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趣闻历史
民國轶事
三國風雲
歷史名人
野史分享
古墓文物
後宮秘史
历代皇帝
史料记载
韓劇韓星
金庸武俠传
詩詞文化
民間故事匯
全部
    
兵馬俑中一張無法被解釋的「臉」,讓人疑惑,如今被禁止出國展覽
2023/11/02

前言

1974年的春天,陜西省臨潼縣驪山鎮的村民正為持續的旱災焦頭爛額。整個冬天降雨量極少,已經兩個月沒有下雨了。

村里的老樹都枯黃了半邊葉子,麥田里光禿禿的沒有一點綠色。村民們天天擔憂今年的收成,小孩子們十天半個月才能洗一次澡,滿頭大汗地跑來跑去。村里經過研究,決定挖幾口水井來解決百姓們的渴水之苦。

沒想到一鍬下去,竟挖出了一批泥制的兵馬俑殘片!挖井的村民張三瞪大了眼睛,他從未見過這樣精細逼真的泥人,頓時大為震驚,感覺這個發現極不尋常。他急忙跑回村子,召集村民前來查看,所有人都感到無比驚奇。村長決定第一時間報告上級。縣里接報后也十分驚訝,立即通知省級文物部門。

一、秦陵里的破土驚天奇兵

省級文物部門迅速組織了由博物館、文物管理局等組成的考古隊進行試掘——原來這里竟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隱藏著無數兵馬俑!考古隊首先清理出了兵馬俑一號坑,這是一處巨大的豎穴,大約有個足球場那麼大,深達5米。

經過計算,根據出土兵馬俑的數量估計這里原本埋藏了近8000余尊兵馬俑。這些兵馬俑造型逼真,栩栩如生,每個都有不同面孔和神態,一看就是根據各種真人原型刻畫的。兵馬俑身著整齊劃一的服裝,體現出秦軍嚴明的等級制度,從高級軍官到普通士兵,應有盡有。

考古專家分析他們的裝束,還原出秦軍精良的軍容體系。初出土時,這些兵馬俑還殘留著色澤,五官和手腳都透著生命的氣息。村民老張至今還記得,當年剛發掘出的兵馬俑五官和手腳都透著一股朝氣,衣著也五顏六色,栩栩如生,「活像真人一樣,站在那里好不威風,可沒過幾天就全褪了顏色,真叫人心疼啊!」他說這話時,臉上仍掩飾不住遺憾之情。

在一號坑的鼓舞下,考古隊又向東北方向探查,很快發現了二號坑。這次他們有了經驗,進行發掘時小心翼翼。1974年10月,在發掘二號坑的跪射部隊時,大家驚奇地發現了一尊與眾不同的兵馬俑——它的臉不是肉紅或者淡粉,而是一種奇異的淡綠色!即便經過漫長歲月風化,這張綠臉與周圍素面兵馬俑形成了強烈對比,讓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多看了它幾眼。

二、誰是那神秘的綠臉?

這尊綠臉兵馬俑全身上下都施以細致的彩繪。雙目炯炯有神,盯視前方,神態冷靜,像是時刻準備聽從統帥調遣。它跪在那里,繃直了背脊,雙手平舉長弓,整個人散發出一股堅定的氣場。考古專家判斷這是秦軍的一名普通弓箭手,細致的跪姿顯露出對軍法的恪守。可這張綠色的臉,在素面兵馬俑的襯托下,顯得格外扎眼。為何這個普通弓箭手會有這樣不同尋常的臉色?

兵馬俑的面部色澤原本應該統一,這個突兀的綠臉從何而來?考古專家對此束手無策 —— 秦代志書中并無任何線索能指引他們解析這個謎題。此后,關于這尊神秘綠臉兵馬俑的身份,眾說紛紜:

有人說,這是秦軍中的巫師,用綠面具區分于普通士兵。先秦時期軍隊中流行驅邪祈福的巫術活動,主持祭祀的巫師地位崇高,且有特殊裝束。然而這尊兵馬俑跪姿標準,穿著的服飾與普通弓箭手無異。如果它代表巫師,為何又沒有巫師的特有標志?這個說法讓考古專家無法認同。

也有人猜測,是工匠在繪制時出錯,將面部顏色配制成了綠色。但是同批出土的8尊跪射俑,只有這一尊臉色綠化,并不像是制作失誤那麼簡單。更何況秦兵馬俑的工匠技藝高超,不大可能出現這樣低級的錯誤。

還有專家推測,這是秦軍少數民族士兵的寫照。秦用兵四方,軍隊中不乏少數民族。這種說法似乎有些道理,但兵馬俑數以萬計,理應不止一尊代表少數民族,而且少數民族也不會將自己的特色表現在臉色不同上,所以這個說法也難令人信服。

目前較為公認的看法是,這是秦軍中的哨探。哨探深入敵境偵察,經常用植物汁涂改面色偽裝身份。這似乎能與綠臉兵馬俑契合。但是其服飾細節又不似偵查人員,仍有疑點。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個兵馬俑的特殊綠臉?專家們至今還在持續探討,但遲遲無法得出確切結論。

無論如何,這尊兵馬俑絕無僅有,已被列為禁止出國展覽的國寶文物,其來歷恐永遠成謎,持續激發人們無限遐想。

三、秦俑承前啟后,見證中華文明

其實,兵馬俑不僅僅是秦始皇的隨葬品,它承繼了中國古代「人殉」的悠久歷史,也啟示了后世以「俑」代「人」的進步。

早在商周時期,「人殉」,即活人殉葬,就非常盛行。根據史書記載,商王武丁墓中殉葬了數百人;殷墟出土的大型墓葬中殉人更達5000余人,每個墓就有上百人被活活埋葬,這簡直是瘋狂絕倫的行為。被殉葬者絕大多數是戰俘、奴隸或宮女,他們的命運由皇帝一念之間決定,沒有任何尊嚴可言。殉葬時更有許多野蠻的祭祀儀式,像灌酒活埋,極其殘忍。殷墟人祭之盛,足見當時人性尚且極為艱辛,生命極為廉價。

周朝建立后,出于維穩需要,人殉有所約束。但到了春秋戰國,諸侯間戰爭不休,各國為了軍力擴張,人殉又盛行開來。一些思想開明的重要人物如孔子、墨子等都強烈反對人祭的野蠻殘忍,呼吁以假人替代活人殉葬。這為秦朝的革新埋下了伏筆。

秦朝徹底廢止人殉,而用陶俑代替。秦始皇陵的兵馬俑,就是這一進步制度的最高成就。這既滿足了統治者的虛榮心,也停止了野蠻的人祭,可以說一舉兩得。秦制開啟了「禁絕人殉、尚用俑殉」的新風,對中華文明意義深遠。

結語

今天,兵馬俑以它們的古老神秘,吸引著世人的目光;它們傳遞的,是中華民族走過的輝煌與殘酷,榮耀與進步。足見天下興亡,盛衰無常,唯有文明永流長河。

結語:歷史無情,但它留下的印記永遠警醒后人!無論那神秘綠臉的來歷為何,兵馬俑承載的文明意義,將超越一切未知和傳說,永存人們心中。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

外婆太會收拾廚房:用墻面收納,讓狹窄「單行道」廚房變整潔
2023/06/02
她住進4.5坪蝸居,小家只有「巴掌大」,但一個人住真挺爽的
2023/07/17
被父母趕出家門,美國男子花20萬美元買一小島,卻擠在7.5坪迷你木屋生活:房子越小,我越快樂
2023/05/31
有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家居行為」,實際是錯的,若你家有,最好立馬改掉
2023/05/19
和老人同住后,我終于知道,我們這代人存不到錢的根本原因!
2023/05/31
去小姨家參觀,看到她家這10個「神設計」,我都后悔家里裝修早了
2023/05/13
買了套新房只有15坪,老公花16萬爆改成3房,笑話的親戚不吭聲了
2023/05/10
微波爐已經瀕臨淘汰:別不信,它的替代品用處更大、更便宜
2023/05/20
越來越多人衛生間不裝淋浴房!換成這2種設計,好看又實用
2023/06/10
家里若是有這種「保溫杯」,建議直接丟掉,不是誤導,而是教訓
202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