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闊無垠的宇宙中,擁有著數不盡的天體,有些天體非常可怕,比如說中子星
中子星可以說是除了黑洞之外密度最大的天體了,他和白矮星、黑洞一樣,都是恒星在死亡之后形成的產物,而唯一有所不同的是他們是由不同品質的恒星形成。
根據天文學家的研究發現,一般品質大于太陽0.5倍到小于太陽8倍的恒星,會形成白矮星,而在太陽品質8倍-30倍以下則會形成中子星。
眾所周知,恒星之所以能夠持續的發光發熱其原理是內部的核聚變反應,一般來說中低品質恒星只能夠聚變到碳元素,便無法繼續聚變釋放能量從而走向死亡。
而大品質恒星則有所不同,由于品質更大,其內部的壓力和溫度會更高,它能夠聚變到鐵元素。當它進入到鐵元素時,核心才會無法聚變再釋放能量,從而內部的引力平衡被打破。核心開始向中心探索,最終整個恒星瓦解發生超新星爆發。
在爆發之后如果這顆恒星的核心超過錢德勒極限,或者在奧本默極限,那麼引力就會繼續擠壓原子,使電子都壓進了原子核之中,同質子結合形成了中子。也就是所有物質都變成了中子形態,中子簡并壓支撐住了中子星,它們緊緊的擠在一起,就會形成可怕的中子星。
中子星的半徑的非常小,一般大約只有數十公里,不過他的品質卻大到不可思議,相當于太陽品質的1.4-3.2倍,其每立方厘米的品質就能夠達到9千萬到20億噸之間,是水密度的一百萬億倍。如果說我們把地球壓縮成這種狀態,那麼地球的直徑將只有22米左右。
其實中子星不僅品質和密度如此巨大,他的引力也極為的恐怖,其表面的逃逸速度能夠達到光速的百分之50,這意味著光進入到他的表面后,都會以彎曲的拋物線形成才能掙脫他的引力。如果你可以在中子星的表面發射火箭,那麼這必須要達到15萬千米每秒的速度,才能擺脫他的引力。
當中子星靠近我們地球時,由于溫度非常之高,其表面溫度可達1000萬度以上,一旦靠近地球首先便是液態水的蒸發,同時地球的一切會陷入火海之中,地表就如同煉獄一般,任何生命在如此高溫下都會瞬間死亡。
同時受中子星的引力影響,大氣層也會在短時間內被剝離殆盡。而地球的內部將會因為強大的引力擾動下,引發超級火山噴發和地震,地殼都會被引力撕碎。
而隨著中子星的繼續靠近,地球將被徹底撕裂成碎片,然后分崩離析落入中子星的表面。可以想象中子星是多麼的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