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科普
奇趣大曝光
趣味科學
    
銀河系內可能有36個文明,為什麼人類始終沒碰到外星人
2023/08/08

1950年,很平常的一天,大物理學家費米在和三位同事聊天的過程中,突然拋出來了一個驚人的疑問:如果存在外星人,那麼他們現在在哪?

對呀,按照宇宙大爆炸理論的預測。

如今的宇宙已經138億年了,僅僅是人類可觀測到宇宙直徑也達到了920億光年。

在人類可觀測的宇宙中,最保守的估計也起碼有2000億個類似銀河系的星系。每個星系平均又存在著至少2000億顆恒星。

每顆恒星平均下來至少也有5顆不低于水星品質的巖石類行星。

所以最保守的觀點,宇宙中至少存在兩千萬億億個較大的巖石行星。

但是這些巖石行星未必都處于母星的適宜地帶。

按照太陽系的適宜地帶推算。一顆恒星總會存在著一個距離范圍,導致在此距離范圍內的行星其表面溫度區間在-50℃—50℃之間。

行星表面溫度太高,可以距離母星遠一點。行星表面溫度過低,可以距離母星近一點。

我們假設,每一顆恒星的適宜地帶內最少存在一顆巖石行星,于是在宇宙中,起碼存在至少400萬億億顆巖石行星處于母星的適宜地帶,其表面溫度和地球相當。

即便行星孕育出生命的條件極其苛刻。但在龐大的基數面前,這些低機率事件也會大量涌現。

那為什麼我們還沒有發現外星人呢?

目前科學界最主流,也最合理的解釋就是兩個。

第一個解釋就是宇宙還很年輕。

第二個解釋就是光速不變是宇宙中永恒的規律。

我們先分析第一個原因。

因為我們的宇宙僅僅只有138億年,從大爆炸開始,宇宙還需要冷卻和膨脹。

宇宙在大爆炸之初,并不存在原子結構的物質。而都是充滿了夸克—膠子的電漿。

這些電漿冷卻之后才形成構成原子核的質子和中子。之后才形成電子,光子這樣的輕子。

有了電子,質子和中子后,物質才有形成原子的條件。這一過程大概在大爆炸7萬年內完成。

之后才是原子時代。氫原子和氦原子形成的時期大概是在大爆炸后37.7萬年后。

宇宙中有了氫原子之后,才在引力的作用下聚合在一起,其聚合的過程就會逐步形成恒星的前身,也就是未開啟氫核聚變之前的引力聚合過程。

在漫長的氫原子聚合的過程中,由于恒星還未開啟核聚變,所以宇宙幾乎沒有光,這一時期也叫黑暗時期。

但是很快,氫原子在引力的作用下不斷朝向核心地帶坍塌,導致核心地帶發生核聚變,從而釋放光和熱,宇宙從此被點亮。這就是最早期的恒星。

2015年,根據歐空局的普朗克望遠鏡的數據分析,最早一批的恒星發生在大爆炸之后的5億6000萬年。

恒星也是宇宙的元素煉丹爐,大品質恒星死亡后,會發生超新星爆炸,這一過程會形成大量的超重元素,比如磷,鈣,鐵等。正是由于第一批恒星的超新星爆發,才生成了巖石行星所需的元素材料。

但由于第一批恒星的品質很大,導致壽命極短,基本上在數千萬年內。即便這一時期存在著少量的巖石行星,但是也難以誕生生命,因為母星基本都不穩定,壽命極短。

穩定的恒星基本上都是在50億年前才誕生。比如太陽。然后巖石行星在這些恒星周圍才開始冷卻,比如形成海洋,再形成有機物,再形成早期RNA。

科學家估計,多細胞生命的出現至少需要在巖石行星出現后的20億年后才形成。要形成高級智慧生命,至少需要40億年。

所以按照這種說法,宇宙到現在才138億年,目前才是智慧生命誕生的早期。我們人類才算是宇宙中最早的一批智慧生命。

按照宇宙演化的規律,宇宙大概在50億年后才會大規模地爆發出智慧生命。

那時候人類將成為永恒的歷史,甚至連存在過痕跡將都會被抹去。

畢竟50億年后,太陽會變成紅巨星,從而吞噬地球,那時候地球都不存在了,更何況人類文明。至于星際移民什麼的都是后話。

第二理論就是光速不變永遠是真理。

按照剛才的理論,即便人類是宇宙中最早期誕生的智慧生命,但是相對于宇宙的廣袤,早期同步孕育生命的行星也不止地球一家,至少也存在數億顆行星孕育生命。

結合德雷克公式,科學家已經估算出銀河系中可能存在的智慧生命的數量了。

最新發表在《天體物理學》的論文表示,僅銀河系中,極有可能存在至少36個類似人類的高等文明。其中存在著比人類文明提前數年的文明。

如果按照這樣的說法,銀河系中存在著比人類提早數萬年發展出科學的智慧生命,那麼它們的科技早已可以穿越銀河系,那為什麼還沒有抵達地球呢?

最合理的解釋就是,即便科學再發達,光速不變都是永恒,宇宙規律不支持任何超光速旅行的行為。

外婆太會收拾廚房:用墻面收納,讓狹窄「單行道」廚房變整潔
2023/06/02
她住進4.5坪蝸居,小家只有「巴掌大」,但一個人住真挺爽的
2023/07/17
被父母趕出家門,美國男子花20萬美元買一小島,卻擠在7.5坪迷你木屋生活:房子越小,我越快樂
2023/05/31
有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家居行為」,實際是錯的,若你家有,最好立馬改掉
2023/05/19
和老人同住后,我終于知道,我們這代人存不到錢的根本原因!
2023/05/31
去小姨家參觀,看到她家這10個「神設計」,我都后悔家里裝修早了
2023/05/13
買了套新房只有15坪,老公花16萬爆改成3房,笑話的親戚不吭聲了
2023/05/10
微波爐已經瀕臨淘汰:別不信,它的替代品用處更大、更便宜
2023/05/20
越來越多人衛生間不裝淋浴房!換成這2種設計,好看又實用
2023/06/10
家里若是有這種「保溫杯」,建議直接丟掉,不是誤導,而是教訓
202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