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趣闻历史
民國轶事
三國風雲
歷史名人
野史分享
古墓文物
後宮秘史
历代皇帝
史料记载
韓劇韓星
金庸武俠传
詩詞文化
民間故事匯
全部
    
清末上色老照片:女道姑與道士罕見合照,兒童在農田采摘罌粟
2023/11/17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一百年后的人看我們今天的照片又會是什麼樣的感慨?看吧,真正的清朝才不像電視上演的那麼好看.....

晚清時期,縣太爺下鄉視察的真實照片,熟讀四書五經,一般要進士出身。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

一個縣的編制情況大致是:文官18人,武官14人,共32人,最多七八十個衙役,這些公務員主要負責收稅,國家財政主要分為田賦(地丁和漕糧)、鹽稅、關稅、雜稅四項。

這個場景叫「拉洋片」或「西洋鏡」。西洋鏡不但有箱式的還有象單筒望遠鏡式的,小時看過。那細竹籬笆竹尖參差不一直云天非常別具一大格有韻味,直至70年代思南路周恩來公館,華山路丁香花園一帶都這籬笆,比這密刷駁油的。

是一個男道士與兩個道姑。女道姑不用裹腳嗎?這三位站在鐵香爐前的是道教里的道士或者是廟主,邊上兩位是道姑!因為尼姑庵不可能有鐵香爐的!

奉天(今沈陽)高大雄偉的大東門城墻。如此高大雄偉的城墻,現如今因為城市建設的發展需要已經被拆除。

這是晚清時期「陳州府第一對按照基督教儀式舉行婚禮的中國人」的照片,一位人家的婚禮,新婚二人和婆婆公公一起的合照,新娘子羞羞答答的害羞的表情。

在過去時期,靠體力吃飯的背夫,看到身上的背的物品非常的沉重,送往那些連馬車都無法進去的地方,每天靠出體力維生,確實生活來之不易,但面對鏡頭的他們,依然還是笑了出來。對比一下,就會懂得今日有多好。一定要感念無數先輩的奮斗精神,才換來了今日的榮耀。

兒童不是在采摘罌粟,用刀在割罌粟未成熟的果實,

縣太爺下鄉審案的場景,這場面如此的壯觀,聲勢浩大,下面的犯人一定不是普通人,縣太爺下鄉審案的場景非常的威風。

晚清時期,后妃子圍坐打牌時的場景,玩的叫「升官圖」的傳統游戲.

晚清時期,兩個男子正在放風箏,他們的自己制作的風箏大概有一人多高,一名外國人路過此處,對放放風箏非常的感興趣,于是在一旁觀看。風箏發源地來自中國的濰坊,濰坊也被稱之為世界風箏之都。

清末時期,村莊的農家房子,房屋旁邊是莊稼地。地里面種的是什麼看不清楚,這個小孩子對照相非常的感興趣,如今這個小孩應該已經作古了。那個時候隨便在哪里蓋一點房子就是自己的,放到現在就是不得了的情況...

一間賣衡器的商鋪,后面的牌匾上清晰的寫著:「茂記唐復昌」,幾個字。這家店不僅售賣桿秤,而且還有天秤。我們看到這家的店的伙計們正在制作桿秤的場景。

晚清時期集市的場景,街邊挑著擔子賣草鞋,賣草繩的男子。草鞋既利水,又透氣,輕便,柔軟,防滑,而且價格廉價,十分受普通百姓的青睞。 那時候普通大眾不穿草鞋穿啥

晚清時期,一名在英租界當巡捕的中國人,站在街邊維持治安。

晚清時期,修路的工人在施工的現場。那個年代沒有壓路機,所以只能用人力拉著一個鐵質,反復碾壓,將鋪好的路面壓實壓平整。雖然工具不如現在的先進,但是古人的智慧確實讓人佩服!

大戶人家的小姐素顏照真美

外婆太會收拾廚房:用墻面收納,讓狹窄「單行道」廚房變整潔
2023/06/02
她住進4.5坪蝸居,小家只有「巴掌大」,但一個人住真挺爽的
2023/07/17
被父母趕出家門,美國男子花20萬美元買一小島,卻擠在7.5坪迷你木屋生活:房子越小,我越快樂
2023/05/31
有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家居行為」,實際是錯的,若你家有,最好立馬改掉
2023/05/19
和老人同住后,我終于知道,我們這代人存不到錢的根本原因!
2023/05/31
去小姨家參觀,看到她家這10個「神設計」,我都后悔家里裝修早了
2023/05/13
買了套新房只有15坪,老公花16萬爆改成3房,笑話的親戚不吭聲了
2023/05/10
微波爐已經瀕臨淘汰:別不信,它的替代品用處更大、更便宜
2023/05/20
越來越多人衛生間不裝淋浴房!換成這2種設計,好看又實用
2023/06/10
家里若是有這種「保溫杯」,建議直接丟掉,不是誤導,而是教訓
202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