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平頂山一公園水域內驚現怪魚,當地決定抽干湖水抓捕。此外,還引得3700多萬人在線觀看抓捕過程。
如果屏幕前的你是第一次了解這一消息,想必也和作者初次聽聞的感覺一樣:實在是太過于滑稽了!是什麼魚值得抽干一整座湖,也要趕盡殺絕?然而,看過事情的全貌之后,咱們就會發現抽水都是輕的。
原來它叫鱷雀鱔,而且這已經不是當地第一次抓捕這條怪魚。其實早在一個月以前,平頂山當地就開始抽水抓魚了,而這一抽,就是一個月。據悉,此次抽水的云禪湖為人工湖,大約有數十萬立方米的水量,水面面積達三百畝。顯然這是一個極其龐大的工程。
而鱷雀鱔之所以能夠得到如此嚴肅的對待,實在是因為此魚太過于兇殘!
首先,這東西長得就很兇殘,屬于大型肉食性魚類,一般體長1~2米,最大的可達3米。身體帶有暗黑色斑紋,嘴比較寬大,吻部突出,嘴里還長著一副像鱷魚一樣鋒利的牙齒,號稱淡水「食人鯊」。因此它要是咬人一口,可不是破點皮那麼簡單!
上圖:鱷雀鱔的牙
例如此前在江蘇泰州,就有一名男孩在小區景觀池內玩耍時,不小心被鱷雀鱔咬傷3根手指。據介紹,男孩手上被咬出6、7道傷痕,大約1厘米左右。
事故發生之后也是抽水抓魚(看樣子「涸澤而漁」是捕殺鱷雀鱔的常用手段),捕到了一條身長70厘米,體重10多斤的小型鱷雀鱔。可想而知,如果讓它完全長大,達到3米長,小孩可能都不夠它吃一頓的!
當然,鱷雀鱔吃人這種事也只是猜測,雖然《新奧爾良報》曾發表文章稱鱷雀鱔對人類生命的威脅大于「食人鯊」,但事實上并沒有多少證據表明這種魚類會主動攻擊人類。
上圖:成年的大型鱷雀鱔
其次,就是鱷雀鱔非常能吃,而且幾乎什麼都吃!因此它會大量捕食魚類和其他生物,食譜里包括幾乎所有水里的活物,例如各種魚類、甲殼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中小型哺乳類以及腐肉。并且餓急了,它連同類都不放過,一律照吃不誤!
例如在2021年,甘泉一個魚塘主人發現自家魚塘里的魚蝦突然消失了,清塘后發現了一條長達1米的鱷雀鱔,原來是它憑一己之力吃光了整個魚塘里的魚苗和蝦苗。
而且鱷雀鱔還特能生,在每年5-8月的交配產卵季,雌魚每次可產下14-20萬枚卵。 那為什麼沒有其他物種能夠制衡鱷雀鱔呢?因為它是外來物種,中國并非它的老家!
鱷雀鱔的老家主要分布在從墨西哥到美國弗羅里達州的墨西哥灣沿岸河流和河口水域,密蘇里河和俄亥俄河下游,以至尼加拉瓜境內的兩個湖泊。
它屬于史前魚類,曾與恐龍爭長短,在地球上已生存1億多年。其全身長著硬鱗質的超硬琺瑯質魚鱗(硬度與人的牙齒相當),有時還被美洲印第安人拿來作為寶石。
那它從怎麼來到中國的?又是怎麼進入自然水域的呢?
由于鱷雀鱔體型怪異,兇猛霸氣,被認為可辟邪、防賊還能兜財,因此經常作為觀賞魚養殖對象引進到中國進行養殖,但可恨的是絕大部分都是非法走私而來!
更有些蠢人買它并不是為了觀賞,而是為了放生!于是乎,沒有天敵的鱷雀鱔在亞洲就變成了危險的外來物種。
上圖:水族館里的鱷雀鱔
目前,在中國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常有漁民或垂釣愛好者發現鱷雀鱔或其他雀鱔的蹤跡。如果遇到體型較大的個體,捕獲起來也要頗費一些力氣。
然而既然是魚,為什麼不能將它吃到滅絕呢?同是入侵物種的小龍蝦,不就是被吃到需要人工養殖了嗎!
如果誰有這個念頭,作者勸他慎重,因為這東西它有毒啊!搞不好真的會當場去世!
據說鱷雀鱔這東西,在美洲當地人眼里,根本就不算是食物,肉質極差非常難吃,令人嫌棄。而且鱷雀鱔還長著和人類牙齒一樣硬的鱗,所以處理起來非常的麻煩。
再加上鱷雀鱔的卵是有毒的,呈綠色,一般粘附于水草或礫石上,人誤食可能會有生命危險。而且它們在產卵的時候還會分泌大量毒素。
所以吃鱷雀鱔這種事情,還要務必確認它們是否處于排卵期,否則會增加中毒風險。因此吃這東西真是得不償失,美洲當地居民都避之不及,只有極少數重口味的人才會嘗試。
總而言之,作者在這里真心提醒大家,不要隨意放生或丟棄外來入侵物種。另外,也希望各級管理部門能夠加強和規范對外來觀賞魚類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