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科普
奇趣大曝光
趣味科學
    
地球被精心設計過?科學家:1萬年前的壁畫,也許能夠給出答案
2023/08/18

地球是如何誕生的?這是人類走出地球之后一直都在探索的奧秘,在大約46億年前,一片混沌的銀河系中,飄蕩著一塊稀薄瑰麗的氫分子云,億萬年的靜默中,看不出任何生命跡象,突然宇宙深處一顆超行星爆炸,打破了這死一般的寂靜,分子云中央受到引力波沖擊開始坍縮,密度的改變產生旋轉,根據角動量守恒原理,這片原始星云越轉越快,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氫、氦和重元素不斷的向自轉軸中央聚集,一個扁平的原始星盤形成,其中央誕生了一顆原恒星,但此時它還不能夠被稱為是太陽,因為它還不能發光發熱,隨著密度和壓強的不斷增加,溫度也在不斷的升高,當溫度突破1000萬k,可怕的核聚變被點燃,黃矮星的一瞬間由暗變亮,太陽正式形成。

在這片星云中,百分之99.86的品質都被太陽占據,剩下的八大行星和其它物質占到了總品質的百分之0.14,這些細小的粒子相互碰撞吸附,逐漸變大,成為了一個個小的星子,星子繼續無意識的碰撞聚集,經過億萬年的撞擊,形成了原始星核,地球就是在這種環境下誕生的,地球剛誕生的時候,地球上的環境并不穩定,地球內部還會有放射性元素釋放出大量的熱量,從而導致溫度不斷上升,然后重的物質不斷向地心推移,輕的物質移動到了地表,在高溫作用下,形成了研究,但是地球內部有巨大的壓力,這些巖漿會沿著地球的裂縫噴射出來,從而導致大量火山噴發和地震。

在地球誕生10億年之后,地球上的環境開始變得穩定,這時候地球上的生命開始出現,不少科學家認為,地球上的生命元素都是彗星帶來的,彗星又被人類稱為是掃把星,由于彗星在飛行過程中,后面總是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所以人類把它稱為是掃把星,在彗星中最有名氣的就是哈雷彗星,哈雷彗星的體積相當大,平均直徑在10公里左右,品質大約是3000億噸。科學家在彗星上面不僅僅檢測到了水資源,而且還檢測到了氨基酸蛋白質,氨基酸蛋白質是生命起源重要元素,而水是生命之源,所以科學家認為地球生命來自于彗星。在太陽系早期的時候,大量的彗星撞擊了地球,并且將水資源和生命元素留在了地球上,地球經過幾億年的變化,生命才得以出現,那麼哈雷彗星是最大的彗星嗎?

根據《科技日報》的報道,美國航天局在4月12日宣稱,利用哈勃望遠鏡發現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彗星。這顆彗星的直徑達到了129公里,已經遠遠超過了其它彗星的體積,科學家把這顆彗星稱為是C/2014UN271,未來這顆彗星可能會到達地球附近,按照目前科學家的研究來說,地球上的生命或許真的來自于彗星,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我們能夠知道,地球上的生命都是由簡單生命進化而來的,由最初的單細胞生物進化為多細胞生物,由多細胞生物進化為海洋生物,由海洋生物進化為兩棲生物,由兩棲生物進化為陸地生物,人類就是由陸地生物猿類進化而來的。

人類和其它生物最大的區別在于,人類誕生了智慧,人類在短短幾千年的時間內,就走出了地球,這說明人類科技發展的速度很快,不過即便是這樣,在地球上依然存在很多人類無法解釋的現象,比如說人類發現了無法解釋的壁畫,科學家認為,所有的壁畫都是文明的開端,人類文明最早就是由壁畫演化為文字的,而且根據文字有了自己的語言和文化,科學家通過壁畫能夠發現當時人類的文化程度有多高,而且還能夠推測出當時地球環境是什麼樣子的,這就是文化的傳承能力,就算是相隔很多年,我們依然能夠知道它們的信息,不過也有一些壁畫至今科學家都無法解釋。

在1933年的時候,法國軍隊在撒哈拉的塔利西山脈的一個無名峽谷中,發現了大量的壁畫,根據科學家對這些壁畫的研究發現,這些壁畫至少存在上萬年的時間,而且壁畫的內容主要以人物為主,其中有一些人有著圓圓的大頭,身上穿著非常笨拙的衣服。這些到底是什麼人?科學家認為,這些應該都是原始人。通過這些原始人,科學家能夠知道,當時人類的文明發展情況,在1萬年前,人類已經有了簡單的衣服,已經開始學習畫畫和知識,而這些壁畫還算是合理,并沒有特殊的表象,除了這些壁畫之外,科學家在考古過程中還發現了瑪雅人的壁畫。

瑪雅文明是我國這個星球迄今為止,最不可思議的重大事件之一,瑪雅人在沒有任何金屬工具和運輸工具的遠古時代,為后人留下了很多高大的金字塔、宮殿、祭壇、精美壁畫等等,但是在公元10世紀,燦爛的瑪雅文明,卻突然消失了,浩大的城池修建不再繼續,壯麗的神廟也停工了,所有的瑪雅人就像是接到了指令一般,停止了手中所有的工作,拋棄了它們曾經創造出來的璀璨文明,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得出,瑪雅人應該就是現代印第安人的祖先,目前美洲印第安人的數量還有很多,大約有4000萬人,其中1000多萬印第安人就是瑪雅人的后代,瑪雅人之所以讓科學家格外關注,主要是因為它們的科技。

考古學家最初在瑪雅人的壁畫中發現了一個奇怪的錐形船,外形像極了現在的火箭,而且錐形船的尾部還畫出了噴氣式圖案,仔細看其中還藏有一個頭戴原型盔甲的小人,和現在的宇航服極為相似,而這些圖像連起來看,像極了現代火箭發射的一系列過程。因此很多人都覺得那個錐形船,很可能就是瑪雅人的太空飛船,而其中的那個人就是宇航員,這樣看來,當時的科技似乎已經達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甚至有科學家認為那可能是瑪雅人模仿制作的太空磁場,也許他們曾經和外星人見過面,甚至有人認為瑪雅人是外星人。要知道,火箭是人類文明的產物。

在幾千年前的時候,人類怎麼可能知道火箭和宇航員呢?除了當時瑪雅人見到了外星文明,它們根據外星文明的樣子,在墻上畫了下來,而且瑪雅人的數學在當時也是最發達的,瑪雅文明的全盛時期,分為舊帝國和新帝國兩個階段,舊帝國時期屬于中美洲文化古典時期,分布于危地馬拉和洪都拉斯地區,新帝國屬于后古典時期,分布在墨西哥地區,瑪雅人以其藝術和科學的顯著發展而聞名于世。瑪雅人的文明在數學、歷法和文字上很好地繼承了奧爾梅克文明的特點。瑪雅人的數字采用的是20進制,而且包含零的概念,他們應用這個概念的同時,印度人在東半球也第一次使用了這個概念。

與歐洲人相比,他們在這方面領先了800年。瑪雅人的歷法比奧爾梅克人的更加先進,即便是在全世界也處于領先地位。瑪雅人使用兩種歷法,一種是宗教歷法,一年有260天。還有一種是太陽歷法,每個月20天,一年有18個月,還要加上5個忌日,總共是365天。與現代最先進的歷法相比,瑪雅人的歷法也毫不遜色。我們能夠想象一個幾千年前的文明,能夠有如此先進的科技嗎?瑪雅文明除了這些發明之外,還有一項發明讓科學家感到驚訝,那就是壁畫上的顏色經過幾千年的時間都沒有褪色,現在我們繪畫能夠用的燃料非常多,但是很多燃料經過一段時間后就會褪色,而瑪雅人壁畫上用的藍色。

經過幾千年的時間都沒有褪色,這是為什麼呢?有一些科學家利用高科技設備去分析壁畫上面的顏色用料,最終一無所獲,既然人類現代的科技還無法識別出壁畫上面的燃料,這說明瑪雅人所用的燃料已經超出了我們的認知,關于瑪雅人的傳說在地球上有很多,不過瑪雅人到底為什麼有如此先進的科技,到現在科學家也無法給出準確的答案,在人類歷史上,有很多無法解釋的現象,而史前文明一直都是科學界爭論不休的話題,除了瑪雅文明之外,亞特蘭蒂斯文明也是一個謎團,最早關于神秘古國的記載是柏拉圖,公元前350年,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在《對話錄》中這樣描述:

在公元前9600年左右,海格力斯之柱對面有一個很大的島,島嶼的邊上有一整塊陸地被海水包圍,這塊陸地就亞特蘭蒂斯大陸。亞特蘭蒂斯是一個先進的島國,曾征服了西歐和非洲的許多地區。但是只存在300年左右,最后被大洪水淹沒。關于亞特蘭蒂斯大陸的細節,在《海王》中有已經有交代。至于它的位置,唯一的線索是柏拉圖所說的,它坐落在「海格力斯之柱前」。海格力斯之柱是地中海西部直布羅陀海峽兩側的山頂。曾經,亞特蘭蒂斯傳說被認為是個神話故事,并不真實。只有在現代,人們才開始相信亞特蘭蒂斯可能是一個真實的地方。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很多科學研究者也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認為亞特蘭蒂斯文明是存在的。

有一些科學家認為,亞特蘭蒂斯文明應該是沉沒在大西洋中,引發這次災害的是地震和海嘯,這個假說也得到了驗證,考古學家確實在大西洋底找到了史前文明的遺跡,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提出其他地點假說,包括加勒比海盜,甚至是南極洲,目前很多科學家利用雷達、衛星圖像和水下技術來研究該遺址,但至今沒有人真的發現了亞特蘭蒂斯文明遺跡,根據柏拉圖的描述,亞特蘭蒂斯大陸是一座建立在海中央的城市,在這座肥沃的土地上有豐富的礦產、動物、植物、食物等等,而且島上還是眾多的財物,如黃金、玉器、珍珠等等,如果根據柏拉圖的描述,那麼這個國家經濟在當時來說一定是非常強盛的。而且在他的描述中,亞特蘭蒂斯文明有著發達的海運,能夠通往各個島嶼和大陸。

如果按照柏拉圖的說法,亞特蘭蒂斯文明可能是受到了地殼運動而消失的,只不過現在科學家無法確定哪一個海底遺跡是真的,小編認為,現在人類的科技還在發展中,對于海底的認知,人類更是少之又少,目前人類對海洋的了解還不足百分之5,尤其是深海,人類還是無法探索,也許在海底隱藏著很多我們不知道的奧秘,小編認為,只要人類的科技足夠發達,人類一定能夠解開史前文明的奧秘,可能在人類誕生之前,地球上已經出現過智慧生命了,畢竟地球誕生46億年,而人類文明才幾千年的時間,和地球歷史相比,人類的文明微不足道。

不過人類作為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人類一直都在發展自己的科技,只要人類能夠堅持不懈的發展下去,人類的科技就會變得越來越強大,到時候我們或許能夠解開一萬年前壁畫的奧秘,也能夠解開瑪雅文明和亞特蘭蒂斯文明的奧秘,也許它們真的和外星文明是有關系的,小編希望人類能夠早日實現自己的夢想,能夠成為宇宙的主宰,同時也希望人類文明能夠長久的在宇宙中發展下去,對此,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嗎?

外婆太會收拾廚房:用墻面收納,讓狹窄「單行道」廚房變整潔
2023/06/02
她住進4.5坪蝸居,小家只有「巴掌大」,但一個人住真挺爽的
2023/07/17
被父母趕出家門,美國男子花20萬美元買一小島,卻擠在7.5坪迷你木屋生活:房子越小,我越快樂
2023/05/31
有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家居行為」,實際是錯的,若你家有,最好立馬改掉
2023/05/19
和老人同住后,我終于知道,我們這代人存不到錢的根本原因!
2023/05/31
去小姨家參觀,看到她家這10個「神設計」,我都后悔家里裝修早了
2023/05/13
買了套新房只有15坪,老公花16萬爆改成3房,笑話的親戚不吭聲了
2023/05/10
微波爐已經瀕臨淘汰:別不信,它的替代品用處更大、更便宜
2023/05/20
越來越多人衛生間不裝淋浴房!換成這2種設計,好看又實用
2023/06/10
家里若是有這種「保溫杯」,建議直接丟掉,不是誤導,而是教訓
202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