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的紫禁城外,有一條名為竹竿巷的繁華街道。
這里曾車水馬龍,熱鬧非凡,但自從一個名叫曹耽的小太監頻頻光顧后,此處卻變得冷清異常。
曹耽,一個出身混堂司、主管沐浴之事的小太監,雖然職位低微,卻因其強硬的后台而變得不可小覷。
這曹耽出身黑松堡,一個位于紫禁城東二百里的小村莊。16歲那年,他因為對一位美麗女子產生了不軌之心,結果導致女子羞憤自盡。
在被村長捉拿時,曹耽竟然自斷其命根,堂而皇之地赴京,成為了劉瑾手下的一名太監。劉瑾,一位司禮監的重要官員,權勢滔天。
時光飛逝,曹耽在紫禁城中漸漸混得風生水起。他不僅在外欺行霸市,更是專門搶奪美貌女性,送給劉瑾作為玩賞。劉瑾的倒台,雖然與他緊密相連,卻暫且不提。
話說這一天,曹耽再次來到竹竿巷。他的目光被一家新開的洗浴店吸引,那店鋪的匾額上寫著「醉香池」三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曹耽好奇地問詢,店中的美麗少女只是笑而不語,引得他更加好奇。
這家洗浴店的主人是一位老者,他的孫女春兒正是那位美麗的少女。春兒向曹耽介紹了店中的各種香湯浴,包括晨露浴、蘭花浴、杞香浴等。
曹耽對這些香湯浴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特別是當他聽說晨露浴能舒筋活絡,杞香浴能延年益壽時,他決定親自體驗一番。
春兒巧妙地調制了藥浴,曹耽興奮地投身其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舒適。泡浴之后,他感覺神清氣爽,眼睛也似乎更加明亮了。離開時,他慷慨地給了老者一些碎銀子,并承諾第二天再來。
第二天,曹耽如約而至,他對春兒提出了要一起洗鴛鴦浴的無理要求。春兒機智地以杞香浴的效果為由拒絕了他,轉而提議下次為他準備銷魂浴。在春兒的巧妙引導下,曹耽還嘗試了店中的特色美食——瓦甕童子雞。
這道菜肴的制作工藝非常獨特,需要將童子雞用草藥浸泡,然后腌制、埋藏,經過長時間的蒸煮才能食用。曹耽對這道菜贊不絕口,甚至沒有留下一滴湯汁。
第三天,曹耽滿懷期待地來到了洗浴店,準備體驗傳說中的銷魂浴。這種名叫「銷魂浴」的草藥浴,據說能「除盡污濁,清洗干凈」。春兒開始調配藥湯,曹耽進入浴桶。
曹耽全身涂滿了草藥,感到異常舒暢。就在春兒按摩他的肩頸時,他突然感覺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放松和通透,但很快就發現自己的四肢無力,整個人無法動彈。
此時,他看到了一位老者,老者給他澆了一桶黑乎乎的藥汁,說要把他「祛除內臟,腌入瓦甕」,做成「瓦甕童子雞」。
老者怪異一笑,「用黃泥封嚴埋入地下,窖藏一個春秋,又一只瓦甕童子雞做成了。這瓦甕童子雞,可是黑松堡的鄉親們最愛吃的美味。」
原來,這一切都是春兒和老者為了報復曹耽對他們鄉親的傷害而設計的圈套。他們利用曹耽的貪婪和荒淫,讓他自食其果。
曹耽在恐懼和絕望中意識到,這些年他所作的惡,最終都會有報應。在紫禁城中,原來那些神秘消失的小太監,大多都是被春兒和她祖父設計報復。曹耽終于意識到了他的末路,但已經為時晚矣。
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曹耽的結局,正是他自己種下的惡果,而春兒和她的祖父,只是命運的執行者。在歷史的長河中,這樣的故事雖然殘酷,卻也提醒著人們,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