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宇宙是一個物質宇宙,大到星系,小到塵埃都是由原子構成,根據目前的理論認為,所有的一切都起于138億年前的一次奇點大爆炸,在最初時期能量轉換成物質,逐步形成原子、分子,然后又復合成星云,從而形成了恒星,星系,行星,甚至是我們人類。
但你是否會發現一個問題,無論是生命還是星球,自誕生之后,會面臨一個讓人絕望的事實規律,那就是最終都會走向滅亡。我們人類會衰老而死亡,宇宙中的恒星會在燃料耗盡之后而熄滅,黑洞會因為霍金輻射而蒸發消失,甚至宇宙也走向熱寂。那麼,為何所有的一切都不可避免的走向滅亡道路呢?
其實在我們的宇宙中,一切事物都受到物理定律的支配,科學家們通過不斷的觀測,發現了這些現象,其中一個物理定律便解釋了萬事萬物都走向滅亡的原因,那就是熵增定律。
通俗來說,熵可以理解為一個系統內的混亂程度,熵值越大意味著混亂程度越高,而熵增便是一個從有序走向無序的發展過程,并且無法逆轉。比如你有一個盤子,這個盤子原本是有序而完整的,但當你打碎之后,它會支離破碎變得無序,你不可能復原成原來的模樣,也就是熵增的不可逆轉。
同樣從整體來看,宇宙是一個孤立系統,這意味著隨著時間的流逝整個宇宙會越來越混亂,包括人類也逃不過,其實從某種角度來說,我們一生都在抵抗熵增,也就是吃東西,但是因為熵增的必然性,生命體會不斷的向無序發展,最終導致不可逆的走向老化和死亡。
而上升到恒星層次,恒星也會因為核燃料的耗盡而慢慢枯竭,當一代又一代的恒星在不斷的消耗下,宇宙中不再有氫元素,進而無法繼續誕生新的恒星,直到最后一顆恒星熄滅之后,宇宙便陷入了無盡的黑暗之中,剩下的只有行星黑洞等天體,而這些天體會在長達100萬億億億年的時間里衰變成輕子,黑洞因為霍金輻射蒸發消失,最終整個宇宙便走向了大熱寂的滅亡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