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常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但是,我不喜歡這句話,我認為最美好的夫妻關系,應該是彼此扶持,即使在經歷了困難和挫折,依舊有勇氣緊握彼此的手,跨過困難,走過坎坷。
可現實往往是非常殘酷的,一旦經歷了坎坷之后,真正能夠彼此相擁,一起同甘共苦的夫妻太少了,大部分的夫妻,都大難臨頭各自飛了。
周如枚曾經在丈夫最困難的時候,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失婚,并且帶走了孩子,她更是把孩子的姓名都給改掉了,但是她的婆婆林徽因卻是這樣評價她的。
周如枚是誰?或許你不知道,但是她的丈夫你應該知道,她的丈夫名字叫做梁從誡,梁從誡是林徽因與梁思成的兒子。
林徽因與梁思成郎才女貌,天造地設的一對璧人,也成了民國時期的著名人物,他們二人的愛情故事更是成為了一大佳話。
初為人母的林徽因寫下了你是人間四月天,這首詩是專門為自己的兒子梁從誡寫的。
梁從誡生活在一個有愛的家庭,雖然林徽因的脾氣并不好,經常和梁思成鬧矛盾、吵架,但是兩個人從來沒有放棄過彼此相擁的手,即使在經歷了困難和波折,依舊有勇氣共同面對。
可憐梁從誡就沒有這麼好的命了,他的妻子周如枚在他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毫不猶豫的和他提出了失婚,而他的妻子正是他的青梅竹馬。
和民國時期眾多女性相比,周如枚已經是非常幸運的了,她的父親就職于北京大學,她的父親沒有嚴重的重男輕女思想,所以周如枚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她已經是同期民國女性當中的佼佼者了,更難得可貴的是她的父親與民國名人梁思成和林徽因交好。
其實周如枚的父親,也是民國時期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和社會學家,地位和名氣都足以與林徽因和梁思成相匹配,只是社會上的知名度并沒有林徽因和梁思成高而已。
由于兩家人從小就交好,所以周如枚和梁從誡從小就認識,如果用青梅竹馬來形容二人的關系也毫不為過。
林徽因和梁思成原本就有意讓周如枚做自己的兒媳,而周如枚的父親也是很看好梁從誡,所以這二人長大之后,水到渠成的結婚了,結成了一家人。對于那時的梁從誡來講,除了周如枚他沒有別的選擇,除了周如枚,他也看不上別人。
林徽因的脾氣不好,她經常和梁思成吵架,但是她對自己的兒媳婦周如枚評價卻頗高,她說周如枚的身上有江南女子的溫暖,五官算不上驚艷,但是卻落落大方。
可林徽因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千挑萬選的兒媳婦,竟然在自己兒子最需要的時候拋棄了他,林徽因也是幸運的,因為她在梁從誡和周如枚結婚第二年就去世了。
從兩小無猜,青梅竹馬走到了海誓山盟,童話故事的開始,并沒有以童話故事結束。
結婚之后,周如枚和梁從誡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小兩口雖然時有吵鬧,但是由于熟悉彼此的心性,反而越吵越親近了,夫妻二人把吵架當成了興致。
結婚之后,兩個人也迎來了愛情的結晶,孩子起名為梁鑒,就在這二人以為他們也能夠如梁思成和林徽因一樣相濡以沫之時,沒有想到命運與他們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
一個特殊的年代,一個民國名人,坎坷的命運從天而降,在最艱難的時候,梁從戒對周如枚說,我要到農村去參加勞動了,就在梁從誡需要妻子安慰的時候,周如枚當即提出了失婚。
其實梁從戒能夠理解妻子的做法,因為那時并不是周如枚有勇氣就能夠陪他一起跨過坎坷的,周如枚從小養尊處優,沒有膽量和他一起到農村接受改造,是可以理解的。
于是,周如枚抱著孩子走了,回到周家之后,他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徹底,她把孩子的名字也改掉了,把孩子改名為周學兵,從此之后和梁家一刀兩斷。
在困難面前,周如枚的選擇是懦弱的,雖然梁從誡內心非常的苦悶,但他從未真正的怪過周如枚,無論外界人是如何評價周如枚,在他心里的周如枚永遠是那樣美好。
帶著孩子回到周家生活的周如枚,也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二個男人謝榮,雖然周如枚帶著一個孩子,并且也有了一次逃跑的經歷,但是謝榮有信心能夠打動她。在謝榮的鍥而不舍的追求下,周如枚還是向他敞開了心扉,周如枚嫁給了謝榮,并且在婚后與謝榮生育了一個女兒,兩個人也算得上是兒女雙全了。
盡管,周如枚曾想盡辦法躲著磨難走,可這一次她終究還是躲不過了,她生病了,她的身體在疾病的折磨下越來越虛弱。
或許此時她覺得自己是一個拖累,又或許她擔心謝榮會如自己當初的選擇一樣,拋下自己和孩子一走了之。
但這世間比她勇敢的人多的是,謝榮沒有拋棄周如枚,但周如枚的身體拋棄了她,1980年周如枚去世了。
總結:在一個動蕩的年代,周如枚抱著孩子離開了梁從誡,或許她的內心也是凄苦的。她無法想象梁從誡在農村改造之時所遇到的困難,梁從誡之所以能夠理解周如枚,是因為他們二人從小一起長大,他知道周如枚是一個善良的人,而此舉也是為了保全周家。
苦了一輩子的梁從誡,在晚年時期遇到了自己第二任妻子,他的第二任妻子與他一起熬過了寒冬,第二任妻子也與他做到了,無論貧窮富貴都與你相伴到老。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