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43歲的陳忠實得到升職的機會,卻對妻子說:「我想辭職寫小說,以后家里3個孩子都交給你了!」
本以為妻子會反對,沒想到妻子含著淚說:你去吧,家里有我!六年后,陳忠實給妻子帶回來455萬。
那時陳忠實的收入并不高,還要養3個孩子,家里可以說過得很窮了。好不容易等到升職的機會,陳忠實卻猶豫了。
陳忠實雖然和賈平凹、路遙并稱「陜西三杰」,但自己卻沒有一部拿得出手的長篇作品。
他的人生理想,是創作一部能墊棺作枕的長篇小說。
而一旦升職,意味著工作會更忙,更沒有時間創作。思量再三,他選擇辭職,這無疑會讓家里的貧窮生活雪上加霜。
換成一般的女人,肯定不會同意,陳忠實的妻子卻一口答應。她雖沒什麼文化,卻無條件支持丈夫的文學理想。
為了不辜負妻子,陳忠實拒絕了外界一切邀約,獨自回到白鹿原老家,一心一意投入創作。
老家的房子年久失修,夏天悶熱難耐,冬天寒氣逼人。陳忠實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完成了小說《白鹿原》的創作。
在提筆之前,陳忠實曾花了2年時間,走訪西安附近三個縣,翻閱了無數史料,為小說打下強有力的現實根基。
在那些糟得經不住翻揭的縣志上,陳忠實的心靈受到一次次震撼。他醞釀許久,遲遲沒有動筆。
妻子來老家看他,見他一個字都沒寫出來,忍不住抱怨:孩子的學費還沒有著落,你要是寫不出來,干脆放棄好了,我們一起養雞賺錢。
陳忠實當然不愿意半途而廢,他安撫妻子道:再給我一點時間,等我寫出來了,如果還不成功,我就一輩子陪你養雞!
到了1988年,陳忠實終于動筆寫下開篇第一句話:白嘉軒後來引以為豪壯的是一生里娶過七房女人……
由于做了充足準備,陳忠實靈感泉涌,一幕幕經典情節躍然紙上:巧取風水地,惡施美人計,親翁殺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
4年里,陳忠實筆耕不輟,最終寫出浩浩蕩蕩50多萬字的長篇巨作——《白鹿原》。
寫完的那一刻,陳忠實兩只眼睛突然一片黑暗,腦子里一片空白,陷入一種無知覺狀態。他後來回憶道:我背靠沙發閉著眼睛,似乎有淚水沁出……
陳忠實是用了全部的生命熱情在創作啊!
北京一位編輯看了手稿之后,直呼這部小說簡直「開天辟地」!當即決定出版。
當時,編輯問陳忠實:你是要稿費還是版稅?
老實巴交的陳忠實并不懂其中的門道,就讓編輯幫忙拿主意,只要不隨意改動他的作品就好。
編輯對這部小說信心十足,替陳忠實決定了要版稅。
事實證明,這位編輯極具慧眼。《白鹿原》出版后,火得一塌糊涂,很快銷量破200萬冊,一時間洛陽紙貴。
後來,陳忠實以455萬元的版稅收入,榮登作家富豪榜第13位。當然,現在這部《白鹿原》的價值已經遠遠不止這幾百萬了。
這一切遠遠超出陳忠實的期望。他激動地跟妻子說:咱們有錢了!不用養雞了!
當然,陳忠實最為在意的,并不是版稅,而是作品能不能得到認可。
1997年,《白鹿原》送審「茅盾文學獎」,這本來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陳忠實卻高興不起來。
因為,評審認為書中關于男歡女愛的情節太多,讓人看了臉紅心跳,有傷風雅,必須刪除才能獲獎。
對一個作家來說,作品中每個字都是自己的心血,要刪除何其不忍?但為了讓更多人看到《白鹿原》,陳忠實最后還是妥協了,刪除了5萬多字,才最終獲獎。
2016年,陳忠實因病去世,享年74歲。《白鹿原》的刪減,成為陳老的終身遺憾。
他認為被刪除的部分,并不是嘩眾取寵,而是體現人性、本能的關鍵,刪減后的《白鹿原》少了靈魂!
好在,如今人們思想比較開明,《白鹿原》刪減部分的價值得到認可,原版《白鹿原》得以重新出版。
《白鹿原》是一幅反映了中國20世紀民族發展史的歷史長畫卷,以白、鹿兩大家族祖孫三代的恩怨紛爭、愛恨情仇為故事線,展開的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歷史。書中人物眾多:
白嘉軒前半生六娶六喪,第七任妻子悲慘死于瘟疫;田小娥生得一副美人胚子,先后委身3個男人,最終被公公一刀刺死;
白靈一心追隨革命,吞刀子都不怕,最后卻死于自己人手中;冷秋月婚后守活寡,被公公冒犯后精神失常,跌進冷水缸后再也起不來……
讀這本書,就像親自到了最初的西北大地,感受那片黃土地上的恩恩怨怨,有黑色幽默,有魔幻現實主義,而它永遠的落腳點都在普通百姓的生活上!
莫言評價《白鹿原》是「關中平原蕩氣回腸的歷史再現」。
如果你也想感受這部優秀作品的不凡魅力,領略那段讓無數人扼住喉嚨、哭都哭不出來的關中故事,那麼一定別錯過無刪減版《白鹿原》,它比影視劇來得更加完整和精彩。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