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趣闻历史
民國轶事
三國風雲
歷史名人
野史分享
古墓文物
後宮秘史
历代皇帝
史料记载
韓劇韓星
金庸武俠传
詩詞文化
民間故事匯
全部
    
清末三品官員與妻妾合影排場大,裹腳青樓女子嫵媚側臥擺拍
2023/11/06

一張照片,一段歷史。

晚清時期照相技術流入中國,很多影像得以保存下來。我們可以通過這些泛黃的老照片對當時的歷史窺得一二。

今天歷史鏡像館繼續帶你看看一百多年前的那個世界。

這是中國攝影的先驅者楊昉與妻妾家眷的合影。

為什麼說他是中國攝影的先驅者呢?他雖是兵部三品官員,但他曾隨外國教師去外國考察,并將一些攝影器材帶回北京。

他熱衷攝影。美國前國務卿威廉·西華德的養女奧利弗在游記中寫道:「楊昉,是位開當鋪的‘紅頂’商人,是北京最富有的三個人之一,曾在上海接受教育,接觸了西方的生活方式……我們看到他的屋子里有化學藥瓶和照相器材……他很熟悉攝影,給我們看了他為妻子拍攝的照片。」

咸豐九年,他為山西代州馮志沂拍肖像;十一年,為其舅父何慶蘭及何紹基、韻生、許乃普拍肖像。

楊昉還留下了《朗山雜記》的手稿,里面記載了配制攝影藥水、制作玻璃、做動物標本,甚至種菜、腌咸雞蛋的方法等內容。

晚清青樓女子側臥沙發擺拍照。從照片中可以看到該女子是裹了小腳的。

晚清衣不蔽體的老乞丐。

照片中的他皮膚黝黑,瘦骨嶙峋,已花白的胡子十分雜亂。

晚清北京護城河上溜冰的人。

封建社會的人們沒有機械類的娛樂項目,溜冰是冬季最受歡迎的活動。使用木板釘制的支撐在冰面上滑行的冰車就可以玩上一整天。這張照片還拍攝到了一個滿族女孩,正好奇望向鏡頭。

晚清身著襖子和馬面裙的女子。

這樣的衣著在晚清來說非富即貴。馬面裙屬于傳統的漢服,又名「馬面褶裙」,是明清時期女子著裝最典型的款式。

馬面裙的「馬面」結構一直根深蒂固的存在著,雖然風格已經由明代的清新淡雅到清代的華麗富貴,再到民國的秀麗質樸,產生了一系列的變化。

馬面裙前后里外共有四個裙門,兩兩重合,外裙門有裝飾,內裙門裝飾較少或無裝飾。

這是現存最早的關于大清門的影像。

大清門也叫中華門。清代的時候是北京故宮皇城的南門,始建建于明朝永樂年間,明代稱大明門,順治元年改名為大清門,民國稱中華門。

大清門是皇城和市井的分界。有一個關于大清門的傳聞是,在中華民國成立后,大清門改名中華門,但本想把石匾拆下翻用背面刻上「中華門」即可,等到拆下以后發現背面是「大明門」三字。

原來當時清兵入關后,也是將大明門取下用背面刻上大清門直接掛上去,于是沒辦法,只能連夜重新趕制一個新的牌匾。

晚清上海街頭表演雜耍的藝人。

晚清街頭表演藝人的生活也是十分艱苦,風餐露宿。

晚清北京城的一個菜市場。到了賣菜的時段,還是非常熱鬧的,人頭攢動。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

外婆太會收拾廚房:用墻面收納,讓狹窄「單行道」廚房變整潔
2023/06/02
她住進4.5坪蝸居,小家只有「巴掌大」,但一個人住真挺爽的
2023/07/17
被父母趕出家門,美國男子花20萬美元買一小島,卻擠在7.5坪迷你木屋生活:房子越小,我越快樂
2023/05/31
有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家居行為」,實際是錯的,若你家有,最好立馬改掉
2023/05/19
和老人同住后,我終于知道,我們這代人存不到錢的根本原因!
2023/05/31
去小姨家參觀,看到她家這10個「神設計」,我都后悔家里裝修早了
2023/05/13
買了套新房只有15坪,老公花16萬爆改成3房,笑話的親戚不吭聲了
2023/05/10
微波爐已經瀕臨淘汰:別不信,它的替代品用處更大、更便宜
2023/05/20
越來越多人衛生間不裝淋浴房!換成這2種設計,好看又實用
2023/06/10
家里若是有這種「保溫杯」,建議直接丟掉,不是誤導,而是教訓
202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