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張學良的女兒張閭瑛,受蔣介石之邀前往台灣。
彼時距離張學良被幽禁,已經過去28年。
張家父女想見一面,卻遭到蔣介石的阻撓。就在父女倆一籌莫展的時候,一名神秘男子的出現帶來了轉機。
張學良和發妻于鳳至一共生育了4個孩子,只可惜子女福薄。
長子張閭珣受戰火驚嚇而亡,次子張閭玗出交通事故變成植物人,三子張閭琪患肺結核早逝。
唯獨女兒張閭瑛,陪張學良走到了生命盡頭。
張閭瑛生于1916年,她是張學良和于鳳至的第一個愛情結晶。
張學良非常疼愛自己的第一個孩子,公事再忙都要抽時間陪小閭瑛玩。只要他在家,哄女兒入睡的任務誰都別想跟他搶。
直到1919年,張學良進入東三省陸軍講武堂學習,才不得不割舍下,將女兒全交給妻子養育。
九一八事變后,張閭瑛決心出國留學。張學良不舍得女兒遠渡重洋,畢竟女兒是父親的心頭肉,怎麼舍得她離家那麼遠。
但張閭瑛心意已決,張學良阻攔不下,只能答應讓她去了。
在倫敦讀大學時,張閭瑛邂逅了東北老鄉陶鵬飛,後來成為了她的丈夫。
比起張閭瑛的名門背景,陶鵬飛簡直可以說是一介布衣。不過他真誠進取、品學兼優,深得張閭瑛喜愛。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張閭瑛出國前,曾有人將大富豪孔祥熙的兒子介紹給她,卻被她一口回絕。
張閭瑛雖出生名門,卻排斥名門,原因是不想重蹈母親的覆轍。
母親嫁進張家后,父親身邊始終圍繞著鶯鶯燕燕。在這樣的大家族中,母親受盡委屈卻只能隱忍。
這一切張閭瑛都看在眼里,因此她揚言道:「要嫁就嫁布衣。」
就這樣,「布衣」陶鵬飛成了張閭瑛的最佳人緣,倆人在紐約結了婚。
借助父親的聲譽,張閭瑛和丈夫很快在美國華人圈建立了不小的影響力。
1966年,張閭瑛夫婦在舊金山創辦了華人社團,舊金山中華聯誼會,事業做得風生水起。
事業有成,加上婚姻幸福,彼時張閭瑛的生活令很多人羨慕。但她心中始終擱著一樁未竟的心事,那就是和父親相見。
當年西安事變后,張學良被蔣介石幽禁后,張閭瑛再也沒能見到父親,轉眼已是20多年。
午夜夢回,張閭瑛常常黯然落淚,有生之年不知道還能否見到父親。
1961年,一個機會意外降臨。
當時,蔣介石邀海外華裔學者到台參觀考察,張閭瑛夫婦也在被邀名單中。
張閭瑛欣然前往,一心想著到那邊可以和父親相見。
「張學良女兒」的身份畢竟特殊,張閭瑛帶台沒多久,媒體便將這件事報導出來。
蔣介石也是看了報導才得知張學良的女兒也來了。為避免節外生枝,他不允許任何人去看望張閭瑛。
張閭瑛氣憤不已。自己的父親近在咫尺,卻不能得見,天底下哪有這等道理!
她不肯輕易放棄,用盡一切資源和手段,還借助輿論壓力,可還是得不到允許。
另一邊,張學良得知女兒來了,也十分渴望和愛女見上一面,于是去請求當局,可惜被拒絕了。
父女倆在一籌莫展之時,同時想到了一個人:張群。
張群是蔣青年時期的金蘭兄弟,又是國民黨大佬。他肯幫忙的話,蔣無論如何都會給他幾分面子。
很快,張群就收到張學良父女不約而同的書信,為骨肉親情所感動,出面說動蔣。
終于,蔣點頭了,不過只給了張學良父女一個鐘時間。
這是一場跨別28年的會面。
當初離別時,張閭瑛還是懵懂天真的小姑娘,父親是意氣風發的少將;如今再見面,她已結婚生子,而父親已腰背佝僂。
看到父親蒼老的模樣,張閭瑛止不住落淚……
一個小時過得飛快,張閭瑛心中萬般不舍,卻不得不再次和父親分開。
臨走前,張學良對她說:「事情都過去了,你們不要再為我掉淚。蘇東坡說,‘人世一大夢,俯仰百變,無足怪者’,我們何必把自己纏在舊事之中呢?」
此一別,又是20多年過去了。
幾十年來,張閭瑛一直在美國,陪伴和照顧母親。
于鳳至3個兒子都不在了,女兒的陪伴,是她晚年生活最大的慰藉。
1990年3月,于鳳至病逝。3個月后,張學良獲釋。
聽到這個消息時,張閭瑛內心百感交集:母親苦等50多年,終究沒能等到再見父親的一天。
張學良獲釋后定居夏威夷,張閭瑛經常從舊金山前往夏威夷探望父親,對父親悉心照顧。
因為曾經失去過,所以張閭瑛尤其珍惜跟父親相處的日子,仿佛要將過去57年不能相見的遺憾補回來。
張學良最后的彌留時光,也是張閭瑛陪伴在側。
2001年,張學良病逝于檀香山,享年101歲。
15年后,張閭瑛在舊金山病逝,享年100歲。
作為張學良將軍唯一的女兒,張閭瑛一生沒有留下多麼炫目的事跡,卻以孝順賢良的美德,讓我們記住了她。
在中國「百行孝為先」的文化氛圍中,張閭瑛必將繼續為后人所尊重。
End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