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趣闻历史
民國轶事
三國風雲
歷史名人
野史分享
古墓文物
後宮秘史
历代皇帝
史料记载
韓劇韓星
詩詞文化
金庸武俠传
民間故事匯
全部
    
為何乾陵40萬人挖不動,700噸寶藏無人敢碰?專家:袁天罡立大功
2023/11/07

天下第一陵,石破又天驚。

乾陵作為中國最神秘四大古墓之首,里面不僅埋葬中國封建史上 第一個女皇帝武則天,而且陪葬品數量幾乎 掏空了整個大唐的三分之二國庫金銀珠寶重量超過700噸。

詭異的是,如此奢華的大墓,千百年來卻從來無人真正進入地宮, 沖天大將軍黃巢率領40萬大軍師挖乾陵,最后只能無功而返,空歡喜一場。

甚至道上傳言武則天生前必定對乾陵動過手腳,不然也不可能提前28年開始改造。 而且,乾陵不是挖不動,而是根本挖不進去。

所以,乾陵到底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或許, 我們回看武則天的幾個動作,一切都明了了。

乾陵挖不動之風水絕妙

乾陵之所以神秘,武則天這個女皇帝占了一半。 據說乾陵一開始并不壕 ,但因為武則天最后要下葬于此,事情就開始變得不一樣了。

在乾陵地址的選擇上,武則天花費了極大的心思。而且最后選出地址, 據說風水絕妙

當時負責乾陵選址的是當時的推算大師—— 李淳風和袁天罡。

他倆曾經撰寫的 《推背圖》將唐朝千萬年以后的歷史推演了一遍,無論是武則天的崛起,還是后面元明清歷朝歷代的更迭,這本書中都提到了,語言十分準確。

武則天主動找到二人為乾陵尋找風水寶地,神奇的事情就在那一刻開始。

袁天罡從黃河兩岸出發,一路走到關中,但他找不到合適的地方。 長期下來他開始變得焦慮,晚上在床上輾轉反側都不能入睡。

于是就在這一天,他終于忍不住從床上坐起來,跑到屋外冷靜冷靜。

誰知道在漆黑的夜色下,袁天罡一抬頭就看到,正對著他的遠處山頂上在 紫氣沖天,好一副宏偉大氣。袁天罡這下是管不上睡覺了,轉身就往那山頂跑。而且三步一回頭,生怕自己跑偏了。

沒夠多久袁天罡就趕到山頂了,但這時他才發現,自己跑太匆忙了, 身上什麼都沒帶,但這要靠什麼標記呢?

渾身上下摸索一遍后,袁天罡最終把 一枚銅錢埋到地里,于是興致勃勃往回走。

心想著,這下終于可以安心睡個好覺了。

另一邊的李淳風也在渭水想著東邊尋找寶地,但尋了許久都找不到滿意的,心里焦急萬分之時,沒想到他看到秦川大地上出現一座 詭異的山峰。

遠遠望去,這座山峰就好像 [少.婦]平睡在藍天白云之下一般輕盈。李淳風意識到這就是他要找的地方,于是上山用身影取子午, 用碎石擺八卦,拔出發針插在二魚相交之處,隨后下山回朝復命去了。

到這里,大家都沒發現,巧合早已經被上天安排。

武則天見兩人前后回來復命,于是馬上派人前往查看。 不久,部下便寫信告知武則天,原來冥冥中,李淳風和袁天罡尋到的是同一塊地!

而且,李淳風用來做標記的 簪子居然正正好好插在袁天罡的的銅錢上。如此巧合十分罕見,武則天認為這就是上天的指示,于是這個地方後來,就成了乾陵。

因為唐高宗先于武則天入葬乾陵,所以許多人都不知道,現在的乾陵,并不是唐高宗下葬時的乾陵。

唐高宗下葬時,乾陵只算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皇帝陵墓,根本沒有現在奢華宏偉。

待到武則天正式登基成為皇帝后,她便暗暗做了一個決定: 死后必須與唐高宗葬在一起。為了愛情,也為了安全。

但問題是,如此普普通通的陵墓,怎麼看跟自己一代女帝的身份格格不入的,于是武則天就開始「沒來由」重新修建乾陵。

與秦皇嬴政相似的是,武則天也想把整個大唐搬到陵墓內, 于是她足足花了28年逐個逐個細節扣,最后扣出一個總面積達 230萬平方公尺的長安城建筑群。

為了彰顯墓葬的恢宏澎湃,武則天還滿世界搜尋金銀珠寶放入墓內 ,墓內的金銀珠寶全是稀世珍品,單單重量就達到700多噸。說這是操控了大唐三分之二的國庫一點不為過。

只是武則天下葬后,其運輸團隊卻離奇失蹤,導致千百年來人們只知乾陵,卻不知其具體位置。據傳摸金校尉都沒能真正找到乾陵。此后,乾陵便蒙上一層的神秘面紗。

700噸的數據是怎麼得來的?這就要看看1958的一次偶然的炸山取石了。

乾陵挖不動之保護性發掘

1958年,陜西省咸陽市乾縣北部,當地幾位村民剛丟了 炸藥準備開山炸石

隨著一聲炮響,結果出現在村民面前的,不是散落在四周的碎石子, 而是整整齊齊排放著的巨大石條。村民靠近一看,居然從石條的側面看到一些他們看不懂的文字。

有村民想到武則天當年就在這附近下葬, 難不成這些石頭是武則天的?感覺自己可能干了件大事,村民們馬上找到相關部門匯報。

起初,政府聽聞村民炸出乾陵口還一臉泰然,讓村民放心, 那必不可能是乾陵。畢竟千百年來,無數盜墓賊都想探尋乾陵的秘密,但全都 鎩羽而歸。哪那麼容易就被村民炸出來。

雖然心里是這麼想,但他們還是出于謹慎,最后派考古專家前往一探究竟。誰曾想著考古人員剛到現場 ,看到那光滑且整齊的石條,便嚇出了一身冷汗

這些石條堆砌在一起形成一條樓梯狀的斜坡,每一條石條都有 1噸重,而且石條兩邊分別雕琢了燕尾形凹槽,里面還卡著一塊十公斤的鐵板。

單從這些石條就可以看出古代工匠技藝的高超和價值的不菲。 同時,考古工人人員認定,被炸開的這個口,就是武則天乾陵的墓道口。

此判斷一出便引起了考古界的巨大震動, 乾陵上千年的神秘面紗也在此刻顯得搖搖欲墜。

但不巧的是,考古人員剛走進乾陵進行勘探, 他們看到了最不想看到的東西。

在被判定為乾陵旁邊的一座陪葬墓中,考古人員發現了明顯的被盜痕跡。看來,搶救性發掘不得不提上日程了。

然而,令人感到惋惜的是, 盜洞是現代盜洞,墓中大部分有價值的文物都被盜走, 剩下的文物寥寥無幾。

專家們一邊搖頭一邊把所剩無幾的陪葬清理出來,進行鑒定分析,本已經不抱任何希望,但從寥寥無幾的陪葬品中,專家還是發現了一些關鍵的蛛絲馬跡。

墓中的最多的是彩繪陶俑,許是盜墓賊認為這些不值錢,所以沒有盜走。

彩繪陶俑的種類還不少,而且造型栩栩如生,畫中是一群唐代侍女侍奉主子的場景, 他們畫著典型的八字眉,個個身材豐滿性感,其中還有端著杯子的,內容之豐富不禁讓人浮想聯翩。

專家查閱資料斷定,這個陪葬墓的墓主應該是永泰公主的陵墓。除此以外,工作人員還在附近發現懿德太子墓。

可惜的是 懿德太子墓同樣被盜墓賊瞧上了,但在進入墓室的甬道, 考古人員還是挖出1000多件龍袍、鎏金銅馬像等等。

即使兩個陪葬墓都遭到盜墓賊的破壞,但從剩下的陪葬品中,專家們深刻見識到 什麼才是真正的盛唐之風。

單是兩個陪葬墓就能讓專家驚嘆不已,那麼真正的乾陵究竟有多奢華?

經過專家一系列的勘探掃描偵查, 他們驚訝地發現乾陵并沒有任何被盜的痕跡。出于對乾陵的保護,專家們 一致決定對乾陵進行戰略性保護,不予以發掘措施。

但他們從掃描勘探結果,最后總結出乾陵地宮至少又 2700到5500立方米,墓內陪葬品至少占整個地宮的四分之一,如果換成重量單位的話,那陪葬品 至少有700噸以上。

或許很多人有疑問,如今我們是技術不夠挖不了,那挖不動是怎麼解釋呢?

乾陵挖不動之盜墓賊光顧

在上千年時間里,乾陵曾多次被盜墓賊光顧,單是有史料記載的,就 高達17次

其中有三次還是官方出動軍隊盜墓,但詭異的是,無論哪一次,盜墓賊都會被各種詭異的天象嚇跑。

聲響最大的當屬公 元882年會農民起義領袖黃巢率40萬大軍公然挖乾陵。

當時因為人數巨大,所以沒兩天黃巢軍隊就鏟平半座梁山了,他們還留了一條 40米深黃巢溝

40米深是什麼概念? 相當于13層樓高,但他們硬是連墓道口都找不到,而且就在這個時候,唐軍居然發起反攻,黃巢自然兵敗,最后盜乾陵計劃被迫終止。

相比黃巢, 溫韜就專業很多, 畢竟是專業盜墓的,唐朝十八陵有十七陵都是他給盜空的,所以當溫稻決定盜乾陵時,其手下都說他肯定有戲。

但野史中對他盜乾陵的記載卻非常坎坷。 第一次為了掩人耳目只帶寥寥兵馬,還特意選了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做好標記開挖。

可誰知真正開挖時標記卻不翼而飛了,尋找標記時又忽然下起瓢潑大雨,後來山洪暴發還差點沒命回去。

第二次帶足兵馬,開挖時卻忽然狂風驟起,人都被卷到空中。第三次更嚴重,開挖時晴空萬里,鏟子一下去天空便開始電閃雷鳴,周圍還能隱約聽聞有女子的哭聲。

這三次經歷讓溫韜心生恐懼,最后再也不敢對乾陵動歪心思。

總結

雖這些說法欠缺科學依據,但也正是這樣,千年來乾陵一直被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

遺憾的是當今的考古技術還未能滿足乾陵的保護發掘,所以乾陵的神秘面紗無法揭露,我們也暫時不能目睹盛唐風采。

不過,這種遺憾保住的,不僅是乾陵的神秘面紗,還保住了我們未曾看到時代文化。相信未來,等考古技術再上升一個等級,我們一定能在不破壞乾陵的基礎上,看到真正的大唐盛世!

外婆太會收拾廚房:用墻面收納,讓狹窄「單行道」廚房變整潔
2023/06/02
她住進4.5坪蝸居,小家只有「巴掌大」,但一個人住真挺爽的
2023/07/17
被父母趕出家門,美國男子花20萬美元買一小島,卻擠在7.5坪迷你木屋生活:房子越小,我越快樂
2023/05/31
有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家居行為」,實際是錯的,若你家有,最好立馬改掉
2023/05/19
和老人同住后,我終于知道,我們這代人存不到錢的根本原因!
2023/05/31
去小姨家參觀,看到她家這10個「神設計」,我都后悔家里裝修早了
2023/05/13
買了套新房只有15坪,老公花16萬爆改成3房,笑話的親戚不吭聲了
2023/05/10
微波爐已經瀕臨淘汰:別不信,它的替代品用處更大、更便宜
2023/05/20
越來越多人衛生間不裝淋浴房!換成這2種設計,好看又實用
2023/06/10
家里若是有這種「保溫杯」,建議直接丟掉,不是誤導,而是教訓
202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