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族的公主、格格、福晉接待外賓,地方官與老婆孩子拍「全家福」,大戶人家數十口人生活在一起……一個個晚清社會生活畫面被照相機定格下來,記錄了那些難得一見的歷史場景。
北京一位廚師和他的徒弟。
據記載,老北京的廚師原本都附屬于飯店,「至光緒間,庖人之精烹調者,各立門戶,自出應堂會,各種菜品多新穎出色」。一般家庭遇到婚喪慶壽團拜等聚會,多找他們來烹飪,因為他們價錢較為便宜。
北京前門大街。
街道兩邊擺攤做小買賣的不少,有賣小吃的、有賣水果的、有賣日用百貨的,不愧是老北京數一數二的商業區。
官員與侍從。
官員正在吸晚清流行的水煙,侍從則拿著紙媒兒為他點煙。由于水煙經過清水的過濾,聞起來不熏不嗆,在當時被認為是高雅的產品。
清軍士兵。
這名士兵是朝廷編練新軍早期的成員,肩扛步槍、腰纏彈夾、背掛大刀,先不說其戰斗力如何,其精氣神已明顯高過八旗兵、綠營兵和各地團練。
皇宮女眷與外賓合影。
前排左一是靜芳,慈禧太后的娘家侄女;左二是榮壽固倫公主,恭親王奕訢的大女兒,慈禧太后的養女;左三是美國公使康格的夫人蘇珊;左四是幼蘭,軍機大臣榮祿的女兒,醇親王載灃的嫡福晉;左五是載振福晉。后排左二是元大奶奶(慈禧的娘家侄媳),左三是慶親王奕劻的四女兒,人稱四格格。
宣統年間朝廷重要人物。
照片中的人物,前排自左至右依次為:多羅都楞郡王貢桑諾爾布,軍諮大臣貝勒載濤,未詳,未詳,軍諮大臣貝勒毓朗,和碩親王那彥圖,理藩大臣肅親王善耆,度支大臣載澤,海軍大臣貝勒載洵,未詳,內閣協理大臣那桐,內閣協理大臣徐世昌,郵傳大臣盛宣懷,署理外務大臣、弼德院副院長鄒嘉來,未詳。后排自左至右:陸軍協統帕勒塔,未詳,那親王世子,禁衛軍軍咨官麟光,鎮國公載𢱿(音「扶」),陸軍大臣蔭昌,陸軍副大臣壽勛,海軍副大臣譚學衡,正黃旗漢軍都統載潤,未詳,未詳。
大戶人家。
這一大家子人有30多口,可謂人丁興旺,或許已經四代同堂了。我有一個疑問,大家庭在舊社會很常見,數十口人生活在一起,父子之間、婆媳之間、妯娌之間,那不得天天鬧矛盾?地位最高的那個人,不得天天處理這些雞毛蒜皮的紛爭?
官員夫妻在「萬民傘」下合影。
官員做了實事、聲譽良好,當地百姓就會送「萬民傘」表示感謝。從他們身后的牌子上可以看出,這名官員在甘肅任職,政務、軍事一把抓,既管通商、收稅、公共衛生,也領兵打仗(花翎游府即游擊將軍,正三品武官)。他的妻子已被封為誥命夫人,所以也穿了補服、戴了朝珠。
官宦家庭合影。
坐著的一男一女就是上一張照片里「萬民傘」下的夫妻,兩人帶著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合影,應該是兒女輩和孫輩。
姐妹花合影。
從長相上看,三個人很明顯是親生姐妹,如同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而且都穿襖裙、都拿團扇,頭飾也相似,說是三胞胎一點兒不違和。她們來自前一張照片中的官宦家庭,是那對夫妻的女兒。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