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句多少兒女會在內心深處問自己的話。當親人相繼離去,孩子們往往會萌生這樣的疑問。然而對朱允炆的兒子朱文圭來說,這個問題更加沉重、更加刻骨。
他的父親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兒時受到萬人敬仰的建文帝。他出生在華麗富饒的大內深宮之中,本該擁有天大的權力和榮耀。然而一場宮廷政變奪去了他美好的人生,讓他跌入苦海。
建文三年冬,燕王朱棣率軍南下,一路高歌猛進。建文帝朱允炆倉皇出逃,不久整個皇宮被大火吞沒。妻子葬身火海,兩個兒子也雙雙失蹤。僅剩的幼子朱文圭成了唯一的活口,卻被永樂帝軟禁在深宮五十余年,度過了漫長又凄苦的牢獄生涯。
多少次,他問自己:父親,你為何不帶走我?
一段慘痛的宮廷秘史就此展開。我們不得不問,作為父親的建文帝,為何臨逃亡之際,獨獨舍棄了自己幼小的皇子,任由他受困、受難?他對妻兒做出這樣的安排,心中又有怎樣的考量?
朱文圭還只是一個兩歲大小的孩子,淚眼朦朧地站在燃燒的宮殿深處,四周火光沖天,建文帝和心腹們匆匆離去的身影早已看不見蹤影。他還不明白發生了什麼,只是呆呆地站在原地,等候著也許永遠不會到來的救援。
「娘親......父皇......」他嗚咽著輕聲喚道,聲音很快淹沒在崩塌的屋架與烈火的轟鳴中。他還年幼,不明白身處何境,更不懂自己即將步入怎樣漫長幽暗的牢獄生涯。多少個日夜里,他都會問自己同一個問題:父親啊,你為何不帶走我?
建文三年冬,南京城混亂不堪,到處都是火光和哭聲。皇宮大火沖天而起,建文帝帶著心腹匆忙逃命。他的妻子馬皇后和兩個兒子都留在了火海中,生死未卜。
這一切發生得太過突然。僅僅兩年前,建文帝還是受萬人擁戴的明朝皇帝。作為朱元璋的孫子,他從小就被朝野視為帝位接班人,繼承父親太子朱標的地位。然而好景不長,靖難之變突如其來,建文帝在權力斗爭中落敗,不得不選擇出逃。
「金鼓齊鳴,戰火紛飛,我輩要在這場政變中保全性命要緊。」建文帝面無表情地下令,心腹們也明白大勢已去,緊跟建文帝的步伐匆匆逃離,生命才是第一要務。
與建文帝相反,燕王朱棣此時正風光無限。他剛剛攻占南京城,建文帝的部下紛紛歸降投誠,明朝皇權就這樣落入他手中。對建文帝妻兒來說,他們的人生軌跡就此徹底改寫。昔日的榮耀一夕之間化為烏有,接下來等待他們的,將是漫長的苦難生涯。
「哈哈哈,我成為了新一代的皇帝!」朱棣攜手心腹站在江邊,望著遙遠的皇宮方向,喜極而泣。而在那片火海深處,建文帝的妻兒正承受著巨大的絕望與痛苦。他們也許永遠不會知道,自己曾經擁有的美好人生,在這一刻已如泡影一般破滅殆盡。
「留下朱文圭吧,他還小,帶在身邊太麻煩。」建文帝這樣吩咐左右。于是,年僅兩歲的朱文圭被他的父親拋棄,獨自一人留在了火海中的皇宮。
此時的建文帝已經判斷,北方來的燕王朱棣勢如破竹,自己難以與他抗衡。為了自保,建文帝決定棄城而逃。在絕望中,他并沒有想到要將妻兒一并帶走。
皇后馬氏很快死于大火。太子朱文奎的去向無人知曉,有人說他隨建文帝出逃了,也有傳言稱他死在了火中。
眼看大勢已去,建文帝只想著自保。一個兩歲大的孩子,既拖累行動,又容易暴露行跡。于是他決定將朱文圭一人遺棄在宮中,也不再過問這個幼子的安危。
對于建文帝來說,自己的性命遠比親生骨肉來得重要。這就解釋了為何在倉皇出逃時,他獨獨舍棄了幼小的朱文圭。對建文帝這種父親來說,兒子就像一件可有可無的物品,在他最需要的時候卻被隨手拋棄。
「臣以為,天子只需帶太子即可,庶子朱文圭年幼,帶在身邊只拖累行程。」建文帝的心腹這樣建議道,建文帝聞言微微點頭:「也好,就此定奪。朱文圭暫留宮中,待我安頓后自會接他出來。」
心腹們對望一眼,都明白這只是建文帝的借口。難道他當真能在出逃后再回頭接走這個包袱?朱文圭的命運就此塵埃落定,建文帝當真將親生骨肉拋諸腦后,連半點留戀都無。
大火過后,年僅兩歲的朱文圭成了建文帝家族僅剩的一員。這個孩子就這樣被永樂帝發現,從此失去了自由,過上了悲慘的牢獄生活。
「這個孩子長大后或許會成為禍患,不如囚禁起來,終身不得翻身。」永樂帝這樣下令。他決定囚禁朱文圭,以絕后患。
于是,還在襁褓中的朱文圭被軟禁在深宮之中。他的成長環境與普通孩子截然不同,每一日都在惶恐和寂寞中度過。皇宮中金碧輝煌的寢宮對他來說就像華美的牢籠,一生都無法翻身求得自由。
「小孩子最害人,留著未來生變定無疑。」永樂帝看著眼前稚嫩的朱文圭,眼中陰冷暗藏殺機:「不如永遠囚禁于此,便于掌控,也可避禍害。」
于是,朱文圭的人生軌跡就此急轉直下。他被永遠囚禁在這華麗牢籠般的宮殿深處,除了幾位監視宮女之外幾乎沒有交流,每日被嚴密控制飲食起居。這種生不如死的境遇,讓他日復一日地活在絕望無助的黑暗當中。
幼小的心靈注定被這長時間的禁錮扭曲。朱文圭在嚴密看管下長大成人,然而他的智力卻停留在了孩童狀態。終日與世隔絕,他連最起碼的文字和儀態都無法學會,只能在宮人的看管下過著牢犯般的生活。
直到50年后,成祖篡位,才終結了朱文圭的牢獄生涯。然而一生下來,朱文圭早已習慣了不見天日的生活。當真正獲得自由之時,他卻無法適應,在迷惑和手足無措中離世。他就像一只終生囚禁的金絲雀,獲得短暫的自由后即匆匆死去。
建文帝妻兒的命運都令人唏噓,尤其是朱文圭被囚禁終生的遭遇,更是慘痛不堪。作為他的父親,建文帝在最后時刻的決定無疑將妻兒推向了絕路。這段慘痛的宮廷史使我們不得不深思,一個父親,究竟可以在何種情況下拋棄骨肉,獨自求生呢?
父子情深,這本是天倫之樂。然而在朝堂的算計面前,親情就如浮云一般脆弱不堪。建文一朝的慘劇就是一個教訓,警示我們不要讓權力的游戲毀掉了本該珍貴的感情。作為成年人,我們更要牢記:無論環境多麼艱難,也不能舍棄骨肉至親。因為親情,終究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寄托。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