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讀者,你是否也對三國英雄關、張、趙及其子嗣充滿好奇和興趣?今天就讓我們來探討一下,為何同是名將之后,關羽和張飛的兒子們能征善戰,而趙云的兒子們卻似乎平平無奇。
三國時期,蜀漢有兩大猛將關羽和張飛,他們威名赫赫,為劉備立下汗馬功勞。關羽有兩個兒子關平和關興,張飛有兩個兒子張苞和張紹。兩家兒子都繼承了父親的優秀品質,在武勇和才能上都非同凡響。
而與關張兩家不同的是,同為曹操老部下的趙云,他的兩個兒子趙統和趙廣,則沒有取得像關張兩家兒子那樣的成就。究其原因,也頗值得我們玩味。
關平是關羽的長子,他生而聰慧,而且沉穩冷靜,不像父親關羽那般沖動輕狂。根據記載,年僅十幾歲的關平就能給父親提出正確的建議,幫助父親化險為夷。
一次,關羽在與東吳名將龐統交手時,兩人戰到三十回合不分勝負。這充分顯示出關平的武藝已經達到了讓東吳名將無法取勝的程度,可見他的天賦和潛力非同一般。
在關羽敗走麥城的時候,二十出頭的關平也沒有選擇退縮。他奮勇迎戰,認定與父親生死與共。最終關平也在與東吳軍的慘烈戰斗中壯烈成仁,以一種悲壯的方式完成了對父親的保護。
作為關羽的長子,關平不僅繼承了父親過人的武勇,更融合了母親趙氏的聰慧睿智。他本可在三國亂世中成為一代梟雄,奈何英年早逝,只能說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關平的一生不過是曇花一現,雖短暫但璀璨奪目。
關興是關羽的次子,比哥哥關平還要年幼些。但他也極具武將的潛質,很早就已經在軍事領域嶄露頭角。
根據史書記載,關興二十歲前后就已任命為侍中和中監軍這樣重要職位,可見劉備和諸葛亮對他寄予了厚望,認為他日后必將成為蜀漢一方猛將。
在隨同諸葛亮北伐中原的戰爭中,年輕的關興也大展身手,立下赫赫戰功。他勇猛善戰,足以讓敵軍聞風喪膽。蜀漢對他作為三國新秀的期待也日漸上升。
但是好景不長,關興也在正值壯年時因病早逝,這無疑是蜀漢的一大損失。若不是他英年早逝,說不定會成就一番更大的業績。關興的一生,也證明了天妒英才,好人不長命的道理。
關平和關興兄弟兩人,可謂是蜀漢最具潛力的年輕武將,他們本可在三國戰場上大展拳腳,遺憾的是血氣方剛的他們都未能長大成人,只能用短暫卻璀璨的生命,警示后人要更珍惜眼前的和平時光。
作為父親的關羽,雖然也曾輕狂過甚,但對兩個兒子都給予了充分的培養和信任。他肯定也為兒子們展現出的非凡武勇而感到欣慰和驕傲。只是作為一位父親,他也難免為兩個兒子的早逝而感嘆人生的無常。
張苞是張飛的長子,他自幼受父親影響,驍勇善戰,深得張飛的真傳。在諸葛亮北伐中原的戰爭中,張苞也立下不少軍功,展現出過人的軍事天賦。
張苞為人沉穩內斂,沒有父親張飛那般輕狂暴躁。他能夠冷靜分析形勢,是諸葛亮十分看重和信任的年輕將領。
然而好景不長,在一次作戰中,英年早逝的張苞不慎墜崖而亡,終年僅三十出頭,可謂英年早逝,對蜀漢軍隊力量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張苞的兒子張遵也承繼了父親的衣缽,成長為一名杰出的年輕將領。在與魏軍交戰時,張遵也壯烈殉國,成為張家父子三代的悲壯故事。
相比之下,張飛的次子張紹走上了和父親、哥哥不同的文官之路。張紹深具文武雙全的才能,擔任過許多重要文職,官至尚書仆射,可見他在文治方面的才華。
張紹為人溫和儒雅,沒有父親張飛那般暴力直來直去的個性。這也讓他更適合擔任文官重職,成為劉備和后主劉禪信任的心腹大臣。
在蜀漢滅亡后,張紹也代表劉禪進行了投降儀式,最終全家老小都得到了較好的安置,他也可謂功成身退,作為文臣傳承和守成了張飛的事業。
張飛作為一代猛將,他的兩個兒子各有所長,一個勇猛善戰,一個溫雅文治,可謂是文武雙全,令張飛也可謂是兒女雙全,笑傲三國。
趙統官職不高難出父右
趙統是趙云的長子,根據史書記載,他只官至一介中級武官,并未像關張兩家兒子那樣在軍事上有太大建樹。
有分析認為,趙統之所以不如關張兩家兒子顯赫,一個重要原因是趙云作為父親,其本人的形象已臻于完美。趙云一生聲名赫赫,武藝無雙,又有極高的人品道德,兒子要超越這樣一位父親實屬不易。
再加上趙統自身可能也沒有過人的軍事天分,所以終其一生只是官職平平,未能在三國亂世中像關張兩少那樣嶄露頭角。他始終生活在父親趙云的光環下,也許心理壓力也很大,這可能也削弱了他的才能施展。
趙廣是趙云的次子,他的才能和運氣比哥哥趙統略強一些。趙廣官至中級將領,也參加過一些戰役。
在蜀漢滅亡前夕,趙廣也曾奮勇迎戰魏軍,但最終也只是壯烈成仁,未能改變大勢。可見他也有一定的勇猛,但仍難以在三國眾多猛將中脫穎而出。
和趙統一樣,趙廣也無法逃脫做趙云兒子的光環。先天條件決定了他也很難超越這樣一位威名赫赫的父親,所以終其一生未能有太大建樹。
綜上所述,趙統和趙廣兄弟之所以不如關張兩家兒子那麼成功,原因可能如下:
第一,他們的父親趙云實在太完美了,這個光環讓兒子很難超越。
第二,兩兄弟自身可能也確實沒有關張兩家兒子那般過人的才能。
第三,小說《三國演義》對關張兩家兒子有大量描寫,而對趙子幾無著墨,這也影響了人們的認知。
第四,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不同,趙云兒子也許并不熱衷權力和地位,只求平靜。
所以說,虎父生兒有異稟,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人生,我們不應以成就論英雄,也不應要求每個人都要當官立威。趙云兒子最終也都平平安安,這也是一種成功。
通過上面的故事和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一些感悟:
首先,人的才能和品行不完全遺傳,虎父犬子也是常有的事。我們不應該因為某人出生高貴就判斷他必定卓越,也不應因為某人出身平凡就看輕他。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可能性,需要個人奮斗來開啟。
其次,成功是多方面和主觀的。對于趙云的兒子而言,他們也許壓力太大,不想在漩渦般的亂世中太張揚。平平淡淡也可謂成功,我們不應強加于人。
再則,機遇也很重要。像關羽兒子這樣的年輕才俊,如果不早逝,也許會有更大的作為。我們都要珍惜青春時光,無論處在何種境遇做到自己的本分才是真正的成功。
最后,歷史和傳說中的英雄,也都有普通人的一面。他們也會為子女的成長而憂心和驕傲,會為子女的離世而傷心,這是父母的共性。
人生短暫,我們都在這歷史長河中過著不同的人生。不管命運安排如何,堅持本分,忠于內心, 用自己的方式點亮生命之燈,也許就是我們人生的意義所在。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