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從古至今都存在,帝王墓被盜大多都是在亂世,缺乏有效的保護,留存至今可謂是萬幸,目前可能未被盜的帝王陵墓大致如下:
1.秦始皇陵,地宮結構完整,汞含量超標,未揮發,未被盜。
秦始皇陵
2.唐太宗昭陵,宋代記載被五代的溫韜盜了。而且有細節描述,此前也以史書為準認為是被盜了,但是考古工作者與地質勘探隊經過2年多的勘探工作,準確找到了墓道口位置,并通過儀器測得墓室內含汞,墓室墓道結構完整未被破壞。
李世民的咸陽昭陵
3.唐高宗與武則天乾陵,這座唐高宗李治和大周皇帝武則天的合葬之墓被考古界稱為「唐陵之冠。光史書記載對乾陵的大型盜墓事件就有26起,「國民黨軍官孫連仲用了一個師加一個旅的兵力挖墓,炸藥炸開了山體21處地方,但就是找不到墓道入口」
武則天與李治合葬的乾陵
4.唐睿宗橋陵,唐玄宗李隆基之父李旦,唯一一座建于唐開元盛世的帝王陵墓。勘查發現封墓石條依然按照原來的順序整齊排列著,這就意味著橋陵沒有被盜掘過,因為盜墓賊,不可能在盜墓后再把封墓石按照原順序一塊一塊還原,證明未進入墓室。
陜西渭南市橋陵
5.遼太祖耶律阿保機陵:契丹國的開國君王,僅1年時間便修建完成,但是雖然陵墓的地面建筑已被毀,表面只看見一些散落的石像生、破敗的石墻遺跡,但令人驚喜的是,其地宮卻依舊完全好無損。
內蒙古赤峰市遼太祖陵
6.元帝諸陵(很可能未興建陵墓)
7.明朝諸陵(崇禎思陵是否被盜存疑)明朝的十六位皇帝中,開國皇帝朱元璋葬在南京明孝陵,靖難之役中下落不明的建文帝朱允炆、被復辟的英宗趕下皇位的代宗朱祁鈺(葬在北京西山景泰陵)以外,共十三位,都是葬在十三陵,萬歷皇帝的定陵是建國后考古挖掘的。
明十三陵
8.清朝諸陵:清朝12位帝皇帝沒有被盜的有努爾哈赤的福陵、皇太極的昭陵、順治的孝陵、雍正的泰陵、嘉慶的昌陵、道光皇帝的慕陵共6座皇陵。
清東陵
當然,秦始皇陵之前的帝王陵,從堯舜禹、到夏、商與西周的王陵,大部分都沒有找到,還有上古「三皇五帝」的墓葬更是沒影。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