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地球至少有45.5億歲,而智人是在30萬年前才正式出現的, 也就是說人類的歷史連地球年齡的零頭都不到。
于是在地球生命史長達38億年的情況下,很多人都認為地球上并不是只有人類這一種智慧生命,在人類出現之前的漫長歲月里,同樣生機勃勃的地球上可能發生任何事情,比如恐龍們也有可能產生智慧文明。
現在人們提起恐龍,第一反應是肉食性的霸王龍或者草食性的恐龍,它們都體型龐大行動遲緩,很難想象它們也能誕生智慧和文明,但事實上恐龍內部也分了很多種,其中體積小巧且喜歡群體行動的 傷齒龍,大腦發達程度是最高的,上肢也是最靈活的。
偏向三疊紀晚期的鼠龍們,甚至能定期回到同一個地方筑巢,這意味著它們具有足夠的智慧來記住位置并評估筑巢地點的優劣, 更進一步來看鼠龍甚至可能發展出了勞動分工,比如雄性去保護筑巢的雌性和蛋,而剩下的發育期鼠龍則探索周圍尋找合適的食物。
這種群體化的生活是同時期其他恐龍的大腦完全無法實現的,只有傷齒龍和小體積恐龍實現過類似的功能。
基于以上實例,有科學家認為小體積恐龍們也許就滅絕在產生文明的前夜,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那顆小行星撞地球,傷齒龍和鼠龍們經過足夠長時間的生存進化后,完全有可能掌握制造工具的能力,直至產生真正的恐龍文明。
除了恐龍有可能產生文明外,更多人想知道的其實是在人類之前是否真的存在過其他生物產生的智慧文明?
比如它們會不會也建造金字塔或者巖畫雕塑什麼痕跡,在未來能被人類文明發現, 或者說是已經發現了但還沒認出來?
根據科學界目前的估計,如果人類文明現在突然消失,所有地球上的痕跡就只能保留20萬年,因為地球本身的地質活動以及動植物的擴張速度是很快的,一座完全沒有人類的城市,幾百年后就會被大自然占據, 等20萬年后早就被地質活動掩埋了也說不定。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人類文明之前的恐龍文明或者其他什麼文明,其最高的技術水平還局限于石器時代的話,它們的痕跡是留不到今天的,我們也就不可能發現它們了。
對于人類文明而言,真正能長時間保存文明信息的東西其實并不在地球上,而是在太空中,在月球和火星上,因為太空和其他星球的環境都很穩定,不論是人造衛星還是月球車與火星車, 都能存在幾乎無限長的時間,只要星球本身沒被毀滅,人類文明留在上面的各種設備就都還能存在,直到被下一個文明發現。
總的來說,我們的星球上可能存在過多個先進的文明,而我們只是其中的一個,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可能會發現更多關于這些古代文明的證據,但在真正發現證據之前,人類都還是地球上唯一的智慧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