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地球上曾誕生過很多次文明,但由于種種原因,它們最終都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這些出現在人類文明之前的文明,有著一個共同的名稱——史前文明。
雖然目前主流科學并不承認史前文明的存在,但科學家們卻發現了一些距今1.3萬年前,似乎是用三爪鋼釬鑿出來的隧道,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背后的故事。
時間回到2010年6月。巴西地質調查局收到了一份來自民眾的報告,說在巴西西北面的亞馬遜河流域,有一個奇怪的隧道,希望派人去調查。
根據民眾提供的信息,地質學家阿米卡·阿達米(Amilcar Adamy)帶領著他的學生開始了調查。
經過四處打聽,他們最終在朗多尼亞州 (Rondônia) 、阿克里州 (Acre) 以及玻利維亞 (Bolivia) 三地接壤處,找到了被當地人稱為「蓬塔杜阿布納」 (Ponta do Abunã)的隧道。
由于這個隧道位于私人領地內, 在沒有聯系到主人之前,阿達米并沒有深入探索,只是在洞口周圍進行了簡單的勘探。
而即便是簡單的勘探,阿達米還是獲得了一些關鍵信息,比如它好像,不是任何自然地質活動的產物。
換句話說,它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造」的。
理由是,洞口非常光滑,從洞口往內看去,里面似乎也非常的開闊和規則,好像還有不同的分支。
阿達米本以為自己很快就能夠進入其中,進行勘探,但由于某些不可抗拒的原因,直到2015年,他才真正的進入到了這個奇怪的洞穴當中。
果然,就和他五年前的判斷一樣,這里確實不是自然生成的,至少在人類現有的理論體系中,沒有任何一種地質活動,能夠形成橫截面如此規整的巨大「隧道」。
在對隧道進行仔細勘察和測量之后,在場的科學家們被得到的數據驚呆了。
所有的分支,加起來的總長度竟然達到了600多米,而主軸的高度超過了2.5米,寬超過了3米。
根據這些數據,科學家們估算出,至少需要將4,000 噸的泥土和巖石從中挖出,這是一個極為浩大的工程。
而通過對隧道中巖石和各種沉積物的檢測和分析,隧道的建造時間也被推算了出來——距今1萬到1.3萬年前之間。
進一步觀察,有人注意到,隧道的內壁上還布滿了密密麻麻,非常清晰的凹槽,看起來像是開鑿的痕跡,兩個或三個為一組,似乎整個隧道,都是用類似于三爪鋼釬這樣的工具,一下一下鑿出來的。
這讓人們對它的建造者,產生了極大的好奇。
它究竟是誰開鑿出來的?
最開始,阿達米認為是1萬多年前生活在這里的古人類,但事情的真相并沒有這麼簡單,因為這種猜測有一個非常關鍵的「漏洞」。
要知道,1萬多年前,人類還處于落后的石器時代,平時使用的工具,不過是將燧石磨尖或磨成薄片。
運氣好的部落,可能會在火山附近撿到看起來更高端點的黑曜石,但他們使用的總歸還是石器。
而石器是非常「脆」的,以至于遠古人類根本沒有辦法使用它,在以玄武巖和花岡巖為基底的堅固山體上,鑿出規模如此龐大的隧道,更沒辦法在隧道內壁上留下清晰的開鑿痕跡。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在當時的生存環境和生活條件下,遠古人類也沒有建造這種規模隧道的需求。
那麼問題來了,在遠古人類沒有能力,也沒有需求開鑿的情況下,這條規模龐大的人工隧道,究竟是誰開鑿的呢?
研究陷入了僵局。
就在研究者一籌莫展之際,有人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推測:這條隧道的開鑿者,很可能是傳說中的史前文明。
南美、隧道、史前文明,這三個關鍵詞組合在一起,可能很多人會想到一個,流傳了40多年的「未解之謎」——南美大隧道。
故事發生在1965年,說一位叫做胡安·莫里茨的考古學家來到了南美洲的厄瓜多爾,準備研究一下當地的部族以及人種等等。
但他在6月份的一次調查研究中,卻意外地發現了一條,被印第安部落嚴密把守的神秘大隧道。
莫里茨進入這條隧道勘察了數百公里,在其中發現了許多文物。
他估計,這條隧道通往南美大陸的地底深處,長度至少在4千公里以上。
1969年,莫里茨請求面見厄瓜多爾總統,向他作了有關隧道的匯報。
1969年7月,莫里茨獲得了厄瓜多爾的國家授權,證明大隧道的所有權屬于他,但需要受到相關監管。
1972年3月4日,由厄瓜多爾考古學家法蘭士和馬狄組成的科學調查小組,在莫里茨的帶領下,再次對大隧道展開了調查。
調查人員在隧道中見到了寬闊、筆直的通道和墻壁,多處精致的巖石門洞和大門,甚至還看到了一個約2萬平方公尺的巨型大廳。
大廳中央放著一張桌子和七把椅子。這些桌椅的材質既不是石頭,也不是木頭,像是一種人工的金屬材料,保守估計至少有5萬年的歷史。
桌子上放置著幾個和宇航員裝扮非常相似的石雕人像。
另外,他們還在隧道中發現了一些石板,而石板上赫然雕刻著一些已經滅絕幾千萬年的恐龍。
因為這些發現,「史前文明理論」的支持者認為,這條大隧道就是史前文明存在過的證據。
然而,故事非常精彩,但它的真實性卻經不起推敲,已經有很多人對此進行了辟謠,所謂的「南美大隧道探險」,不過是莫里茨為了博眼球,編出來的虛假故事,它的原型是位于安第斯山脈東側、厄瓜多爾的莫羅納-圣地亞哥省,與秘魯交界處,一個長約17.9公里,叫做「油鴟 [chī]洞」的洞穴。
南美大隧道跟史前文明沒有任何關系,那阿達米勘探的這個隧道,會跟史前文明有聯系嗎?
其實,這并不是地質學家發現的第一個遠古隧道。
2008年,南里奧格蘭德聯邦大學的地質學家海因里希·弗蘭克(Heinrich Frank),驅車經過新漢堡鎮的一個高速公路建筑工地時,意外地發現,挖掘機在一個山坡上挖出了一個洞穴,這不尋常的一幕,引起了他的注意。
幾周后,弗蘭克再次來到了這個工地,并進入到了洞穴當中。
根據初步勘探,洞穴整體走勢是傾斜向下的,總體長度大約8米左右,高和寬在2米左右。
弗蘭克本以為,這就是個因地質變化而形成的普通洞穴。但光滑規則的石壁,以及當他走到洞穴最深處,抬頭向上看時,那一道道異常顯眼的開鑿痕跡都告訴他,事情好像并沒有那麼簡單。
這次偶然的發現,點燃了弗蘭克的好奇心。他帶領著學生,調查了阿雷格里港市附近,約 80公里的高速公路建筑工地,得到的結果讓他大吃一驚——超過70%的工地中都發現過類似的洞穴。
雖然它們中,有很多都被沉積物完全填滿,但異于周圍環境的結構,還是能讓人從一堆泥土中清晰的將它們分辨出來。
為了獲得更多的研究數據,以研究和保護這些未知的洞穴,弗蘭克發起了「古托卡斯項目(Projeto Paleotocas)」。
在幾年中,古托卡斯項目記錄了近2000個類似的洞穴,最小的僅5~8米,而最大的超過了800米。
其中 99% 分布在圣卡塔琳娜州南部,和南里奧格蘭德州北部之間,密度最高的地方是阿雷格里港附近,在這里發現了400多個洞穴。
通過沉積物判斷,這些洞穴的開鑿時間幾乎都在1萬到1.3萬年前之間。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洞穴雖然在21世紀之后才引起科學界的重視,但關于它們最早的記載卻能夠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
回到最開始的問題,這些非自然形成的洞穴究竟是誰開鑿出來的呢?如果真是史前文明,那他們的技術未免太過于原始落后了吧。
要知道,在各種傳聞和傳說中,史前文明擁有的技術可是極為先進的,而在掌握相關技術的情況下,恐怕沒人會放棄明亮通透的房屋,而選擇陰暗潮濕的洞穴吧。
除非開鑿者,并不是史前文明。
為了尋找問題的答案,科學家們進行了深入的調查和走訪。
對于它們的來歷,世代居住在附近的居民是這麼說的。
這些洞穴是一個叫做「庫魯皮拉(Curupira)」的惡魔挖的,這種長得像矮人的生物,會將從獵人那里偷來的武器、周圍掠去的婦女藏在其中。
而在另一個傳說中,這些洞穴是邪惡巨蛇「博伊烏納(Boiúna)」的巢穴,它每次進食后都會隨機挑選一個,進入其中休息。
這兩個流傳已久的傳說雖然對調查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幫助,但卻讓科學家們找到了新的研究方向。
他們開始思考,這些洞穴會不會是某種動物挖掘出來的呢?
生物學家說,在一萬多年前的南美洲大陸,游蕩著許多體型龐大的生物,比如劍齒虎、乳齒象、貘 [mò],以及大地懶等等。
劍齒虎屬于貓科動物,它們雖然擁有鋒利的爪子,并且還喜歡穴居,但它們的爪子更適用于撕碎獵物,而不是在堅硬的巖石上挖出長長的隧道。
更何況,生物學家們早已經發現一條規律——由于挖掘的高能量消耗,隧道往往不會超過挖洞者身體的寬度。
因此,結合大部分隧道的測量數據,很容易就排除了劍齒虎的「嫌疑」。
乳齒象和貘就不用說了,這兩種生物不僅沒有穴居的習慣,同時也沒有開鑿隧道的能力,它們更喜歡樹林和山地。
此時,還剩下最后一種生物——大地懶。
那麼這種體重4噸,從頭到尾長6米左右,整體體型跟大象差不多的史前巨獸,會是尋找的目標嗎?
果然,在看到大地懶的化石,和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之后,包括弗蘭克在內的科學家們,幾乎瞬間就確定,大地懶就是他們一直尋找的「開鑿者」。
首先,大地懶是一種穴居動物,這意味著它們有挖掘的需求。
其次,通過分析它前肢的機械功率,科學家們認為大地懶具有強大的上肢力量,以至于能夠掀翻同時期重達2噸的雕齒獸。
關于大地懶的力量,科學家曾發現過這樣的化石場景:一只被啃食的動物,一只被拍碎的劍齒虎和一只被肢解的大地懶。
研究人員對當時的場景進行了還原:一群劍齒虎剛獵殺了一個動物。這時,大地懶看到了這個被殺死的動物,也想去嘗嘗它的味道,劍齒虎當然不會讓它吃呀,想把大地懶趕走,而這卻嚇到并惹惱了大地懶:這明明是我看到的,為什麼不給我吃。于是,它隨手一爪把靠近的劍齒虎給拍碎了,而隨后它也被惱羞成怒的劍齒虎群肢解了。
擁有強大的上肢力量,意味著大地懶具備了在巖石上挖掘隧道的基礎。
最后,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大地懶鋒利的爪子是三趾的,這和在眾多洞穴隧道中發現的,三個為一組的「鑿痕」完美契合。
穴居需求、強大力量、三趾利爪,正是這三個特征結合在一起,才讓科學家們最終確定,巴西發現的遠古隧道,就是大地懶的「杰作」,更具體來說,應該是一代又一代大地懶共同挖掘的結果。
故事到這里并沒有結束。
遠古隧道之謎雖然被揭開了,但此時擺在科學家們面前的仍然有兩個謎團。
第一個是,大地懶們為什麼要挖如此龐大和復雜的隧道。
科學家說,無論是從捕食方面,還是生存方面來看,龐大的隧道都不是它們所必需的。
換句話說,這些隧道對于它們毫無意義。
第二個謎團是,洞穴奇怪的地理分布位置。
就像前面說的,目前已知的洞穴99%都位于巴西的圣卡塔琳娜州南部,和南里奧格蘭德州北部之間,雖然南美洲其他地方或國家也有,但卻可以用「罕見」來形容。
要知道,除了巴西以外,阿根廷、巴拉圭、烏拉圭、委內瑞拉、玻利維亞都曾出土過大地懶的化石。
這意味著,它們的活動實際上是遍布整個南美洲的,但為什麼它們挖的洞穴,卻主要集中在巴西南部地區呢?科學家們也在努力尋找著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