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科普
奇趣大曝光
趣味科學
    
在太陽系和銀河系之間,天文學家發現了一種泡沫狀結構
2023/08/09

一般人都會認為太陽系的上級天體系統是銀河系,但天文學家最近發現在太陽系和銀河系之間,還存在著一種泡沫狀結構。

具體而言

銀河系內的氣體和恒星分布并不是均勻的,而是受到了引力和氣體的密度的影響,自發形成了一團團泡沫狀結構, 我們的太陽就位于一個被稱為本地泡的結構中,被塵埃和冷氣體云包裹在正中心,而整個本地泡的直徑達到了1000光年。

也就是說太陽附近的幾十顆恒星,也同樣位于這個泡泡中,更令人奇怪的是這個泡泡還在以每秒6公里的速度擴張,且銀河系中的其他泡泡也有這個跡象。

然而它們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目前有理論認為這些泡狀結構起源于超新星爆發,具體到太陽所在的本地泡來看,它的年齡只有1400萬年左右,而太陽的年齡高達46億年,所以本地泡其實是一個新生事物,很有可能是1400萬年前一顆大品質恒星超新星爆發后,引爆了其他的超新星,這些超新星共同的擴張最終形成了這個泡狀結構。

保守估計,形成直徑1000光年的本地泡所需要的恒星總品質,至少是太陽品質的140倍,它們會在超新星爆發的作用下首先形成星云,然后快速擴張成分子云以及不規則的泡狀結構,看到這里可能有人要擔心了,萬一泡泡內還有一顆沒爆發的超新星的話,太陽系豈不是危險了?

這個擔憂大可不必,因為我們的太陽一直在以每秒220千米的速度繞銀河系中心公轉,它是在500萬年前才進入本地泡的, 天文學家估計再有500萬年,太陽就能脫離本地泡的包裹,進入真正的銀河系星際空間。

天文學界還認為,由于銀河系內平均每50年就會發生一次超新星爆發,所以整個銀河系內一定存在大量泡狀結構,如果再考慮到它們都還在擴張的話,也許未來有一天銀河系內所有泡泡都會連成一體。

不過我們是肯定看不見那一天的

因為天文學家發現太陽的亮度正在每一億年增強1%,這樣一來不等到50億年后太陽化身紅巨星,地球的海洋就會被蒸發,人類文明也將因為高溫而轉移到地下生活,而等到50億年以后的紅巨星時代,地球甚至將直接在太陽內部運行。

事實上在紅巨星時代的太陽系,恒星最邊緣能到達火星軌道附近,而水星金星地球和月亮,都將在太陽內部運行,并在此過程中不斷降低自身的公轉速度, 最終墜入紅巨星的無邊火海。

對于現階段的人類文明而言,我們最應該做的就是加大太空探索和開發的力度,正如馬斯克所說要讓人類成為多行星物種一樣,只有這樣在地球不適合居住后,我們才能前往太陽系的其他星球,比如木星和土星的數百顆衛星上。

總體來看

太陽系和銀河系之間的本地泡結構,作為一個新發現,它預示著人類對太陽系和銀河系的了解都還很有限,也許未來我們能在太陽系內發現新的東西也說不定。

外婆太會收拾廚房:用墻面收納,讓狹窄「單行道」廚房變整潔
2023/06/02
她住進4.5坪蝸居,小家只有「巴掌大」,但一個人住真挺爽的
2023/07/17
被父母趕出家門,美國男子花20萬美元買一小島,卻擠在7.5坪迷你木屋生活:房子越小,我越快樂
2023/05/31
有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家居行為」,實際是錯的,若你家有,最好立馬改掉
2023/05/19
和老人同住后,我終于知道,我們這代人存不到錢的根本原因!
2023/05/31
去小姨家參觀,看到她家這10個「神設計」,我都后悔家里裝修早了
2023/05/13
買了套新房只有15坪,老公花16萬爆改成3房,笑話的親戚不吭聲了
2023/05/10
微波爐已經瀕臨淘汰:別不信,它的替代品用處更大、更便宜
2023/05/20
越來越多人衛生間不裝淋浴房!換成這2種設計,好看又實用
2023/06/10
家里若是有這種「保溫杯」,建議直接丟掉,不是誤導,而是教訓
202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