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趣闻历史
民國轶事
三國風雲
歷史名人
野史分享
古墓文物
後宮秘史
历代皇帝
史料记载
韓劇韓星
金庸武俠传
詩詞文化
民間故事匯
全部
    
莊子一則霸氣名言,僅8字,大家很熟悉,但幾乎沒人知道出自莊子
2023/11/04

前言

什麼才是快樂?曾說出:「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莊子,用自己的一生在尋找這個答案。

他不入仕不做官,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他尋道問學,留下了《莊子》這部思想寶庫。當你我還在為世俗的名利忙碌時,不妨靜下心來,借鑒一下莊子的人生智慧,也許你我就能找到真正的快樂。

一、青年時期:對當世看不慣,立志不入仕

莊子,名周,字子休,出生于戰國時期宋國(今河南商丘),生平不詳,其政治和社會背景可參考《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根據《莊子》中的某些細節可知,莊子生于一個普通的手工業者家庭,從小接受了一定的教育。但他性格高傲,看不起當時的官場腐敗和學術爭論。

青年時期的莊子性格孤僻,不善社交,也不愿意積極求學問名利。他常常獨自在野外游蕩,對當時的學問不屑一顧,心中則對理想的生活方式充滿了期待。

莊子喜歡一個人躺在草地上,仰望天空發呆。有時看到一只鳥兒自由自在地翱翔于藍天白云之間,他會心生向往:「唉,我也想象那只小鳥一樣,不受約束,從這個虛偽的世界中解脫出來!」

一日,莊子路過一所私塾,聽見老師在教小孩「仁義禮智」,他不屑地冷笑,自言自言語道:「所謂的仁義,不過是權貴制造出來欺壓人民的工具!我莊周決不會向這些虛偽東西低頭!」

莊子的這番話被路過的行人聽見,紛紛側目。其中一個讀書人痛心疾首地說:「年輕人不要無知!我等就是要弘揚仁義之道,以期今后治理天下。你這樣唯我獨尊、目無法紀,終會吃苦頭的!」

另一位老人則勸他不要公開批評當權者,免遭災禍。莊子不以為然,志在必得地說:「我自有分寸,不會招惹是非。我這樣做,就是想讓更多人認清所謂‘禮義’的真面目!」

莊子說完便離去,留下眾人議論紛紛。有人猜測他一定是個驕傲自大之人;有人則奇道:這個少年志向不同凡響,說不定會成大器!

由此可見,青年時期的莊子已具有與常人不同的思考模式和嘲諷當世的個性。這為他後來成為道家創始人打下了基礎。

二、中年時期:周游列國,悟道問學

中年以后,莊子離開家鄉,開始周游列國。

一次,莊子路過魏國,得知他的老鄉惠施已經在魏國當上了宰相。莊子便去拜訪惠施,開玩笑地說:「老友,恭喜你成功當上了奴才駕馭者!」

惠施聽出他話中的嘲諷,面色難看。兩人你來我往地辯了幾句,終因觀點不同而不歡而散。

這件事加深了莊子離群索居、不求名利的想法。他認為,與其受制于人,不如過一種無拘無束的逍遙生活。

此后,莊子繼續周游列國,目睹了許多世態炎涼。他見識到人情冷暖,使他更加確認自己選擇超然物外、不求入世的道路是正確的。

一次,莊子路過齊國,看到人們攀比功名,爾虞我詐,心中默默嘆息。這時,一個小孩跑過,笑語盈盈,莊子的心為之一輕。他突然領悟到,鋪張浮華的功名,不及樸實無華的純真快樂。

有一次,莊子路過一個村莊,看到一個農夫哼著小曲兒辛勤耕作,臉上洋溢著快樂。莊子心生感慨:「這農夫雖然貧苦,但他擁有著簡單的快樂,這正是我想追求的生活!」

三、晚年時期:隱居著書,留下千古佳作

晚年的時候,莊子隱居在郊外,過上了與世隔絕的生活。

白天,莊子獨自一人在樹林里采風,吟詠古詩,與大自然對話;夜晚,則點上蠟燭,潛心著書。

他在《莊子》一書中記錄下了自己的思想和見聞。比如「莊周夢蝶」寓言式地闡述了「物我一體」的哲學觀點。還有「人生如白駒過隙」等的名言警句,激勵后人活在當下,慎思明辨。

莊子的鄰居張三是個好奇的人,經常關注莊子的一舉一動。張三發現,莊子似乎對治家務農之事不太擅長,但他整日看書寫字,偶爾祭拜神明,也頗為入神。張三不解地想:「莊子學問甚高,若肯為官,必成大器。但他偏偏不求仕進,反而隱居起來,可惜了他的才學吶!」

有一次,莊子隱居的小屋起了火,鄰居慌忙跑來救火。見莊子不慌不忙,鄰居驚呼:「莊子啊,你的房子燒了,還不快救!」莊子悠然說:「噢,原來這就是‘火’啊。我都明白了,你們忙去吧。」表現出對生死看淡的態度。

就這樣,莊子在隱居生活中度過了他的晚年時光。雖然生活簡樸,但莊子得到了世俗無法給予的快樂與滿足。

四、名言傳世,深刻影響后人

莊子一生孤高,留下的著作也頗具個人風格。《莊子》記錄許多他的思想和見聞,其中不少句子成為了千古絕唱。

比如「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描繪了生命的短暫和生命的本質。「曲則全,枉則直」講述了物極必反的道理。「齊物皆平等」闡明萬物萬類本質的平等。等等名句警句,影響了后世無數文人墨客。

東晉著名學者王弼曾評論道:「莊子之書,意致渺邈,辭氣通達,有去世之極情,見素園之足跡。」稱贊《莊子》思想深邃,語言典雅。

唐代詩人李賀也受到莊子思想的影響,他在《聽箏》一詩中寫道:「莊生曉夢迷胡蝶,望帝春心托杜鵑。」表達了對逍遙自在生活的向往。

可以說,莊子獨樹一幟的思想和廣泛影響力,使他成為中國文化史上舉足輕重的思想家。他以自己的人生踐行了逍遙自在的理想,并用文學形式鼓舞更多有識之士,這是他作為思想家留給后人的最大財富。

結語

莊子的一生似乎平凡而又不平凡。

他不求功名,不入仕途,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

但他的思想卻鞭辟入里,影響深遠。

他用自己的人生詮釋了什麼才是真正的快樂與自在。

當你我還在為各種名利場面奔波時,不妨靜下心來,聆聽一下莊子生命中的智慧。

也許,我們也能找到生命的本真,活出自在逍遙的人生。

莊子雖已逝去,但他的精神永存。我們應秉承他的逍遙思想,過好自己的生活。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

外婆太會收拾廚房:用墻面收納,讓狹窄「單行道」廚房變整潔
2023/06/02
她住進4.5坪蝸居,小家只有「巴掌大」,但一個人住真挺爽的
2023/07/17
被父母趕出家門,美國男子花20萬美元買一小島,卻擠在7.5坪迷你木屋生活:房子越小,我越快樂
2023/05/31
有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家居行為」,實際是錯的,若你家有,最好立馬改掉
2023/05/19
和老人同住后,我終于知道,我們這代人存不到錢的根本原因!
2023/05/31
去小姨家參觀,看到她家這10個「神設計」,我都后悔家里裝修早了
2023/05/13
買了套新房只有15坪,老公花16萬爆改成3房,笑話的親戚不吭聲了
2023/05/10
微波爐已經瀕臨淘汰:別不信,它的替代品用處更大、更便宜
2023/05/20
越來越多人衛生間不裝淋浴房!換成這2種設計,好看又實用
2023/06/10
家里若是有這種「保溫杯」,建議直接丟掉,不是誤導,而是教訓
202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