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趣闻历史
民國轶事
三國風雲
歷史名人
野史分享
古墓文物
後宮秘史
历代皇帝
史料记载
韓劇韓星
詩詞文化
金庸武俠传
民間故事匯
全部
    
李商隱的詩「只是近黃昏」很出名,但其中2個字,被誤解了1000年
2023/11/04

前言

在中國古典文學史上,有一位大詩人,他一生坎坷,卻在詩詞創作中抒發了豐富的人生體悟。他留下的作品深受后世推崇,但一句他最著名的詩詞,其含義竟被后人誤讀長達一千年之久。這究竟是何方詩圣,又創作了怎樣千古絕唱的佳句?

一、童年時光:家道中落,仍勤學不輟

李商隱,一個傳奇的唐詩人,他的一生可謂起起伏伏,坎坷不平。然而,正是這般坎坷,造就了他獨特的人生閱歷和體悟。在他短暫的一生中,李商隱以詩歌抒發了自己對愛情和人生的種種感悟,留下了千古流傳的杰作。然而,令人唏噓的是,他最著名的一句詩詞,其含義竟被后人誤讀長達一千年之久。

李商隱生于貴族之家,幼時家道中落,少小離家,隨母親返鄉謀生。為減輕母親負擔,他勤勞學習,曾經為人抄寫典籍以掙得錢財度日。在一個堂叔的悉心教導下,李商隱的詩文造詣有了長足進步。16歲那年,李商隱才華橫溢,已是家鄉有名的詩文青年。

李商隱自幼生活拮據,父親早逝,他與母親相依為命。為了減輕母親的負擔,李商隱努力學習詩文,還經常為人抄寫典籍賺取學費和生活費。即便環境困難,他也沒有放棄對知識的渴望。李商隱勤奮好學的品質和旺盛的求知欲,獲得了一位堂叔的賞識。

這位堂叔悉心指導李商隱學習詩詞,使得李商隱的文學造詣得到了長足的提高。李商隱深知讀書改變命運的重要,因此更加刻苦用功。他博覽群書,詩文進步神速。到16歲的時候,李商隱已經是家鄉有名的詩文青年,很多人傳誦贊揚他的文章。這種早熟的才華預示著李商隱不凡的未來。

二、仕途奮斗:波折起伏,躊躇滿志

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李商隱舉家遷到洛陽,結識了許多文人學士。在他們的幫助下,李商隱得以入仕為官,一心想在仕途上做出些成就。然而科舉屢試不第,李商隱的仕途之路遠非如他所愿。終于,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李商隱如愿以償,榮膺進士。

李商隱為了達成仕途抱負,毅然決然地舉家遷往洛陽這座當時的政治文化中心。在洛陽,李商隱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文人學士。在這些朋友的幫助下,李商隱終于通過考試,得以入仕做官。

對于一個出身寒門的青年人來說,這無疑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遇。李商隱滿懷著為國效力、功成名就的夢想,積極投身到工作中。然而,仕途的波折接踵而來,李商隱屢試不第,多次錄取終見曙光。

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后,李商隱終于在朋友的引薦下,通過殘酷的考試,榮登進士金榜。取得進士資格,對李商隱來說是人生中的一大階梯,也是他實現抱負的關鍵一步。盡管過去屢遭打擊,但李商隱并未氣餒,他依然滿懷希望地相信,自己的人生終將不同凡響。

三、黨爭風波:劫難重重,堅守本心

本以為一切會好起來,哪知好景不長,李商隱卻被卷入了當時朝野的黨爭之中。他本人立場尷尬,既要面對來自不同黨派的責難,又失去了原有的靠山。官場沉浮,李商隱數次遭遇挫折,屢進屢退。一心想在仕途上取得成就的他,看似近在咫尺的仕途,終究是難覓明方。

進士及第后,李商隱本以為仕途會一帆風順,沒有想到的是,一場黨爭的政治風波將他卷入了漩渦之中。原本屬于牛李不同政治集團的兩位恩師,讓李商隱左右為難。無論他站在哪一邊,都會招致另一方的猜忌與攻訐。

在這場糾紛中,李商隱本人立場極為尷尬。他面臨著來自不同集團的責難,同時也失去了原有的靠山。在這場黨爭中,李商隱成功與失敗次數不斷交替,他也屢次在官場沉浮。

當他終于看清這場黨爭的真面目時,李商隱的心已變得沉靜而堅定。他意識到,官場明爭暗斗無法換取真正的成功,唯有堅守本心,方能行穩致遠。

四、樂游感懷:黃昏美景,凝結人生體悟

這些挫折沒有打垮李商隱,相反,它們增長了他對人生的思考。李商隱認識到,仕途的得失并不代表一切。在家鄉,李商隱的許多故交看到他的遭遇,紛紛前來慰問,讓他打開心扉,不必介懷過去的遭遇。李商隱也逐漸學會了看開,并在詩歌創作中尋得了人生的激情。

經歷了種種坎坷后,李商隱的心境發生了蛻變。他明白,仕途的得與失并不能代表一個人的全部。在家鄉,李商隱的老友紛紛前來看望,聽他傾述在官場的種種遭遇。這些故交開導李商隱,讓他學會寬容地看待過去,并重新燃起對生活的熱情。

李商隱也逐漸領悟到,與其過分在意外界的榮辱,不如培養內心的安定喜樂。他重新投入到詩歌創作中,在抒發情感的過程中找到了做人的意義所在。李商隱的這番蛻變,在他後來的人生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38歲那年,李商隱離開長安,踏上了西行四川的路途。獨自一人踱步在悠長的官道上,李商隱不免惆悵起自己迄今的人生。然而當他經過樂游原,遠眺夕陽西下的景色時,李商隱的心中升起了久違的欣喜與寧靜。

五、名句遺意:千古絕唱,感悟人生

這美不勝收的景色,和他人生的際遇何其相似!李商隱不禁拿出筆來,寫下了他最著名的一句詩詞:「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這句看似簡單的詩詞,卻融入了李商隱的整個人生感悟。夕陽的景色有多美,正是因為生命進入暮年,這美好讓人感慨萬千。李商隱將自己對人生、命運的思考,化入這簡練的八個字之中,而這也成就了這句千古流傳的佳句。

然而,歷史的發展往往出人意表。一句表意清晰的佳句,在后人的解讀中,竟被誤讀長達一千年之久!「只是」二字,本應理解為「正是、因為」之意,表示夕陽之美來自黃昏。但歷來多解讀為轉折詞,認為李商隱在惋惜夕陽焉逝。

直到近現代,學者重新審視李商隱的生平和文集,這一錯誤才得以糾正。我們不禁為李商隱的遭遇感嘆,他的詩詞被后人錯誤解讀了如此之久,這也太令人扼腕了。

不過,歷史終究會還原真相。時移世易,今人終于重新認識到李商隱的用意。這位在命運中堅持向上的詩人,他的生命體悟已融入他留下的詩篇與文集,永遠值得我們細細品讀。

結語

李商隱的人生,既坎坷又偉大;他的詩詞,既婉轉動人,又蘊含深刻的人生哲理。我們當以欣賞和學習的心態,靜心研讀這位大詩人的作品,感受他獨特的情懷。也許正是這樣,我們才能領略李商隱用一個「只是」字,抒發的千載絕唱。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

外婆太會收拾廚房:用墻面收納,讓狹窄「單行道」廚房變整潔
2023/06/02
她住進4.5坪蝸居,小家只有「巴掌大」,但一個人住真挺爽的
2023/07/17
被父母趕出家門,美國男子花20萬美元買一小島,卻擠在7.5坪迷你木屋生活:房子越小,我越快樂
2023/05/31
有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家居行為」,實際是錯的,若你家有,最好立馬改掉
2023/05/19
和老人同住后,我終于知道,我們這代人存不到錢的根本原因!
2023/05/31
去小姨家參觀,看到她家這10個「神設計」,我都后悔家里裝修早了
2023/05/13
買了套新房只有15坪,老公花16萬爆改成3房,笑話的親戚不吭聲了
2023/05/10
微波爐已經瀕臨淘汰:別不信,它的替代品用處更大、更便宜
2023/05/20
越來越多人衛生間不裝淋浴房!換成這2種設計,好看又實用
2023/06/10
家里若是有這種「保溫杯」,建議直接丟掉,不是誤導,而是教訓
202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