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5月,在美國洛杉磯的玫瑰公墓,一位步履蹣跚的91歲老人,在女兒的攙扶下來到了一座墓碑前,他蒼老渾濁的眼睛里泛著淚光,他是特意來見她的,他知道她為了見自己這一面,已經整整等了50年……
他就是民國時期最富傳奇色彩的少帥張學良,而如今躺在墓中的正是他的前妻于鳳至,當他看到墓碑上刻著的四個字「張于鳳至」,頓時淚如雨下,顫抖的雙手輕撫著碑身,嘆息道:平生無憾事,唯負此一人……
這一聲蒼老而顫抖的嘆息中,有思念,有感慨,但更多的是虧欠……
-1-
1915年,15歲的張學良在父親張作霖的安排下,迎娶了年長自己3歲的于鳳至。
于鳳至的父親是奉天有名的大商人于文斗,對東北王張作霖有過救命之恩。有一次張作霖去于家做客,看見了長相清秀、知書達理的于鳳至,又聽說算命的說她一生「福祿深厚,乃是鳳命」,便想到了自己年少輕狂的兒子張學良,覺得只有于鳳至這樣的女子才能駕馭得了他,而且張學良是「將門虎子」,兩人結合也算是一段好姻緣,便跟于家定下了這門親事
本就有些叛逆的張學良,聽說父親為他安排了一樁包辦婚姻,女的還大他3歲后,就堅決反對,父子倆為此事也鬧得不可開交……
最終還是張作霖退了一步,對兒子說:「你的正室非聽我的不可,成親后,你愛找誰找誰,我可以不管。」見父親這麼說了,張學良也只好答應了這門婚事。
但張作霖的這番話,使得于鳳至的這段婚姻,從一開始就注定了會以悲劇收場。
張學良一開始對于鳳至還有些抵觸,但隨著兩人接觸多了,他才發現于鳳至溫婉賢惠、知書達理,反倒是自己總耍脾氣,她也從不計較。
他在不知不覺中就被妻子馴服了,對她十分尊重,還親切地稱呼她為大姐,每每遇見煩心事都會找她傾訴,在外人面前他是不茍言笑的少帥,只有在于鳳至面前他才毫不掩飾自己的真性情,兩個人婚后生活也越來越和諧。
-2-
那個時代,有權有勢的軍閥們大多妻妾成群,張作霖自然也不例外,張學良在家里耳濡目染多了,從小就種下了多情的種子,如今正是血氣方剛的年齡,即便是家有賢妻,他依舊流連于外面的鶯鶯燕燕。
于鳳至是個聰明女人,丈夫的一舉一動她都看在眼里,但她也時刻提醒著自己,身為名門閨秀,如今又是少帥夫人,一定要豁達些,不必為了那些鶯鶯燕燕而鬧得失了張、于兩家的顏面。
她依然如往日一樣,對張學良百般體貼,後來她找了個機會跟他說:「漢卿,你今后在外頭有多少女人我不管,但有一條你得依我,就是不能帶她們回大帥府。」
張學良見妻子如此豁達,也很開心,就一口答應了,本來他在外面找女人也是貪一時新鮮,從沒想過帶回家中。
在于鳳至和張學良結婚的第七年,張學良又迎娶了他的第二任妻子谷瑞玉。
一開始張學良雖然對花容月貌,又有才華的女子谷瑞玉有愛慕之情,但此時家中已有賢妻于鳳至,他也只能感嘆有緣無份了。
沒想到谷瑞玉為了見他一面不懼生死,硬是冒著戰火硝煙來到陣前見他,少帥被她這番深情感動了,決定迎娶她過門,但礙于與妻子的約定,也只能把她安頓在外面,成為了他的隨軍夫人。直到1931年兩人失婚,谷瑞玉也不曾進過大帥府。
-3-
如果張學良沒有遇見趙四小姐,或許他最終的歸宿依然是于鳳至,可惜人生沒有如果……
1927年,在一場舞會上,張學良與年僅16歲的趙四小姐一見鐘情,兩人感情迅速升溫。
趙四小姐為了跟張學良在一起,不顧自己和家人顏面,義無反顧地為愛私奔,逼得父親與她斷絕關系。這件事鬧得滿城風雨,讓趙四小姐背負了小三的罵名,她只能跪在于鳳至的面前苦苦哀求。
于鳳至能忍受丈夫在外面沾花惹草,卻不愿意他帶女人回大帥府,登堂入室。
但善良的她看著女孩只有16歲,為了張學良不惜與家人決裂,如今又不顧顏面地跪在自己面前,同為女人,于鳳至對趙四小姐產生了同情,如今她身敗名裂,有家歸不得,不接受她,她又能去哪呢!
于鳳至只能用自己的私房錢,在大帥府外給她買了一幢小樓,讓她做了張學良的隨身秘書。這樣做既保全了自己的底線,又讓趙四小姐有了棲身之所,也讓丈夫無話可說。
趙四小姐雖然沒有名分,但是得償所愿,她感恩于鳳至的善良與大度,親切地稱呼她為大姐,兩個女人的相處也很和睦,情同姐妹。
這樣和諧的關系維持了幾年,直到1936年,西安事變后,張學良被幽禁起來,地處偏遠、環境惡劣,于鳳至讓趙四小姐在家照顧年幼的孩子,自己一個人去照顧張學良。
整整三年,于鳳至陪著張學良輾轉各地,長年累月的辛勞,加上環境惡劣,于鳳至積勞成疾,患上了乳腺癌,因為當時國內的醫療條件有限,她經常痛得受不了。
張學良看著妻子飽受病痛折磨,就懇求宋美齡把妻子送去美國治療,于鳳至萬般不舍,也只能離開了,卻沒想到此次一別,竟是一生!
-4-
于鳳至去了美國后,已經是乳腺癌晚期,前后經歷了多次化療和兩次大規模手術,這個過程十分折磨,但她知道自己不能倒下,丈夫還在那邊受苦,本著再見到丈夫的信念,她硬是挺過了病痛折磨。
病愈后,她得知趙四小姐已經去照顧丈夫了,她便開始為整個張家規劃未來,她想賺錢,想讓張家的門庭再次興旺起來,讓丈夫出來后,可以像以前那樣,繼續享受衣食無憂的生活。
于是,她在美國一邊照顧孩子們的學習和生活,一邊抓緊學外語、學炒股、學投資房地產,或許她本就出身富商之家,有著經商的天賦,沒幾年就積累了一定的財富。
在這期間,她從未放棄營救丈夫,她在美國東奔西走,想利用輿論壓力救出張學良,可惜都失敗了。
她只能在期盼中,等待與丈夫團聚的一天,沒想到卻等來了一紙失婚書,讓她肝腸寸斷。但她為了保護丈夫,只能含淚在失婚書上簽字。
命運始終沒有眷顧這個豁達果敢的女人,她曾為張學良生下過三子一女,結果三個兒子都早早地過世了,晚年時身邊只有女兒陪伴。
于鳳至在洛杉磯的比佛利山莊購買了兩棟豪宅,她自己住一處,另一處則留給丈夫和趙四。為見丈夫一面,她等了他整整50年,等到她93歲病故的那一刻,也沒有得償所愿……
臨終前,她安排好了自己的后世,她從嫁給張學良的那天起,她就是「張于鳳至」,從來沒有過改變,她死后所有的財產都留給丈夫張學良。
她還在玫瑰公墓買下了墓地,交代女兒,要在自己的墓旁留下一個空位,還留下了「生不同寢,死要同穴」的遺愿。
在于鳳至去世的第二年,張學良重獲自由,此時的他已經是91歲的老人了,在女兒的攙扶下,他步履蹣跚地來到了于鳳至的墓前,當他看到墓碑上刻著的「張于鳳至」,頓時淚如雨下,顫抖的雙手輕撫著碑身,嘆息道:平生無憾事,唯負此一人……
張學良終究還是辜負了于鳳至,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選擇了與陪伴他半生的趙四小姐合葬,成全了自己與趙四小姐的曠世絕戀。
結語:
而于鳳至為張學良傾其一生,卻一生被他辜負,所有愿望都落空,愛情、廝守、傳奇,都是他和趙四小姐的,只有孤獨、等待、付出,才是她于鳳至的,終究是她一人承擔了所有……
或許她本就是「鳳命」,張學良這個「將門虎子」終究是配不上她的!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