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問荒漠:那夜魂斷,誰共痛?他問寒潭:心難平,亦有人?他目牢牢凝視虛空,腦海中卻旋轉著萬千個影像:荒冢上一棵枯槁的老松,滿目瘡痍;城頭上兩個孤寂的身影,如兩尊冷石;一對黯然神傷的目光,又像兩個深不見底的山澗......
山澗中沒有回聲,他的心又在往下沉淪。這世間,又有誰能懂他的心酸?
他是李賀,出生于貴族世家,卻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瀟灑倜儻,才華橫溢,可他的人生道路充滿荊棘——父親去世,仕途遭人陷害,一生報國無門。然而,正是這般坎坷,造就了他傲視天下的藝術天分。
那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如云開霧散,照亮了煙雨朦朧的長安城。它成就了李賀,也將李賀的名字響亮傳遍千古......
貞元十四年農歷四月初四日,京城長安,一陣哭聲劃破寂靜的天空。李氏府第內,賜誕下了一子。這男孩生來眉清目秀、聰慧過人,被取名「李珩」。
李珩生在顯赫的王室世家,他的祖上可以追溯到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等皇帝。然而好景不長,到李珩這一代,家道已經中落,生活拮據。
七歲那年,李珩隨父親李紳到長安城作客,偶遇大文豪韓愈。聰明過人的李珩侃侃而談,才華畢露,讓韓愈大為驚嘆。自此,李珩的才華名聲傳遍長安城。
然而,李珩的人生道路遠非坦途。十幾歲開始,他的命運就如同一葉扁舟,在巨浪和洶涌的暗流中激蕩沉浮。
李珩18歲時,終于可以拜在韓愈門下,可喜可賀。但就在此時,他的父親李紳去世,他必須回家守孝三年,這一守就是三年江湖路。等他守孝期滿時,失去韓愈的引薦推舉,一派風光不再復返。
後來在韓愈力薦下,李珩得以赴長安應進士科考試。可就在高高在上的龍椅前,小人陰險的暗箭射了過來——李珩被人陷害,遭遇滑鐵盧。
多災多難的人生,竟是這般瘡痍!李珩不甘心就此一蹶不振,在韓愈再三舉薦下,他終于當上一個散職小官。然而,官場上再無施展抱負的舞台,李珩的志向無處安放,唯有化為詩書中的句字氣韻。
于是,在白天朝不保夕的官場上,李珩勤勤懇懇;夜晚孤燈下,他提筆揮灑,將心中悲苦悉數撰寫。他日漸頹廢,面露疲態,看著如病中之人。
三年后,李珩再也無法忍受這般日子,他決定離開浮華的都城,返回故鄉洛陽。可他明白,自己此生或將再無翻身之日。
當春風拂面而來之時,李珩在官場退隱,人生十字路口,他寫下了千古絕唱《辭漢歌》,其中「天若有情天亦老」的悲愴和不平,道盡他的失意和無奈。這一句,竟足以蓋過整個盛唐,讓后世為之動容。
李珩後來號「李賀」,他的一生短暫卻璀璨,在27歲那年便病故歸天。然而他留下的詩篇,卻成就他卓絕的藝術之美,世人皆知他的名字。
李賀,天地之間,無人可識這般天賦;李賀,詩壇之中,你是獨一無二的鬼才!
李賀的《辭漢歌》,其中「天若有情天亦老」的悲愴和不平,道盡他的失意和無奈。這一句,竟足以蓋過整個盛唐,讓后世為之動容。可它的下句在當時卻無人能對,直到100年后,才由宋代文學家石延年補完「月若無恨月常圓」。
一句上聯,跨越百年,竟有如此能量,堪稱千古絕響。李賀用他苦澀而短暫的一生,完成了對盛唐最強音的回應;而「天若有情」這句,亦成就了他自己的不朽。
公元809年,李賀剛剛官場退隱,便在歸途中寫下了《金銅仙人辭漢歌》。全文共12句,前4句寫漢宮的興衰滄桑,中間4句表達離別時的凄婉,最后4句抒發自己的離愁。
「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開篇兩句,描繪秋天蕭瑟涼颼颼的景象,隱喻人生的短暫和孤獨。李賀生于貴族世家,卻過著清貧的生活,可以感受到失敗和落寞。
「三十六宮土花碧,空將漢月出宮門」這兩句,則寫金銅仙人離開漢宮時回望宮門和往事的情景。李賀曾一度仕途順遂,卻因種種變故一蹶不振,對過去功名不遂也有所惆悵。
最后四句寫李賀自己離開都城長安,在咸陽道上的所見所想。「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這兩句無不透著李賀對一生際遇的感慨和無奈。
句句都透出凄婉和悲愴,道出李賀仕途坎坷、報國無門的失意和痛苦。「天若有情天亦老」這句,將整首詩推向[高·潮],成為千古絕唱。
「天若有情天亦老」這句一出,立時在文人學士中掀起了轟動。每個文人都為之傾倒,紛紛以此為上聯,想對出一個漂亮的下句。只可惜整個盛唐與晚唐時期,竟無人能做到。
直到100多年后的宋代,文學家石延年對出了下句「月若無恨月常圓」。這下句意境委婉,與上句完美呼應。天有興衰,人有悲歡,就像月有陰晴圓缺;但月亮本無恨怨,它總是自轉常明。
兩句放在一起,意境深遠,概括了人生和世事的無常無恨。由一個27歲便英年早逝的李賀,完成了對一個帝國興衰的包容、撫慰與升華。
此后,「天若有情天亦老」紛紛出現在眾多大文豪的作品中。它已經成為承載一代人文學理想的符號,李賀的名字,也因這一句而遠揚天下。
李賀的一生坎坷而短暫,他經歷了權貴沒落、仕途失敗、報國無門等種種悲苦。但是,正是這般坎坷,鍛造出他傲視群雄的文采。
「天若有情天亦老」這一句,表面是對天地興衰的慨嘆,實則道出李賀自身的不平和悲愴。然而,在悲愴之下,更流露出的是對人生的堅韌和包容。
李賀沒有被命運打垮,而是以藝術的方式升華了這份悲愴。他用這一句話影響后世,更成就了自己,這是他人生最強音的回應。
一個璀璨的靈魂,在苦難中綻放異彩。李賀用他短暫的27年人生,譜寫出千古絕唱,給后人以啟迪。這就是李賀的偉大之處,也是他以一句震古爍今的緣由。
李賀,你曠古絕倫的天賦,已經超越了你自己短暫的人生。正如你寫的那般:「天若有情天亦老」,人若有志,便可以不朽!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