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趣闻历史
民國轶事
三國風雲
歷史名人
野史分享
古墓文物
後宮秘史
历代皇帝
史料记载
韓劇韓星
金庸武俠传
詩詞文化
民間故事匯
全部
    
朱元璋吃飯時發現碗中有根頭髮,叫來官員問責,被告知不是頭髮
2023/11/12

前言

親愛的讀者,你是否曾在用餐時不小心吃出過頭髮或者異物?這在現代餐飲中或許常有發生,但你可曾想過,

在古代君王用膳時吃出頭髮,后果會是怎樣呢?本文將為你詳細講述一段發生在明朝初期的趣事,講述明太祖朱元璋曾在用膳時吃出頭髮,后召來光祿官詢問,光祿官機智地化險為夷的故事。

一、朱元璋發跡于起義,最終稱帝稱霸天下

明朝開國之主,就是來自安徽鳳陽一個不知名小村莊的朱元璋。朱元璋本是不入流的邛蜀朱氏家族后裔,出生于洪武元年(1328年),出生地在今安徽省鳳陽縣一個不知名的小村莊。他一家生活貧困,從小家境窮苦,小時候還曾在墳上放過牛。據說,有一次,小朱元璋正在墳地放牛,忽然看到一條大蛇向他游來,嚇得他落荒而逃。這只大蛇其實就是他日后稱帝的吉兆。

青少年時期遇上了洪水災害,全家破敗,他也只好出家為僧。但他志不在此,還是決定重返塵世。在出家僧院期間,朱元璋勤學好問,博覽群書,積累了政治經驗。後來,朱元璋拋棄了僧衣,加入了郭子興的紅巾軍。根據《明史》記載,朱元璋當時「驍勇善戰,有大志」。後來,朱元璋憑借其過人的智慧和勇猛,很快便在軍中嶄露頭角。

隨著元朝腐朽政權的進一步衰落,各路軍閥你爭我奪,朱元璋也漸漸聚集力量,攻城掠地,終于在洪武元年(1368年)在應天府登基稱帝,建立了明朝。《明實錄》中記載,朱元璋登基典禮非常簡樸,「衣冠如常,跏坐于御座受朝賀」。這充分顯現出他勤儉節約的作風。

在位期間,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朱元璋通過加強洗刷中央集權、整頓吏治來鞏固皇權。他廢除了丞相制,屬國藩王多被削封或廢黜。此外,他在全國設立了監察機構,加強對地方官員的監察,嚴懲貪官污吏。同時注重發展農業生產,減輕賦稅。在他的統治下,明朝國力大增,朱元璋也成為了當時名震天下的輔佐,成為繼元世祖忽必烈之后,又一位統一中國的君主。

二、朱元璋整頓吏治,日夜操勞國事

朱元璋自小生活艱苦,深知民間疾苦。他登基后勤勉政事,居住簡陋,衣食儉素。據《國榷》記載,「上衣襤褸舊袍舊冠,膳食但米飯菜羹」。朱元璋常常工作到深夜,為政勤勉刻苦。有一次,值夜的宮女看到皇帝臥室的燈光整夜未滅,次日稟報朱元璋。朱元璋微笑著說:「朕與卿等一樣,也需勞逸結合,偶爾通宵達旦。」

朱元璋為了明朝百姓的安居樂業,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政治改革。他提出「修身治民」的施政方針,注重選賢任能,嚴格考核官吏。

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吸取歷代積弱導致帝權旁落的教訓,直接興理政務。在他統治下,明朝吏治得以清明。朱元璋通過科舉考試廣納人才,還下令各級官員必須親自處理民事訴訟,切實解決百姓困難。

朱元璋為了鞏固大明江山,操勞國事,每天工作16個小時以上。他一有空閑時間就批閱奏章,處理政務。即使在用膳時,朱元璋也把文件攤在桌上閱覽。朱元璋極為看重選賢任能,他通過科舉考試選拔人才,并嚴格監察百官的操守。貪官污吏一經查處,必嚴懲不貸。在他的治理下,明朝政局清明,百姓安居樂業。

三、朱元璋進膳時發現碗中有發,大怒召問光祿官

公元1368年某日,朱元璋正在餐桌前處理奏折,一邊吃飯一邊看文件,以備時間不虛度。這日的御膳是紅燒肉與青菜,還有一碗熱氣騰騰的米飯。朱元璋一邊批閱文書,一邊心不在焉地往口中送飯。忽然間,他覺察嘴里嚼到一根硬物,仔細一看,原來是一根頭髮!

朱元璋立刻暴跳如雷,差點沒把桌上的茶杯給掀翻。他勤政愛民,日理萬機,結果膳食居然還出現這等疏漏,簡直是對他的不尊重!

朱元璋不禁想到,如果膳食都出現這種問題,那朝政事務豈不是更亂?一時間,朱元璋怒不可遏。

朱元璋立刻召喚光祿官來問責。光祿官本是掌管宮廷膳食的官員。此時此刻,他成了替明朝所有的御廚們頂罪的替死鬼。光祿官顫顫巍巍地來到朱元璋面前跪下,朱元璋怒氣沖沖地讓光祿官自己檢查碗里的頭髮,責其處理御膳不慎。光祿官心中害怕,他明白如果處理不好,自己的腦袋就要離家出走了。

四、光祿官機智回答是龍須,避免受罰

面對盛怒的皇上,光祿官也明白事不宜遲。他深呼一口氣,迅速在腦海里過了一遍朱元璋的脾性。朱元璋厭惡謊言,必須想個巧妙的法子化解他的怒火。

光祿官穩定心神,恭敬地對朱元璋說:「陛下,這不是頭髮,這是龍須啊!」他的意思很明顯,這根「頭髮」其實是朱元璋自己的胡須!這話一出,朱元璋愣了一下,低頭看向自己胡須茂密的下巴。的確,細看之下,他的胡須少了一兩根。

朱元璋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自己胡須不知何時脫落入飯碗的。他看向光祿官,官員正恭恭敬敬地跪著,并無欺瞞之意。朱元璋這才意識到是自己草木皆兵了,這下也不好為難光祿官,只能釋然地嘆了口氣。于是朱元璋只是訓斥了幾句就讓光祿官退下,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在生死關頭,光祿官能機智應對,讓朱元璋釋然退散,可見他是個聰明強干的官員。否則,他就要以「犯上作亂」的罪名遭到嚴厲的處置了。

五、此事反映朱元璋工作勤奮和果斷性格

這件趣事雖小,卻反映了朱元璋的工作作風和性格特點。首先,朱元璋即使在用膳時也不放松工作,一心處理國事,顯示出他勤勉努力的品質。這正是他能夠成功統一天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朱元璋發現一個小問題就大動肝火,可見他做事極端嚴謹,也說明他要求屬官服從命令,忠誠盡責。最后,朱元璋能聽從屬官合理解釋,沒有過分追究,顯示他也是一個果斷知變的明君。

結語

這則趣聞最早由明初文人祝枝山在其著作《前聞記》中記載下來。祝枝山(1378-1448),字君實,號竹坡,江西吉水人。他出生在朱元璋去世后60多年,所以這件事當時還廣為流傳。祝枝山對明初歷史頗有研究,他編撰有《國初事跡志》,專門記載洪武年間的逸事。畢竟關于明朝開國之君的逸事,一直為后人津津樂道。

這件龍須公案使后人增加了解朱元璋的機會,也為我們今人提供了一窺朱元璋作風的窗口。我們不難看出,朱元璋作為開國之君,確實勤政愛民,嚴于律己,也果斷知變。相信每一位君王都應以朱元璋為鑒,學習他勤奮務實的品格,以使國家富強,人民安康。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

外婆太會收拾廚房:用墻面收納,讓狹窄「單行道」廚房變整潔
2023/06/02
她住進4.5坪蝸居,小家只有「巴掌大」,但一個人住真挺爽的
2023/07/17
被父母趕出家門,美國男子花20萬美元買一小島,卻擠在7.5坪迷你木屋生活:房子越小,我越快樂
2023/05/31
有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家居行為」,實際是錯的,若你家有,最好立馬改掉
2023/05/19
和老人同住后,我終于知道,我們這代人存不到錢的根本原因!
2023/05/31
去小姨家參觀,看到她家這10個「神設計」,我都后悔家里裝修早了
2023/05/13
買了套新房只有15坪,老公花16萬爆改成3房,笑話的親戚不吭聲了
2023/05/10
微波爐已經瀕臨淘汰:別不信,它的替代品用處更大、更便宜
2023/05/20
越來越多人衛生間不裝淋浴房!換成這2種設計,好看又實用
2023/06/10
家里若是有這種「保溫杯」,建議直接丟掉,不是誤導,而是教訓
202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