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趣闻历史
民國轶事
三國風雲
歷史名人
野史分享
古墓文物
後宮秘史
历代皇帝
史料记载
韓劇韓星
詩詞文化
金庸武俠传
民間故事匯
全部
    
17年,金字塔出土16具清朝人尸骸,身份確認后,中國專家淚灑當場
2023/11/12

文/扶蘇秘史

編輯/扶蘇秘史

1965年,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北部也就是秘魯發掘出一座古代金字塔的遺跡。[浮云]

這座神秘的金字塔隱藏著一個驚人的秘密——16具來自中國清朝的尸骨。

清朝閉關鎖國,這些中國人為何會出現在遙遠的南美洲大陸?

01

秘魯金字塔的謎

1965年,法國考古學家費德里克·格爾在秘魯境內意外發現了一座古老的金字塔,這座金字塔位于首都利馬以北數公里處的圣馬丁普利斯鎮。

經過現場勘察和文物鑒定,考古專家們判斷這座金字塔大約建成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距今已有大約4600多年的歷史, 這一發現震驚了整個考古界。

後來,在秘魯利馬北部的帕拉伊索遺址內,考古學家又發現了12座同樣古老的金字塔建筑,這些金字塔都是秘魯古國印加帝國的遺跡。

印加帝國曾經是古代南美洲最強大和富裕的國家,它崇拜太陽神,自稱太陽神的后裔,建造金字塔是為了祈求神靈的庇佑。

現場考古表明,這些建筑修建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和第一座金字塔的年代基本吻合,印加帝國全盛時期的建筑杰作。

在12座金字塔中,最大的一座面積之大,相當于4個標準足球場大小,這些金字塔原本矗立在蘇佩谷的金黃色沙漠之中,與周邊的山巒和森林形成強烈對比。

金字塔周圍還有大面積的居民區遺址,雖然遺址已經嚴重風化,但建筑風格仍清晰可見,充分展示出印加文明的鼎盛時期。

可是在後來的城市化建設中,為了采石修路,當地的兩家房地產公司動用了挖掘機,對其中一座金字塔進行了野蠻的破壞和拆除。

在他們準備繼續拆遷其他金字塔時,受到了當地居民的強烈反對,最終,這兩家公司被判支付了132萬美元的罰款,但被拆的金字塔已經無法復原,這無疑是人類共同的文明遺產遭到破壞。

在一座金字塔的考古發掘中,工作人員出土了16具清朝人的遺骸,這在當時可謂是個大謎團。

因為長期以來,清朝統治者都奉行閉關鎖國的政策,海上交通極為不便,普通老百姓根本無法橫跨大洋來到遙遠的南美洲,這批清朝人的遺骸為何出現在這里?

02

列強瘋狂殖民

19世紀中后期,剛剛擺脫西班牙殖民統治獨立的秘魯,面臨嚴重的勞動力短缺問題,300多年的殖民統治掠奪了大量財富,同時也給秘魯留下了「爛攤子」。

秘魯政府多次試圖通過立法吸引歐洲移民,但均告失敗,于是秘魯資本家將目光投向了遭受英國侵略的中國。

1840年,英國發動第一次鴉片戰爭,清朝失敗,1842年《南京條約》簽訂,英國獲得在五口通商。

隨后法國等國紛紛效仿,清政府被迫開放更多口岸,外國商人大肆掠奪中國財富,同時還設立「人力」公司,以高薪引誘中國人出國工作,實則賣給秘魯大地主。

1849年,秘魯政府修改《移民法》,獎勵成功引進外國勞工的秘魯公民,秘魯資本階級見政府立法無效,于是自己行動,雇傭「人販子」從中國招工,不少青年被畫美前景騙到秘魯,成為地主的勞役。

中國勞工遭受嚴酷剝削,被迫從事繁重農業勞動,他們起初抱有高薪的美好幻想,到秘魯后才知被騙。

有的勞工無法忍受,試圖逃跑,但終因語言不通而無奈歸來,我國政府多次要求秘魯改善勞工待遇,但秘魯政府置之不理,直至清朝滅亡,中國勞工的慘狀才得以改善。

秘魯獨立后,本土居民和黑人奴隸都不愿承擔繁重的體力勞動,導致嚴重的勞動力短缺,秘魯統治階級召開多次會議,討論如何緩解勞動力問題。

有人主張重新引進黑人奴隸,遭到馬丁領導的獨立戰爭群眾的強烈反對,經過激烈爭論,秘魯統治階級決定學習歐洲國家的做法,從亞洲輸入廉價勞工。

當時中國正遭受英法聯軍的侵略,清朝戰敗,被迫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秘魯的權貴認為可以利用中國的困境,從中國引進大批廉價勞工,于是秘魯資本家雇傭人販子前往中國沿海一帶招收青年男女。

03

「漂洋過海」到了秘魯

19世紀中期,中國正處于動蕩之中,國家積貧積弱,外患不斷,內憂外患令黎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面對國破家亡的現實,無數窮苦的百姓只想逃離這片土地,到海外謀生。

當時清朝政府嚴格管制人民出境,想要漂洋過海的普通人,只能選擇非法偷渡,為了實現夢想,他們不惜付出一切,甚至不惜犧牲生命。

一些不法之徒利用了百姓的夢想,設下陷阱將無數勞工騙到秘魯。

這些人販子先在國內四處張貼海報,宣傳秘魯是個工資高、生活好的地方,還特意在海報上寫明,去秘魯工作不需要花任何錢,船費和生活費全包,這讓許多人眼前一亮,仿佛看到了希望。

這些勞工原本都是國內一些偏遠農村的普通民眾,聽信人販子的謊言,橫渡重洋來到異國他鄉。

可當他們離開中國后,人販子終于露出猙獰嘴臉,將他們囚禁在骯臟陰冷的房間內,進行非人的殘忍對待。

這些慘遭囚禁的勞工中,許多都是弱不禁風的婦孺,她們整日被鎖在昏暗潮濕的房間,連個睡覺的地方都沒有,婦女們只能將娃娃抱在懷里,躺在硬邦邦的水泥地上。

她們白天遭受車水馬龍的羞辱凌虐,夜晚還要忍受吱吱作響的老鼠在身邊奔跑的恐懼。

這些勞工被折磨得生不如死,許多人因疾病、饑餓、虐待而死在路上,即便活著到達秘魯,他們也必須面臨被殘酷買賣的命運。

很多勞工被送到秘魯的欽查島,在那里他們像牲口一樣被困在簡陋骯臟的棚屋里,這些棚屋都是用廢棄木板簡單拼湊而成,隨時都有倒塌的危險,稍有不慎,睡夢中就可能被坍塌的房梁砸死。

從黎明到黃昏,他們都要在黑心看守的鞭笞下進行繁重的勞動,可這些看守對他們動輒拳打腳踢,稍有不滿就揮舞皮鞭狠狠抽打。

看守的暴行令勞工們生活在恐懼中,但他們卻只能懦弱地忍受著這些非人的對待。

在這樣的地獄生活中,勞工們每天都在忍受巨大的痛苦,他們被奴役、被折磨,卻無力反抗,只能默默等待死神的到來。

04

落葉歸根:秘魯華工遇難遺骸回國

數百年前,為了謀生,許多華人離開家鄉,遠渡重洋來到秘魯,但是這里的生活遠非他們想象中的那般美好,反而充滿了艱辛和痛苦。

他們被強制簽訂契約,剝奪自由,每天遭受監工的辱罵和鞭撻,即便死后,也難以安寧,那些死去的華人遺體被隨意拋棄,最后荒廢在利馬郊外的一座荒山之中。

1874年,秘魯恢復獨立后,幸存的華人終于重獲自由,他們開始重拾中華文化,學習中文,與家鄉重新取得聯系。

一些人設法返鄉,更多人則選擇留在秘魯謀生創業,盡管曾遭遇非人的對待,但他們已經視秘魯為第二故鄉,這里有他們流血流汗的記憶。

那些年,華人靠著拼搏奮斗,逐漸走出陰影,在秘魯社會站穩腳跟,成為商業界的一份子。

如今,秘魯已有十幾萬華裔后代生活在這里,他們將中華文化與秘魯本地文化融合,促進了兩國人民的友誼。

時移世易,中秘兩國終于在1971年建立外交關系,當秘魯考古學家在利馬郊外的一座金字塔附近發現16具清朝人遺骸時,我國政府第一時間得知,并提出將其迎回故土安葬。

秘魯欣然同意,中國專家們迅速飛赴秘魯,展開「尋根之旅」。

看到這些支離破碎的遺骸,專家們不禁紅了眼眶,它們見證了中華民族的屈辱史,當年起義失敗后的華人,深感祖國已拋棄自己,只得在異域開拓新生活,他們終于可以回家了。

經過對史料的調查分析,專家們認定,這16具骸骨就是當年華工起義的帶頭人。

1865年,超過500名華工在卡納德種植園舉行起義被鎮壓。

盡管起義失敗,但他們點燃了奴隸心中的火種,啟發后人進行更有組織的反抗,其他華工為紀念他們,將遺體葬于金字塔內,一百多年過去,這些家人終于可以回到故土,完成最后的蛻變。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

外婆太會收拾廚房:用墻面收納,讓狹窄「單行道」廚房變整潔
2023/06/02
她住進4.5坪蝸居,小家只有「巴掌大」,但一個人住真挺爽的
2023/07/17
被父母趕出家門,美國男子花20萬美元買一小島,卻擠在7.5坪迷你木屋生活:房子越小,我越快樂
2023/05/31
有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家居行為」,實際是錯的,若你家有,最好立馬改掉
2023/05/19
和老人同住后,我終于知道,我們這代人存不到錢的根本原因!
2023/05/31
去小姨家參觀,看到她家這10個「神設計」,我都后悔家里裝修早了
2023/05/13
買了套新房只有15坪,老公花16萬爆改成3房,笑話的親戚不吭聲了
2023/05/10
微波爐已經瀕臨淘汰:別不信,它的替代品用處更大、更便宜
2023/05/20
越來越多人衛生間不裝淋浴房!換成這2種設計,好看又實用
2023/06/10
家里若是有這種「保溫杯」,建議直接丟掉,不是誤導,而是教訓
202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