瘁,不負曹家的期望。

曹操作為陰險狡詐的老狐貍,一聽就知道司馬懿是在「和稀泥」,但奈何魏國上下唯有司馬懿能擔當起這個重任,所以曹操臨終前仍然不忍心殺掉司馬懿。

曹操死后,其子曹丕正式接替了王位。當時的曹丕已經到了三十多歲的年紀,完全有能力獨當一面。但念及自己與司馬懿有過一段師生恩情,加上父親也十分器重他,于是便繼續讓司馬懿來輔佐朝政。

在之后的幾年里,二人的合作使得魏國達到了空前的繁榮,軍事實力也位于三國之最。可好景不長,不久后曹丕就身患重病。臨終前,曹丕又像父親曹操那樣「臨終托孤」,希望司馬懿今后好好輔佐自己的兒子曹叡。

曹叡從小得到祖父曹操的喜愛,十五歲那年就被封為武德侯,可謂是少年得志。即位后的曹叡也開始對魏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并立下了平定鮮卑、防御東吳蜀漢的功績。

這下司馬懿也有點坐不住了,畢竟曹叡的威望已經幾乎達到了頂點,而自己已經一把年紀,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曹叡處死。不過,曹叡跟他的父親一樣短命,幾年后也離世了。自此,司馬懿的野心開始顯露出來。

繼任者曹芳并沒有什麼勢力,而且此時的曹家早已不復往日的威嚴,因此司馬懿開始密謀篡權奪位。在某次曹芳離開洛陽的時候,司馬懿趁機發動政變,將朝中的軍政大權攬入自己手中,成功篡去了曹氏的江山,成為名副其實的朝廷一把手。

正所謂「斬草要除根」,為了防止遭到曹家的報復,司馬懿奪權后立刻下令處死曹家一千多人。自此,司馬懿家族正式接管了魏國。這時的司馬懿已經年過七旬,從政幾十年來送走了曹家三代人,終于是熬出頭了。

然而,權力艱難取得,更難長久保有。臨終之際,司馬懿也感慨自己的壽命已不可長,政權最終會落入他人之手。

在臨終前,司馬懿總是夢見那些被自己處死的曹家人向自己索命,也因此感到深深地擔憂和悔恨,倘若自己離世后,司馬家族會不會遭到報復呢?

于是司馬懿立下了遺囑,要求子孫們務必要治理好國家,同時要做到修心養性,端正君臣的關系,以德治國。否則,司馬家族必定會重復曹家的悲劇。而且,司馬懿又特意強調后人一律不許上墳,想來是擔心墓地遭到暴掘和盜竊。

盡管司馬懿在外面竭力彌補自己的罪孽,但仍不可避免魏國的覆滅。但這兩道遺詔卻成為司馬懿政治智慧的代表,被后人傳頌,也成為歷史的一部分。許多后人試圖解析其中深意,認為這代表了司馬懿防微杜漸的歷史眼光和政治智慧。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

外婆太會收拾廚房:用墻面收納,讓狹窄「單行道」廚房變整潔
2023/06/02
她住進4.5坪蝸居,小家只有「巴掌大」,但一個人住真挺爽的
2023/07/17
被父母趕出家門,美國男子花20萬美元買一小島,卻擠在7.5坪迷你木屋生活:房子越小,我越快樂
2023/05/31
有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家居行為」,實際是錯的,若你家有,最好立馬改掉
2023/05/19
和老人同住后,我終于知道,我們這代人存不到錢的根本原因!
2023/05/31
去小姨家參觀,看到她家這10個「神設計」,我都后悔家里裝修早了
2023/05/13
買了套新房只有15坪,老公花16萬爆改成3房,笑話的親戚不吭聲了
2023/05/10
微波爐已經瀕臨淘汰:別不信,它的替代品用處更大、更便宜
2023/05/20
越來越多人衛生間不裝淋浴房!換成這2種設計,好看又實用
2023/06/10
家里若是有這種「保溫杯」,建議直接丟掉,不是誤導,而是教訓
202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