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科普
奇趣大曝光
趣味科學
    
蒙古人全家睡在蒙古包,他們怎麼洗澡上廁所?當地姑娘說出了真相
2023/07/28

由于地理環境、氣候特點以及生活習慣等原因,蒙古人通常居住在蒙古包里。

由于生活條件和環境比較艱苦,所以他們住在蒙古包里面有很多不方便之處。

比如蒙古人睡在蒙古包里面的時候,他們怎樣洗澡上廁所呢?當地姑娘說出了真相。

一、蒙古包的發展

蒙古包是蒙古人特有的居住形式,是游牧民族特有的建筑形式。

蒙古人民大都屬于游牧民族,一望無際的大草原是他們生活、放牧日夜相對的地方,山羊、綿羊、牦牛、馬、駱駝都是他們的伙伴。

他們會在不同的季節尋找肥沃的牧場來放牧。

而蒙古包的建筑方式非常適于用來拆卸、運輸、搭建,因此即使在今日,蒙古包仍然廣泛運用于蒙古人。

蒙古包這種居住方式最早可能曾被亞細亞一族所使用,後來許多游牧民族或長或短地使用過它或跟它類似的住屋。

這種一般以木桿兒為主要支撐材料的早期建筑形式,在發展過程中主要形成了兩種建筑形式,其中一種就是蒙古包。

即穹頂圓壁,用毛氈做其主要覆蓋物。

蒙古包面向東南,背對西北,這種朝向可以有效避免來自西伯利亞高原的冷空氣。

蒙古包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頂、墻、門與窗。

頂是蒙古包的主體,由木桿支撐,一般呈圓形或橢圓形,也有方形和多邊形。

頂部中心一般有一個圓洞,稱作「額」。額頂四周的邊緣叫「烏蓋」,用來裝飾。頂蓋上還有一塊稱為「哈那」(哈那是一塊圓形的白布)的東西。

墻是包內空間的圍護結構,由木桿和氈片構成。 通常由四根木桿圍成方形,頂上用氈片覆蓋。

蒙古包的門通常開在包的最上端,窗則開在包的下面,形狀也有不同。最常見的是「阿格」(蒙古包)門,它一般都是長方形的。

兩扇門中間夾著一條門軸,門軸上固定著一把大門鑰匙,一旦打開它,就可以進入包內。哈那是用來遮擋陽光的。

二、如何洗澡上廁所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洗澡上廁所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麼生活在蒙古包中的蒙古人是如何洗澡上廁所的?

內蒙古作為游牧民族,生活在廣闊無際的大草原上,而蒙古包制作簡易、方便攜帶但卻不能滿足人們上廁所的需求。

在旅游景區較為常見的是旱廁,如果在牧區,面對一望無際的大草原,蒙古人如果想上廁所一般選擇在遠離人群的地方進行解決。

畢竟游牧民族的人口密度并不高,方圓幾十里可能都找不到自己的鄰居。

但是,這并不代表他們可以隨隨便便找一個地方上廁所,上廁所時也需要遵守相關的規定。

在上完廁所后,他們需要進行就地填埋以免造成污染,否則會滋生各種細菌個傳染病。

日常生活用水方面,雖然蒙古包沒有分出專門的淋浴間,但人們在多年的游牧習慣中,已經充分考慮到用水情況。

在關于蒙古包的選址上,通常會選擇臨水而居,盡可能把蒙古包安置在有水域分布的地方,以方便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洗漱用水需求。

對于蒙古人來說,在蒙古包洗澡并沒有上廁所那麼方便與簡單,因此他們并不會一天洗一次澡。

在古代,蒙古人可能一生都不會洗一次澡,很多時候,他們也只是用清水洗手擦臉。

在現在,如果蒙古人想要洗澡,可能會直接找一條河進去洗澡,如果在寒冷的冬天,那只能燒水洗澡。

實際上,由于社會進步和人們生活觀念的改變,許多蒙古人都住進了現代化城市的高樓中。

只有少部分的蒙古人,仍然沿襲著很早之前的游牧生活。

結語

蒙古族作為一個少數民族,他們的生活習慣和文化習俗都非常獨特,體現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

在傳統文化中,蒙古人民的民族精神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發揚的。

蒙古族人民勇敢、善良、勤勞,他們的性格豪邁、爽朗,這種性格在草原人民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

蒙古包不僅給蒙古族人民提供了一個非常舒適安全的居住場所,而且還給他們提供了一個開闊自由的活動空間。

對他們而言,蒙古包不僅僅是一個可以隨時移動的住所,更是見證游牧人民成長的「家人」。

外婆太會收拾廚房:用墻面收納,讓狹窄「單行道」廚房變整潔
2023/06/02
她住進4.5坪蝸居,小家只有「巴掌大」,但一個人住真挺爽的
2023/07/17
被父母趕出家門,美國男子花20萬美元買一小島,卻擠在7.5坪迷你木屋生活:房子越小,我越快樂
2023/05/31
有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家居行為」,實際是錯的,若你家有,最好立馬改掉
2023/05/19
和老人同住后,我終于知道,我們這代人存不到錢的根本原因!
2023/05/31
去小姨家參觀,看到她家這10個「神設計」,我都后悔家里裝修早了
2023/05/13
買了套新房只有15坪,老公花16萬爆改成3房,笑話的親戚不吭聲了
2023/05/10
微波爐已經瀕臨淘汰:別不信,它的替代品用處更大、更便宜
2023/05/20
越來越多人衛生間不裝淋浴房!換成這2種設計,好看又實用
2023/06/10
家里若是有這種「保溫杯」,建議直接丟掉,不是誤導,而是教訓
202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