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科普
奇趣大曝光
趣味科學
    
長明燈為何不熄不滅?美國學者研究多年,大膽推測其中關竅
2023/08/11

華夏文明源遠流長,縱覽五千年歷史長河,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曾涌現出無數驚才絕艷的王者,如果給所有帝王來一個排位,有著千古一帝之稱的秦始皇,必定能夠排進前三。

這位始皇帝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 除了統一華夏,成就了車同軌,書同文的歷史功績外,就要數充滿神秘色彩的秦始皇陵

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組織考古學家發掘了大量的歷史遺跡,各個朝代的古墓不計其數,而秦始皇陵一直是一個特殊的存在,明明所有人都知道它在哪里, 可就是無法找到一個萬全的方法進入其中。

關于秦始皇陵,在司馬遷的《史記》中有著這樣的描述: 「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馀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司馬遷所在的年代距離秦朝并不遙遠,而司馬遷本人又是以秉筆直書聞名于世,按道理說《史記》中描寫的應該就是事實,可問題是, 如果始皇陵真與司馬遷描寫的一般無二,那麼此陵墓的工程也太過于浩大。

尤其是據《史記》描述,秦始皇陵中存在著一種亙古不滅的長明燈,其燈油更是用人魚膏所制,而這也是其長明之因由。

先不說人魚膏是否具有這種功效,單說人魚這種生物是否真的存在,都是一件飽受爭議的事。

因此,對于始皇陵中究竟有沒有長明燈,甚至是長明燈這種不科學的事物是否真的存在,一直以來都是存在爭議的, 畢竟誰也沒有親眼見過始皇陵里景象

要說長明燈是子虛烏有,可這個玩意兒卻頻繁出現在記錄古墓信息的文獻中,且不單單是華夏的記載中有, 就連歐洲的文獻中也出現過它的身影

公元527年,一支羅馬軍隊偶然間闖入了一座古墓,當時的軍隊跟強盜也沒有多大差別,自然不會生出保護文物的念頭,遇到這種事,想到的就是怎麼把墓穴打開,把里面的金銀財寶弄出來。

當士兵們暴力地打開古墓闖入其中時,眼前的一幕徹底顛覆了他們的認知。

只見在正前方的一張石桌上,擺放著一盞普普通通的油燈,而詭異的是,這不知道存在了多少年的油燈,此刻依然閃爍著火焰。

不過,這詭異的一幕也僅僅是讓這些貪婪的家伙愣了一會兒,對財富的渴望終究戰勝了對未知的恐懼,很快,古墓里的一切都被他們掃蕩一空, 最后,這盞帶給他們一絲恐慌的油燈,也被軍官親手毀掉。

據後來的專家推測,這座古墓大約始建于公元27年左右,如此算來,假設這盞油燈是在古墓建成時點亮的, 那麼它已經在這里燃燒了500年

如果當時能把這盞油燈完好地保存下來,科學家們很有可能由此解開長明燈千年不滅之謎,遺憾的是,這次解開千古謎團的機會,終究與世人擦肩而過。

若干年來,無數科學家為了求證長明燈是否存在絞盡了腦汁,雖說在許多歷史文獻中都有著關于長明燈的記載,奈何直到此時為止,還從來沒有一盞長明燈得以保存于世。

沒有見過實物,再如何天才的科學家也無法洞悉其千年長明的秘密, 因此長明燈一直以來都是一件存在于傳說中的物件。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公元1956年, 這一年,國家決定對明萬歷皇帝的陵寢——定陵,進行發掘。

5月17日這天,眾多考古專家齊聚定陵,懷著激動的心情開始了發掘任務。

這座明代地宮規模之宏大確實令人驚嘆,其縱深達到驚人的67米,總面積更是足有1195平米, 在生產力低下,建筑技術落后的明代,要完成此項工程,難度無疑是巨大的

除去其中出土的數量巨大的明代文物不談,考古學家們還在墓中發現了數口巨大的瓷缸,每口瓷缸中都裝滿了一種淡黃色的神秘液體, 一根巨大的燈芯矗立其中

更神奇的是,考古學家們進入地宮的時候,這些燈芯都是燃燒著的,見到眼前奇幻的一幕,考古學家們都愣住了,緊接著在他們的腦海中就出現了一個物件兒—— 「長明燈」

隨之,一股無與倫比的激動之情充斥了他們的內心,要知道「長明燈」這個東西,他們過去都聽說過,可從來沒有誰真正見到過實物。

看著眼前真實存在的長明燈,考古學家們感覺長明燈的秘密已經近在咫尺,揭開這個千古謎團的殊榮簡直是唾手可得。

最開始,考古學家們認為這些長明燈之所以能千年不滅,應該歸功于里面神秘的燈油,于是為了搞清燈油的成分, 考古學家們特意取了一些,送到了專業的檢測機構。

按照《史記》中的記載,秦始皇陵墓中的長明燈應該是以人魚膏為燈油,可是人魚這種生物自始至終也只是存在于各種神話傳說之中,從來沒有人在現實中見過它的身影。

而且經過不斷的考證,人們在 《三秦記》中也同樣發現了關于始皇陵內長明燈的記載,只不過在這里燈油的原料,卻變成了鯨魚膏。

兩相比較之下,幾乎所有的科學家都認為《三秦記》中鯨魚膏的說法更加靠譜一些,原因也很簡單,在石油被人們發現之前,世界上的很多國家都在使用鯨魚膏作為燃料。

鯨魚膏也確實是一種很好的燃料,科學家們曾經做過測算, 按照普通蠟燭的標準計算,一噸重的鯨魚膏足足可以支持其燃燒14年之久。

如此算來,一頭成年鯨魚提煉出的魚膏,就可以讓一盞普通的燈燃燒百年之久,從這方面看,用鯨魚膏制作出一盞數百年乃至數千年不滅的燈火,也并非是不可能的。

再者,《異物志》中關于人魚的描寫,也多與鯨魚有相似之處,凡此種種,長明燈使用鯨魚膏作為燃料的可能性非常之高,事實究竟如何, 只要等到這次的檢測報告出爐,就能夠真相大白

幾天后,他們終于就拿到了燈油的檢測報告,只不過上面顯示的內容,卻讓考古學家們大失所望。

原來,科學家們通過檢測發現,這些燈油的成分并沒有多麼神奇,只不過就是普通的蜂蠟。

誠然,在明代蜂蠟這種東西并不是普通人可以擁有的,也確實有燃燒緩慢的特點,可就是再慢, 這一大缸蜂蠟也沒有可能燃燒數百年而不枯竭

換句話說就是,即便不使用鯨魚膏這種東西作為燃料,古代的人們也是有辦法制作出長明燈的,燃料也根本不是其千年不熄的根本。

與此同時,科學家又提出了一個疑問,眾所周知,物體燃燒需要滿足三個條件: 第一物體可燃;第二溫度達到著火點;第三是周圍存在足夠的氧氣。

假設真的存在這樣一種物質,可以燃燒多年而不枯,可墓穴里的環境是真空的,并沒有氧氣的存在,那麼長明燈又是如何在沒有氧氣的條件下保持燃燒的呢?

有人猜測,是不是在這些古墓里有通風結構,根本不用擔心缺少氧氣的情況,也有人說,是不是燈油里面存在著一種神秘物質,這種物質在燃燒時能夠產生氧氣。

第二種猜測有些過于玄幻,即使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也不可能做到這點,更遑論在科技不顯的封建社會

至于第一種猜測,看起來還有幾分靠譜,如果以十數噸鯨魚膏或者其他燃燒緩慢的燃料作為燈油,再配合上通風結構, 完全可以實現真正的長明

只是在之后的實驗中,科學家們發現,當定陵的墓門關閉后,這些長明燈也都會慢慢熄滅,事實證明,起碼在定陵中是不存在通風結構的,那麼大家第一次進入地宮時,長明燈為什麼會是燃燒狀態呢?

受到當時檢測技術的制約, 科學家們并沒有在定陵出土的長明燈上找到他們想要的答案

在此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盡管各國科學家都在試圖揭開隱藏在長明燈內的秘密,但始終也沒有誰能夠提出一個讓世人信服的說法。

在遙遠的美利堅合眾國,有一個叫做西蒙·艾菲克的人,本身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物理老師,他的與眾不同之處, 就是對長明燈有著近乎偏執的熱衷

童年時代的艾菲克,偶然在一篇文獻中讀到了關于長明燈的描述,從此以后,這個帶有幾分玄幻色彩的事物,就在他的腦海中烙印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

艾菲克開始瘋狂地尋找有關于長明燈的書籍和文獻,了解得越多, 他就對長明燈越感興趣,也就愈發地想要搞清楚其中的科學道理。

直到他長大成人,成為了一名物理老師,艾菲克仍然不曾放下這個執念,他利用自己擁有的物理化學知識,一次次不斷實驗,試圖制作出一盞真正的長明燈。

前前后后經過三十一年的不斷努力,進行了不下數百次實驗, 艾菲克終于制作出了一盞能夠不間斷燃燒五十個小時的油燈。

相比起千年時光,五十個小時不過是滄海一粟,不過這盞油燈的成功卻具有著非凡的意義,它代表著艾菲克已經掌握了一種制作長明燈的方法。

無數致力于研究長明燈的科學家得知這一消息后,都與艾菲克取得了聯系,希望艾菲克能夠告知他們長明燈的秘密,解開多年以來縈繞在心頭的疑惑。

面對這種情況,西蒙·艾菲克并沒有敝帚自珍,而是選擇把自己多年來的研究成果公之于眾。

按照他的說法,所謂的長明燈并非真的長明, 當人們點燃長明燈封閉墓穴之后,燃燒的燈火會漸漸耗盡墓穴中本就十分稀薄的氧氣,直至氧氣耗盡燈火熄滅

聽到這里,可能大家會感到非常疑惑,明明打開某些古墓的時候,長明燈是處于燃燒狀態的呀?其實這并不難解釋,完全可以設計出某些機關, 當墓穴被打開時,觸動機關將燈火點燃。

當然,西蒙·艾菲克制作出的長明燈則是更加簡單粗暴一些,他在制作燈芯時,按照一定比例加入了易燃的化學物黃磷。

眾所周知,黃磷的燃點極低,只要溫度達到四十攝氏度就會自燃,可能有人會說,即便如此墓穴中常年不見陽光,里面的溫度根本就不可能達到四十攝氏度,黃磷也就不可能自燃。

理論上確實如此,但提出這個問題的人卻忽略了一個重要的現象——氧化升溫。

用黃磷制作的燈芯,在墓穴中的氧氣耗盡后同樣會熄滅,但與普通燈芯不同的是,當墓穴被再次打開,氧氣自然會先一步進入墓穴。

而當黃磷制作的燈芯與氧氣接觸時,就會發生緩慢的氧化反應,在這個過程中, 黃磷的局部溫度會緩慢上升,很容易就能達到四十攝氏度,長明燈也就會再次點燃。

打開墓穴的人們進入里面時,長明燈早已重新點燃,人們也就自然而然地認為長明燈始終沒有熄滅。

西蒙·艾菲克的這個理論雖然還有些漏洞,比如按照秦朝時期的科技水平,人們是否有能力提煉出黃磷還未可知,不過瑕不掩瑜,他的說法已經是到目前為止最為科學合理的一個,也得到了世界各國,也包括中國科學家的認可。

在若干年以后,中國的考古學家終究會有能力將始皇陵打開,到那時,始皇陵內究竟是否有長明燈的存在,長明燈的燈油是否為鯨魚膏,燈芯是否黃磷所制, 一切的一切都會水落石出,相信那一天距離我們并不遙遠。

無論長明燈的秘密究竟是什麼,就憑它能讓現代的科學家們研究多年而一無所獲,我們就應該給古人寫上一個大大的「服」字。

外婆太會收拾廚房:用墻面收納,讓狹窄「單行道」廚房變整潔
2023/06/02
她住進4.5坪蝸居,小家只有「巴掌大」,但一個人住真挺爽的
2023/07/17
被父母趕出家門,美國男子花20萬美元買一小島,卻擠在7.5坪迷你木屋生活:房子越小,我越快樂
2023/05/31
有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家居行為」,實際是錯的,若你家有,最好立馬改掉
2023/05/19
和老人同住后,我終于知道,我們這代人存不到錢的根本原因!
2023/05/31
去小姨家參觀,看到她家這10個「神設計」,我都后悔家里裝修早了
2023/05/13
買了套新房只有15坪,老公花16萬爆改成3房,笑話的親戚不吭聲了
2023/05/10
微波爐已經瀕臨淘汰:別不信,它的替代品用處更大、更便宜
2023/05/20
越來越多人衛生間不裝淋浴房!換成這2種設計,好看又實用
2023/06/10
家里若是有這種「保溫杯」,建議直接丟掉,不是誤導,而是教訓
202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