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靖王劉勝是漢朝時期的一位重要貴族,擁有許多子女,並在《史記》和《漢書》中被記載為擁有120個兒子。然而,實際上劉勝只有一個長子和其他十九個封侯的兒子。
根據漢朝的推恩令,爵位是由長子繼承的,其他兒子則被分封為侯爵。儘管中山靖王的封國逐漸變小,但只有長子才有資格繼承爵位。然而,在劉勝的第六代時,嫡脈絕嗣,導致中山靖王的封國被除封。
然而,漢元帝重新設立了中山國,並將其分給劉勝的十九個兒子。雖然後代中山王繼承王位,但國土卻逐漸減少,最終被除封。
劉勝的第二子劉貞是中山靖王的孫子,劉備則是劉貞的後代。中山靖王的十九個封侯兒子中,劉貞是其中之一。然而,根據記載,其中十二個兒子因未能在祭祀時進獻足量的黃金,被除封。
漢朝規定各地王侯在祭祀時必須進獻一定數量的黃金。而漢武帝更加嚴格,如果王侯未能符合規定,就會被削爵位。這樣的政策削弱了藩王的勢力,同時加強了外戚和公卿的勢力。
劉勝擅長文辭,並創作了《聞樂對》和《文木賦》等作品。他可能生這麼多兒子的原因之一是為了自保,讓自己的封國不斷變小,不受懷疑。 也正因為中山靖王劉勝的識時務,漢武帝對他的行為十分滿意,特上賞賜他死后可穿金縷玉衣下葬,也是一種不小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