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趣闻历史
民國轶事
三國風雲
歷史名人
野史分享
古墓文物
後宮秘史
历代皇帝
史料记载
韓劇韓星
詩詞文化
金庸武俠传
民間故事匯
全部
    
晚清老照片:大內高手的真實模樣出人意料,百年前的多肉植物出鏡
2023/11/20

時移世易,久遠的往事總能引發人們的好奇心。小編為大家安排一組老照片,呈現100多年前的社會面貌和人物形象,共同感懷晚清歷史。

四川貢院。

四川貢院是鄉試之地,也就是考舉人的地方,每逢子、午、卯、酉年八月在成都舉行,共考三場。有清一代四川舉行106科,共考中舉人7652人。考棚按天、地、玄、黃等《千字文》順序編號,同治、光緒年間可同時容納13000多人考試。照片中的三層樓閣為明遠樓,考官在此居高臨下監考。

奉恩輔國公純堪的府第。

這座府第頗具規模,純堪家族在此世代居住100多年,據記載:「大門面闊三間,硬山頂形式;二門三間,有門枕石,連三踏跺,外檐彩繪十分華麗……」1860年底,法國人以每年1000兩白銀的價格,強行租下純公府作為公使館,純堪一家被迫遷居他處。

女子學校的學生在鍛煉身體。

這些學生托舉重物,鍛煉手臂的力量。清朝女性一般不會參加體育活動,否則就可能被認為瘋瘋癲癲、不守女德,而且大多數女性纏足,也沒法做運動。到了晚清以后,隨著新思想的傳入和新式學堂的建立,女孩子才慢慢開始參加戶外運動強身健體。

女子學校的學生。

8位女生都不纏足,臉上流露著自信的表情,她們的精神面貌確實比傳統女性有很大的提升。

官僚家庭的父子合影。

父子二人精心設計了拍照布景,在茶幾上放了很多東西作陪襯,有煙斗、有書籍、有茶碗、有花瓶、有盆景等等,其中最吸引我注意的,還是那盆仙人球。我以為養殖多肉植物是近幾十年來興起的,原來早在100多年前(甚至更早)就已經進入家庭生活了。

外務部尚書、軍機大臣那桐。

提到那桐,大家可能不了解此人,其實他的存在感挺強的,清華大學二校門「清華園」三個字就出自他的手筆。他在光緒朝和宣統朝身居高位,但是沒什麼政績可言,有兩件事在當時是出了名的:一是他的飯量特別大,「一日三餐,每餐例食饅頭首十枚、紅燉豬肉或牛羊肉一碗」,要不然也不能長這麼胖;二是損公肥私、貪婪成性,聚斂了巨額財富。

皇宮護軍藍翎長祥安。

藍翎長設于內務府三旗包衣護軍營、三旗包衣前鋒營,以及火器營、健銳營等諸軍營,屬于皇宮護軍下級軍官,正九品。我們通常所說的「大內高手」,就是指這類人,跟你想象的一樣嗎?

崇文門箭樓東南面。

照片在結冰的護城河上拍攝,記錄了崇文門箭樓高大巍峨的身影。1900年庚子事變中,英軍用炮火炸毀了這座箭樓,事后重建。

醫院的護士與病人。

這是一家西醫醫院,護士正在護理一位手臂受傷的婦女。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后,西醫診所、醫院逐漸在城鎮普及,并用三四十年的時間得到廣大百姓的認可。

工匠制作弓箭。

在冷兵器時代,弓箭曾是可怕的致命武器,但在晚清時代,它在戰場上已經被淘汰。這位工匠制作的弓箭,可能是作為打獵的工具。

外婆太會收拾廚房:用墻面收納,讓狹窄「單行道」廚房變整潔
2023/06/02
她住進4.5坪蝸居,小家只有「巴掌大」,但一個人住真挺爽的
2023/07/17
被父母趕出家門,美國男子花20萬美元買一小島,卻擠在7.5坪迷你木屋生活:房子越小,我越快樂
2023/05/31
有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家居行為」,實際是錯的,若你家有,最好立馬改掉
2023/05/19
和老人同住后,我終于知道,我們這代人存不到錢的根本原因!
2023/05/31
去小姨家參觀,看到她家這10個「神設計」,我都后悔家里裝修早了
2023/05/13
買了套新房只有15坪,老公花16萬爆改成3房,笑話的親戚不吭聲了
2023/05/10
微波爐已經瀕臨淘汰:別不信,它的替代品用處更大、更便宜
2023/05/20
越來越多人衛生間不裝淋浴房!換成這2種設計,好看又實用
2023/06/10
家里若是有這種「保溫杯」,建議直接丟掉,不是誤導,而是教訓
202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