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趣闻历史
民國轶事
三國風雲
歷史名人
野史分享
古墓文物
後宮秘史
历代皇帝
史料记载
金庸武俠传
韓劇韓星
詩詞文化
全部
    
為何司馬懿的兒子很聰明,諸葛亮的兒子是草包?諸葛亮:問題在我
2023/11/13

前言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每一個英雄都曾在亂世以自己的方式披荊斬棘。當我們回望三國那烽火連天的年代,總會不禁自問:司馬懿的兒子為何個個出類拔萃,而諸葛亮的兒子卻平庸到被人稱為「草包」?問題的答案,或許就隱藏在這兩位謀士身上。

一、亂世中各路勢力爭強好斗

東漢王朝已日薄西山,天下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各路諸侯覬覦皇帝的龍椅,個個都在觀望時局,尋找最佳機會。

在此期間,曹操依靠武力統一北方,建立魏國。劉備則在蜀地建立自己的政權。孫權則據江東自成一方。三家鼎立,分割天下。

各路諸侯為擴大實力,紛紛招攬人才為自己效力。曹操延攬了司馬懿等一批人才輔佐自己。劉備有關羽、張飛等猛將,后又得到諸葛亮等謀士的輔助。東吳也不甘落后,招攬了周瑜、陸遜等謀士為自己出謀劃策。

可以說,各路諸侯個個矢志提升自己的實力,爭做這個亂世的最大贏家。為達目的,他們使出渾身解數,招賢納士。這也使得謀士這個階層再次活躍起來,成為決定亂世命運的關鍵角色。

在當時,魏國有司馬懿,蜀漢有諸葛亮。這兩位謀士都以出眾的智慧見稱,可謂不分伯仲。然而放眼他們的兒子,兩家可謂大不相同——司馬懿的兒子個個都很出色,而諸葛亮的兒子卻平庸到被人稱為「草包」。這其中緣由何在?讓我們來解開這個歷史之謎。

二、司馬懿:小心翼翼侍奉多疑君主

司馬懿生于漢靈帝熹平二年,少時聰慧過人,又好學習兵法,被譽為「神童」。司馬懿十幾歲時,正值東漢王朝衰落,政局動蕩。

建安元年,董卓挾天子遷都長安,天下大亂。各路諸侯紛起兵變,互相攻伐。其時,司馬懿前往投奔曹操,成為曹操手下大將。

曹操性格多疑,司馬懿深知自己必須審時度勢,小心行事,方能立足并為曹操所用。于是他表面恭順聽命,私下卻暗暗研讀兵法,培養自己的才能。

建安十三年,曹操稱魏公,建立曹魏政權。司馬懿以輔佐曹操有功,被封為北海太守。在位期間,他變法興辦,使北海國日益繁榮富強。

曹丕繼位后,司馬懿又輔佐太子曹叡。在小心翼翼地侍奉兩個多疑的君主后,司馬懿終于等到實現抱負的機會。

正因歷練出的謹慎性格,司馬懿更加注重培育兒子,希望他們有朝一日能超越自己,實現沒能做到的事業。

三、司馬懿:悉心培育兒子 成就晉朝基業

司馬懿共有九個兒子,分別是司馬師、司馬昭、司馬干、司馬亮、司馬伷、司馬京、司馬駿、司馬肜、司馬倫。

司馬懿十分重視兒子的教育。為使兒子們學有所長,他請來許多學士作師傅。兒子們必須學習文史兵法,還要參加射箭、騎馬等武藝訓練,培養意志品質。

司馬懿本人也從不放過任何機會指導兒子。他利用故事寓教的方式,啟發兒子們的思維;還經常出難題考驗兒子,看他們如何分析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司馬懿的教育方式與當時注重程式和禮法的主流教育大不相同。他更看重兒子的實際能力和才干,讓兒子們在實踐中學習成長。

在司馬懿的悉心培育下,這些兒子們漸漸成長為謀勇兼備的人才,為日后晉朝的開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尤其是司馬師和司馬昭兩個兒子,都領悟到要與時俱進,放眼天下。他們繼承發揚了司馬懿「韜光養晦,知居安思危」的治國之道,最終實現了司馬懿一生未竟的事業。

可以說,司馬懿將畢生所學傳授給兒子,成就了晉朝的基業。兒子們也確實承繼了司馬懿「謹小慎微」的謀略風格,這成就了他們在亂世中屹立不倒的根基。

四、諸葛亮:一心孤注蜀漢大業

相比之下,蜀漢的大將軍兼丞相諸葛亮,其兒子諸葛瞻則很平庸,被人稱為「草包」。

諸葛亮生于晉靈公三年,自幼明敏聰穎。20歲時隱居綿竹,潛心學習。後來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才開始涉足政治舞台。

諸葛亮助劉備取得益州,建立了蜀漢政權。劉備去世后,他完全掌控朝政大權,成為「君無臣,臣無君」的丞相。

諸葛亮一心想要北伐中原,實現劉備的遺愿。為此,他幾乎投入全部心力。諸葛亮常日埋頭公文,操勞過度,以至忽視了家庭。

當諸葛瞻出生時,諸葛亮已經46歲,無暇陪伴教導這個8歲便失去父親的兒子。再加上,當時的諸葛亮權傾朝野,兒子根本不需拼命奮斗就可高枕無憂。

若諸葛亮教導兒子過于嚴格,怕會招來旁人的非議。于是這位大丞相只得放任兒子自流,任其平平淡淡地長大。

可以說,諸葛亮一心孤注于鞏固蜀漢和北伐大業,導致他無法耐心地陪伴和教導兒子,這也成為他人生的一個遺憾。

五、諸葛亮:兒子不幸犧牲 感嘆知命之不可改

諸葛瞻長大后,并沒有繼承諸葛亮的風骨和才干,反而很是平庸。

公元234年,魏國大舉伐蜀。此時江油之戰正在打響,諸葛亮命諸葛瞻率軍救援。

諸葛瞻輕敵冒進,不聽諫言,終至兵敗被殺。年僅27歲的他就此與生俱終,可謂英年早逝。

諸葛亮得知兒子死訊后,悲痛欲絕。

諸葛亮一生從政,終未能完成北伐中原的心愿。而他唯一的兒子也不幸犧牲沙場,無法傳承他的事業。

人生終究有成與敗,諸葛亮雖悔恨自己未盡教子之責,也只能認命接受這個結果。兒子的不幸,成為他留在人世的永恒遺憾。

六、教子無方,吾功敗垂成仁

兒子的成長,父親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司馬懿一生崢嶸,卻從未放松對兒子的教育,最終讓他的家族在亂世中屹立不倒。

而諸葛亮則因戰爭與政務過于繁忙,未盡父親責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兒子平庸一生。

「教子無方」四個字,成就與敗北的分水嶺。人生苦短,父命難再。每一個父親都應自問:我是否盡了教子育人的責任?

唯有付出時間與心血,才不負作育之恩。兒女最終走向何方,父母都要承擔相應責任。

結語

歷史不缺乏英雄,每一個父親也都期盼兒子成材。培養后代才是立身之本,亦是家族榮辱的關鍵。

不論身處何種環境,父親都必須擔起教子的重任。唯有身教和言教相結合,扎實地培育兒女,才能確保家族后繼有人,傳承不絕。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諸葛亮和司馬懿都已辭世多年。而作育后代的責任,永遠樂此不疲地激勵著每一個父親奮斗。父愛永存心間,這是亂世中最動人的力量。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

外婆太會收拾廚房:用墻面收納,讓狹窄「單行道」廚房變整潔
2023/06/02
她住進4.5坪蝸居,小家只有「巴掌大」,但一個人住真挺爽的
2023/07/17
被父母趕出家門,美國男子花20萬美元買一小島,卻擠在7.5坪迷你木屋生活:房子越小,我越快樂
2023/05/31
有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家居行為」,實際是錯的,若你家有,最好立馬改掉
2023/05/19
和老人同住后,我終于知道,我們這代人存不到錢的根本原因!
2023/05/31
去小姨家參觀,看到她家這10個「神設計」,我都后悔家里裝修早了
2023/05/13
買了套新房只有15坪,老公花16萬爆改成3房,笑話的親戚不吭聲了
2023/05/10
微波爐已經瀕臨淘汰:別不信,它的替代品用處更大、更便宜
2023/05/20
越來越多人衛生間不裝淋浴房!換成這2種設計,好看又實用
2023/06/10
家里若是有這種「保溫杯」,建議直接丟掉,不是誤導,而是教訓
202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