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科普
奇趣大曝光
趣味科學
    
海豚對人類產生愛情,并為愛自盡?63年美國的秘密實驗發生了什麼
2023/08/12

每當提到愛情,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男女之間的一種再正常不過的關系了。

在人類歷史上,有過不少美好但又凄涼的愛情故事,比如梁山伯與祝英台、孟姜女、鐵達尼號等,至今為止都是愛情的代名詞。

然而,說起人與海豚的愛情故事,相信很多人都不敢相信。

跨越國界、無視年齡的愛情人們都見過不少,但是跨越物種的愛情,是令很多人不敢相信的。

但這竟然是真實存在的故事,就有這樣一只公海豚,和一個人類的女性產生了愛情,他們之間的相處模式像極了人類之間男女的愛情。

而且,這個海豚還為了他的「妻子」最終殉情。

這樣的故事更是令人好奇,究竟這種跨越物種的愛情是如何產生的呢?而他們之間的愛情又與人類之間的愛情有什麼區別呢?這只海豚為人類「妻子」殉情的故事又是什麼樣的呢?

初次相識,「日久生情」

我們所提到的這只海豚是來自美國的,是一個雄性海豚,它被用于海豚和人類之間的一場實驗。

而這場實驗的主人公是專門從事海豚研究的專家,是來自美國的博士莉莉,研究的主要問題就是人類與海豚之間的交流。

其實,莉莉博士關于海豚的研究在一開始并不是針對這單獨一只海豚的,而最開始的教學也是圍繞著對海豚進行英語教學的。

也正是這次英語教學,讓故事的男女主人公彼得與瑪格麗特完成了第一次邂逅。

瑪格麗特是負責對海豚彼得進行英語教學的女老師,她的主要任務是教給彼得基本的英語,以訓練他的反應力,進而通過教學探索如何與海豚進行交流。

除了日常的教學之外,瑪格麗特還要照顧彼得的日常生活,比如喂食、洗漱等,這一切的目的都是為了貼近彼得。

除了白天的工作外,瑪格麗特還在晚上的時候與彼得在一起休息,她在彼得的水池中做了一個水上浮床,以便能夠隨時與彼得進行交流。

漸漸地,人與海豚的關系越來越親密,彼得似乎已經把瑪格麗特從老師變成了好朋友,實驗的時間也在和諧的環境中逐漸推進。

但是,意外總是來的猝不及防,由于長時間的共處,導致瑪格麗特的身體變得比較差。

因為海豚的生存環境是比較潮濕的,而且可能存在著一些細菌,長期生活在這種環境里多多少少會對人的肺部等產生影響,瑪格麗特也不例外。

瑪格麗特的癥狀也是比較明顯的,皮膚的品質變得越來越差,她的呼吸道也產生了一些感染的情況,而且還會時不時地發燒。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瑪格麗特還是堅持好了自己的工作,每天按時給彼得喂飯、教英語,這樣的工作態度真的令人敬佩。

但是,努力的付出并沒有換來對等的結果,彼得的學習成績是不好的,就連簡單的英文字母的發音都是無法完成的。

彼得就像是班級里的差生一樣,每次都能得到老師的關注,但又無法獲得一些進步。

相比起彼得的學習不認真、學習效率低下,彼得竟然喜歡上了自己的女老師瑪格麗特。

可能是由于性別的原因,使得彼得總是爆發出自己的雄性魅力,再加上瑪格麗特平時對于彼得無微不至的照顧和朝夕相處,使得彼得對這位好朋友「日久生情」。

在之后的相處過程中,彼得仿佛總是顯得非常興奮,就像男性對女性發出的荷爾蒙一樣,總是試圖去和瑪格麗特「貼貼」,做一些比較親密的事情。

而且,當瑪格麗特不在他身邊的時候,他也顯得比較焦慮、亢奮。

瑪格麗特也是很快就發現了這種情況,便在平時照顧彼得的過程中記錄下了彼得的狀況。漸漸地彼得越來越沒有心思徐誒英語了,他已經將自己的全部重心放在了瑪格麗特身上。

每當他們單獨接觸的時候,彼得總是用自己的身體去蹭瑪格麗特,仿佛是想要獲得老師的「青睞」。

瑪格麗特也非常情況彼得的狀況,顯然是到了[性.欲]比較旺盛的階段了,而且如果讓他這麼一直這樣下去,對他的身體也是沒有好處的。

所以瑪格麗特對于彼得的行為也是比較理解的,只要他的行為不是特別過分,都不會激怒她,進而幫助彼得的焦慮。

不過,總是這樣也不是辦法,總得需要正常地解決彼得的生理問題。

那麼,瑪格麗特究竟是使用了什麼方法來幫助彼得解決問題的呢?

突破障礙,更進一步

這場實驗的時間大概要持續三個月左右,然而,這僅僅過去了一個月,就出現了無法預料的狀況。

對于海豚來說,它們解決自己的生理問題一般是與雌性海豚在夏天進行交配,然后雌性海豚經歷大約十到十一個月的時間,才能夠完成繁衍,這是海豚之間的正常交配過程。

但是,現在畢竟是處于相對封閉的實驗階段,也沒有特殊的理由來中止實驗,也無法從外部調來一直雌性海豚,因為這次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探索人與海豚之間的交流,貿然行動無疑會影響實驗的結果。

因此,為今之計只能是在內部解決這個問題,也就是最直接的辦法,由瑪格麗特幫助彼得來解決他的生理問題。

當彼得再次興奮的時候,瑪格麗特只能親自幫助他解決問題。

當然,在剛開始的時候總是有些不好意思,除了性別的差異之外,還有物種之間的差異,想一想就覺得很怪,但出于工作的原因,瑪格麗特也只能硬著頭皮去做。

每當瑪格麗特用手幫助彼得時,彼得總顯得非常幸福,就像是和雌性海豚交配時那樣。

而得到滿足的彼得也開始成為一名「優等生」,他開始漸漸地對學習感興趣了,當然,這也是基于他對老師的渴望和愛慕。

彼得開始能夠學習基本的英文字母,他的學習效率也開始逐漸提高,無論是發音的能力和標準性都比之前有了很大進步。

在此基礎上,彼得學習了幾個簡單的單詞,比如你好等打招呼的日常用語。

隨著學習進程的加快,瑪格麗特漸漸發現,彼得之所以進步如此之快,是因為他把學習字母和單詞變成了自己獲得獎勵的任務。

在他看來,只有學習得足夠好,就能夠獲得他眼中的「女友」的青睞,也就是幫助他解決生理問題。

此時此刻,彼得已經完全把與老師的關系看做戀愛關系了,總是做一些比較激進的行為去吸引老師注意力,當老師關注到自己的時候,他就更加靠近老師,以尋求老師的陪伴和關懷。

當然,瑪格麗特也發現了彼得狀況的異樣,這顯然不是正常的求食等行為,這都是基于解決性需求的。

甚至有時候老師不在身邊的時候,彼得還會發脾氣,性情變得比較暴躁。這些現象都被記錄在了實驗里。

他們之間的交往漸漸地突破了心理界限,主要是瑪格麗特這邊,慢慢適應了彼得的一切反應。

雖然一開始會有心理障礙,但次數多了之后,她也變得平淡了一些,對于她來說,從之前以此來作為促進彼得學習的方法,已經變成了和彼得之間相處的一項固定流程了。

但是,說到這里,相信大家都能看出來,相比于人類的理性來說,海豚彼得明顯是沖動的一方。

他不知道瑪格麗特只是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為了不影響實驗的結果才付出的這一切,雖然她與彼得之間的關系也變得親密了起來,但對于她來說還遠遠沒有達到愛情。

這可能就是人與動物之間的差別,作為有意識的人類,我們雖然也存在感性的沖動情緒,但我們也有足夠的能力去調動理性來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為。

這顯然是無法改變的,也是非常可觀的事實。

那麼,關系逐漸親密,學習效率逐漸提高,實驗的效果眼看就要實現了,這使得這次實驗的總負責人莉莉博士開始提出了新的要求。

令人意外的是,正是因為她的要求,拆散了這對所謂的「親密戀人」,也最終導致了彼得的意外。

為之殉情,凄美愛情

隨著實驗進程的加快,莉莉博士對此也感到欣喜,而且也產生了對未來的無限展望,其眼中的最佳結果就是希望海豚能夠從簡單地學習單詞到模擬人類的行為,再到能夠獨立地與人類進行交流。

但是,實驗仿佛有了一段進展之后停留在了學習單詞的層面上,這使得博士的希望開始落空。

為了達到自己的預期目標,博士只能做出了比較過激的行為,做出了要給彼得注射藥物、還要將彼得與自己的老師分開,為的就是鍛煉彼得的獨立學習能力。

另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為了檢驗彼得如果離開之間固定的老師和「伴侶」,會不會適應新的老師,而并非只對單一的人類產生感情。

但是,這樣的結果卻導致了悲劇,在離開了瑪格麗特之后,彼得一開始顯得十分焦躁,仿佛是在拼命尋找自己的「伴侶」。

再過了一段時間后,彼得仿佛已經知道了實驗的結束,瑪格麗特很難再回到自己的身邊了。

從此,彼得的情緒由暴躁轉化成了抑郁,這種情緒導致彼得的身體狀況變得越來越差,漸漸地,彼得開始沒有了食欲,而他對于英語的學習效率基本上變成了零,這是讓莉莉博士始料未及的。

最終,彼得去世的消息傳了出來。

在一開始,大多數人以為彼得是因病、因饑餓導致身體狀況變差而去世的。

可是,經過調查,彼得可能是身患與人類相似的「抑郁癥」而身亡。

而根本原因就是莉莉博士為了實驗結果強行改變了彼得的生存環境,最重要的是使彼得失去了他眼中最親密的「愛人」。

這種失去愛人而郁郁而終的情況在人類的歷史上數見不鮮,也有不少人歌頌這樣從一而終的愛情。

而作為一只海豚,也產生了這樣的情愫,而且還是對自己的人類老師,最終還因此失去了生命。

而彼得去世的過程,是將自己在水中將自己活活憋死。

我們都知道,判斷動物是生是死的一個方法就是判斷他的氣息是否還存在,而呼吸也基本上是一個動物必備的因素,一旦沒有了固定的呼吸來源,就會在短時間內身亡。

彼得也是如此,他拒絕了定期地浮出水面進行呼吸。

要知道,這是海豚的一種主動且有周期性的行為,就像我們餓了要吃飯、渴了要喝水、生病了要吃藥一樣,已經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彼得的死因震驚了博士、瑪格麗特,他們都沒有想到,一只海豚竟然會為了自己的愛情而自盡,這樣的故事也引起了世人的關注,人們對于這種跨越物種的愛情也津津樂道。

而這樣的實驗結果也導致這種實驗基本上在沒有出現過。

其實我們都知道,意識這種東西是我們人類才特有的,而其他動物可能只是一種本能的反應,就算海豚能夠學習一些人類的東西,也只不過是無意識的一種模仿而已。

除了實驗之外,海豚與人類之間的這段感情也被不少人傳頌。

實驗過后,海豚完成了對自己的愛情「生死相許」的「承諾」。

而瑪格麗特也過上了自己的正常生活,結婚生子,一直到老,與彼得的那段時光雖然是理智的,但也存在著一些感情,是超越了物種的感情。

每當回憶起彼得,瑪格麗特也毫不避諱他們之間的關系,甚至大大方方地承認幫助彼得解決[生·理·需·求]的事情,而讓她珍惜的,是這段特殊的經歷。

小結:

人與海豚的感情源自于一場實驗,這場實驗的結果可能是殘酷的。

但對于兩個「當事人」來說,卻是一段美好的時光,也給世人留下了又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

外婆太會收拾廚房:用墻面收納,讓狹窄「單行道」廚房變整潔
2023/06/02
她住進4.5坪蝸居,小家只有「巴掌大」,但一個人住真挺爽的
2023/07/17
被父母趕出家門,美國男子花20萬美元買一小島,卻擠在7.5坪迷你木屋生活:房子越小,我越快樂
2023/05/31
有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家居行為」,實際是錯的,若你家有,最好立馬改掉
2023/05/19
和老人同住后,我終于知道,我們這代人存不到錢的根本原因!
2023/05/31
去小姨家參觀,看到她家這10個「神設計」,我都后悔家里裝修早了
2023/05/13
買了套新房只有15坪,老公花16萬爆改成3房,笑話的親戚不吭聲了
2023/05/10
微波爐已經瀕臨淘汰:別不信,它的替代品用處更大、更便宜
2023/05/20
越來越多人衛生間不裝淋浴房!換成這2種設計,好看又實用
2023/06/10
家里若是有這種「保溫杯」,建議直接丟掉,不是誤導,而是教訓
202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