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時期中,產生了數百位帝王,但其實被人們所熟知的,卻并不多,大多數都是那些流芳百世的盛世明君,或者那些遺臭萬年的暴君昏君,而知道名字的更是少之又少。溥儀相信大家還是比較熟悉的。作為封建社會的最后一位帝王,親眼見證了封建制的土崩瓦解。
溥儀的人生是非常坎坷的,但是卻又帶著許多傳奇色彩。溥儀出生于1906年,登基時僅有三歲,算是古代年級較小的皇帝之一了。雖然他名義上是皇帝,但是我們都能夠想象,一個三歲的孩子能有什麼能力來處理國事,更何況是那種內憂外患的時期。當時清政府的掌權者還是慈禧,但是慈禧不久過世,而垂簾的隆裕并沒有那樣大的魄力,來穩住朝堂。
說溥儀無權,并不僅僅是指在朝事上,連生活上都有所限制,連侍候的奴才都不把他當正經主子。據說溥儀有次吃到了宮人從外面帶回來的燒餅,覺得好吃,就三番四次的讓宮人出去給他買。但是這些宮人并不懼怕這個無權的皇帝,每次出去都會逗留很長時間,被問起就隨便找個理由搪塞 ,而溥儀卻無法處置他們。
辛亥革命爆發之后,溥儀不得已宣布了退位詔書,當然了,說是溥儀,不過是為了好聽,那退位詔書的真正發布者乃是隆裕太后。退位之后爭取了清朝皇室宗親在紫禁城中居住的權利。但是好景不長,1924年北京政變,溥儀等皇室宗親被逼離宮,離開時甚至都來不及收拾東西。從此溥儀就過上了顛沛流離的生活,輾轉于京津之間。
九一八事變之后,日本在東北建立了一個滿洲國,滿洲國皇帝的溥儀并沒有實權,而是再次成了一個傀儡,只不過控制者變成了日本人。所以這個所謂滿洲國被后世人們諷為偽滿洲國。
溥儀的這個經歷,使他堂堂一朝皇帝,成了賣國賊,因此被蘇聯俘虜了五年之久,直至1950年才得以回國。這時候的中國已經不是溥儀走的時候的那個中國,新中國成立了。全國人民都沉浸在當家做主的喜悅之中時,溥儀在撫順戰犯管理所接受改造,直至1959年才出獄。
溥儀再次去故宮時,卻發現故宮已經不再是之前他熟悉的那個家了,原本連靠近紫禁城都要遭到訓斥的平民,現今交點兒錢就能進去,而他這個名正言順的主人卻因為沒有購票而被擋在了門外。
溥儀買完票之后進了故宮,隨著眾人一起游覽,突然看見了他之前常坐的龍椅,竟直接走上前去,從龍椅后面拿出一件東西。卻是溥儀當初玩耍所用的蛐蛐罐兒,看到這東西的溥儀頓時淚流滿面:37年了,我終于回來了,這蛐蛐罐也是溥儀童年的寄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