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人知道,美國登月的時候還在月球上留下了 96袋宇航員排泄物,它們後來被置換成了等量的月球巖石樣本帶回了地球。
目前這些垃圾已經在月球表面躺了半個多世紀,NASA還考慮在未來的登月過程中把它們再帶回地球,主要是研究其中的細菌,他們想看看在月球的強輻射環境中,細菌們是否會出現奇特的進化分支。
除了這些排泄物外,在先后六次的載人登月任務中,美國留在月球上的垃圾數量之多種類之繁雜, 其實遠超所有人的想象。
比如在1971年的時候,宇航員謝潑德帶上了他的高爾夫球桿和高爾夫球,成功在月球上揮了幾桿,說是把球打飛了幾百米,最終這些球桿和球都被扔在了月球上,根據NASA後來的統計:月球上的人類垃圾至少有200噸之多,這其中既有宇航員們私人物品,也有報廢的月球車和著陸器,甚至還有土星五號火箭殘骸。
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一號和二號,身上攜帶的直徑30厘米的鍍金圓盤唱片,里面包含著115張圖片,55種語言的問候,以及相當于90分鐘的各種文化和歷史音樂的混音帶,如果未來長期沒人回收或者被外星文明截獲的話,就將成為第一份數字垃圾,而旅行者一號和二號在2030年后的失聯,也將讓它們成為太空垃圾。
人類在太空中留下的第一件垃圾,是宇航員埃德-懷特在1965年執行艙外飛行任務中丟掉的一個手套,這個手套在繞地球公轉一個月后,被引力吸進大氣層中燒毀了,而在艙外宇航服的體液回收系統沒裝備之前, 宇航員們的體液也都是隨手扔在太空中的。
2007年的時候國際空間站甚至扔過一個重達635公斤的氨氣罐,不過後來應該也是在大氣層中燒毀了,除了這些官方垃圾外,地球上的一些人骨灰也被發射到了太空,比如新視野號身上就攜帶了冥王星發現者湯博的一部分骨灰,最終新視野號成了第一個近距離掠過冥王星的探測器。
除了以上這些太空垃圾外,真正的太空垃圾制造大戶其實很少有人注意到,那就是留在地球公轉軌道上的大批失去聯系的人造衛星, 它們現在都處于沒有能源供給的狀態,除了占用軌道繞地球公轉外毫無用處,如果未來某些人造衛星的軌道發生混亂的話,還有可能撞上目前功能完好的人造衛星們。
目前近地軌道上的太空垃圾多達數百萬塊,從幾厘米的碎片垃圾到完整的人造衛星都有,最麻煩的是人類目前并沒有高效清理太空垃圾的手段,在最極端的情況下,如果所有太空垃圾都開始無序化撞擊彼此的話,整個近地軌道將成為太空垃圾的舞台,數百萬塊混亂飛行的太空垃圾將阻止人類再次進入太空。
現階段的航空航天技術是非常低效的,用龐大的火箭和海量的燃料,最后只能把幾十噸的載荷送入太空,這種模式是遠遠無法做到大規模開發太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