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三國時代是出了名的愛才和惜才,只可惜他一生中所追求的大多數都沒能如愿,但也不影響他建功立業,只是有一些遺憾沒辦法彌補,劉備和孫權也很愛才,不過沒有曹操這般極致。
關于招攬人才這件事,曹操很早就采取了「不屈一格降人才」的選拔策略,使得曹營當中有了很多出身平凡但英勇無畏的將才。從曹操對待人才的方式可以看出,他是非常重感情的。
當年典韋戰死的時候,曹操在他靈堂前痛哭流涕,像祭奠自己親兒子一樣;當年關羽被擒,他也是要什麼給什麼;看到趙云七進七出長坂坡,他也沒想殺他,而是吩咐別人將他活捉。這些人都是曹操苛求了一生的將才,只可惜都屬于他人了。
看完《三國演義》可以知道,曹操一生中想得到的大將有很多,但最想要的便是關羽、趙云、馬超和太史慈四人,結果這些都沒有跟隨他,前三人去了劉備的麾下,最后一人則投靠了孫策。
曹操愛惜關羽那是三國人盡皆知的事情,當年曹操攻打劉備的時候,意外擒獲關羽,他喜出望外。面對這個敵方的戰俘,曹操并沒有對他嚴刑拷打、探聽情報,而是以禮相待。
關羽是我國民間武將的最佳形象,也是忠義的典范。曹操如此厚待自己,關羽心中對他也是充滿感激之情的,但只可惜在最合適的時間遇到錯的人,關羽心中早已有了大哥。
即使如此,曹操還是希望能感化關羽,因此在日常生活當中,曹操對關羽都是關懷備至的,這種關心在任何其下屬將領中都不曾有過。平常經常設宴來款待關羽就不用說了,其他方面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關羽的衣服破舊了,曹操立馬命人用錦緞給他量身定做戰袍。關羽說我的胡子又長了,護理起來有點困難,曹操轉頭就送了他一個紗囊,這類似于一種胡須保護套,可以將胡須收納起來。
關羽的胡子非常長,他日常也很愛惜,有了這個紗囊之后,就可以避免在交戰的時候被胡須給影響。
一次關羽想要換一匹戰馬,曹操直接將呂布的赤兔馬送給了他。這份關愛簡直無人能敵,只能說一句,哪怕是對自己老婆,可能都沒那麼用心。
而且曹操還給關羽加官進爵,以及各種豐厚的賞賜,但始終沒能留住關羽的心,之后他還是「千里走單騎」地奔向了劉備。
「常山趙子龍」的名號是他在投靠劉備之后才逐漸廣為人知,其實在此之前趙云只是個籍籍無名的小將士而已。當年他劉備一同投靠在公孫瓚地盤的時候,劉備就對趙云刮目相看。
可見劉備的眼光還真是獨到,很快趙云就在長坂坡之戰中展現了其神勇的一面。當年劉表突然去世,曹操前來奪取荊州,劉備無計可投便帶人往江陵一帶趕去,結果在長坂坡被曹操的人給截住。
當時由于劉備等人攜帶的輜重太多,為了保住最后的根脈,劉備當機立斷僅帶上數十人親信逃走,將那些輜重和老弱病殘都丟在了長坂坡。劉備知道曹操不會為難這些手無寸鐵的百姓,可是這其中也有劉備的妻兒。
趙云想到如果劉備的家屬被曹操抓去,那麼就相當于有了劉備的把柄。于是他不顧一切,單槍匹馬地殺回了長坂坡。當時在那里鎮守的可是曹操的虎豹騎,相當于他訓練的特種部隊。
但趙云絲毫沒有畏懼,一邊與敵軍周旋一邊尋找劉備的妻兒,最終將甘夫人和劉禪給解救了出來。當時曹操正在后方看著這一幕,他本可以命令虎豹騎殺了趙云,但他卻沒有這樣做。
而是酸酸地說了一句:「如果趙云能為我所用,那肯定了不得」,可想他是多麼想得到趙云,但沒辦法,人家早已心屬劉備。
馬超出身在武將世家,他祖上是漢伏波將軍馬援,他的父親馬騰也是驍勇善戰的將軍。馬超從小就有「健勇」的美名,曹操很早就聽說他的事跡了,因此對他也是很看重。
馬超早年曾帶兵進入關中去支援鐘繇共同討伐郭援、高干等,交戰過程中,馬超的腿部不幸中箭,但他依舊堅持戰斗,一直到打退敵軍。這番驍勇事跡曾傳到曹操的耳朵里。
後來曹操擔任東漢丞相,就想起了馬超。他派人下征召函邀請馬超入朝為官,但是馬超并未前去赴任,而是繼續守著他的關西。
後來曹操只能搬出漢獻帝的詔書,將馬超封為徐州刺史,但他還是沒有到任,無奈之下,曹操只能將他改為諫議大夫。從這里看,馬超是個相當有性格的人,不過也可以看出他根本瞧不上曹操。
後來曹操見馬超不為高官厚祿所動,于是只能讓人去搞定他父親馬騰,之后他的兩個弟弟也都入朝為官的,只剩下馬超一個人守在涼州,曹操將他設為偏將軍。
後來曹操想進攻張魯,馬超以為他想攻打涼州,于是召集十萬兵馬起兵反曹,此后他在對抗曹操之路上一去不復返,劉備逐漸強大后,馬超就投奔了劉備,并被封為五虎上將之一。
太史慈在三國中有著「神射手」之稱,他的騎射功夫堪稱百步穿楊。可是如此神勇的人,當年在劉繇的麾下他得不到重用,孫策打來的時候,旁邊人勸劉繇可以用太史慈去抵擋。
可是劉繇卻說:「如果我用了他,別人會笑我不懂得用人」。之后劉繇只讓太史慈去偵察敵情,而并未給他機會帶兵。當太史慈帶著有一個小卒抵達神亭的時候不巧遇上了孫策,雙方打了起來。
孫策拿下了太史慈的手戟,太史慈也搶了孫策的頭盔,雙方打成了平手,相約就地解散。不久后孫策又遇到太史慈,聊到這件事的時候不免有些惺惺相惜的感覺,之后太史慈便投靠了孫策。
此后太史慈助力孫策橫掃江東,太史慈有辦法制衡劉磐,孫策便讓他幫管理南方。曹操知道孫策身邊有這麼號人物是相當眼紅,就像當年他嫉妒孫堅生子孫仲謀一樣。
曹操也嘗試過用高官厚祿將太史慈重新召回來,但無濟于事,人家的心思都在東吳這邊了,強扭的瓜也不甜。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曹操一心想得到的這是四員大將都在機緣巧合之下「名花有主」了,他也只能抱著遺憾離世,不過即使如此他也是三國中笑到最后的人,這樣一看也不遺憾了。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