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710年,太平公主與李隆基聯手在長安發動政變,篡奪了先帝李旦的皇位,李隆基于兩年后正式成為唐玄宗皇帝。李隆基登基后,采納姚崇、宋璟等賢臣之言,勵精圖治,使唐朝進入空前絕后的盛世。
這一時期被后人稱為「開元盛世」。李隆基為政明智,深得人心。民間傳說他會化身為一名普通百姓,身著平民衣物,進城觀察民情。有一次,他看到一個小女孩衣衫襤褸,便問她:「小妹妹,你叫什麼名字啊?」那女孩靦腆地回答:「我叫楊玉環。」李隆基心生憐憫,便命人將銀錠贈給她。那女孩開心地道了謝,從此李隆基心中牢記這個名字。
開元二十五年(737年),玄宗最寵愛的惠妃柳氏因病去世,此事使玄宗陷入了悲痛之中。大臣們擔心玄宗將沉湎于哀痛不能自拔,紛紛上疏推薦佳麗入宮侍奉。此時李隆基想起多年前路見那窮苦女孩時,她報上楊玉環這個名字。
一問之下,得知她已成長為一個美麗動人的少女。李隆基便命人將楊玉環召入宮中。那日楊玉環來到宮中,已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絕色美人。李隆基見了她,心中豁然開朗,仿佛重獲新生般喜不自勝。楊玉環也被李隆基沉穩內斂而不失王者氣度的儀表所吸引。兩人一見鐘情,積年的等待終于結出了碩果。
楊玉環,字天真,當時僅十六歲,卻已美艷絕倫,被譽為「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她本已許配給玄宗第五子李瑁,成為其妃子,但這門姻緣尚未修成。李隆基想納楊玉環為妃,但須有個正當理由。于是楊玉環先取了個「出家」的由頭,并自號「天真」,寓意純真無暇。兩年后,李隆基終于封楊天真為貴妃。
從此,楊貴妃受到李隆基的無限寵愛,可說是后宮之冠。楊貴妃不僅外貌出眾,性格溫柔賢淑,每每開口便能說出合李隆基心意的話語。李隆基與她相處極為投契,朝政之余,兩人經常一起下圍棋、作詩、賞花。楊貴妃的才華不亞于李隆基,每每對弈時總能與李隆基打成平手。李隆基夸獎她是自己的知音,贊嘆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為博美人歡心,李隆基下旨在宮中專門為楊貴妃設置錦繡工匠坊,每日為貴妃制作華美綾羅綢緞。楊貴妃嗜吃荔枝,李隆基每年夏天都派人千里迢迢從四川運送新鮮荔枝入宮供貴妃食用。
楊貴妃的一舉一動皆能打動李隆基的心,兩人恩愛有加,正如李白所詩贊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楊貴妃深明李隆基的喜好,每每出現在他面前都穿著考究,妝點得美艷動人,李隆基見了便喜形于色。楊貴妃也把寵愛之情化為推心置腹的諫言,時時提醒李隆基要愛護自己的身體,切勿操勞過度。
然好景不長,好事多磨。開元二十六年(751年),范陽節度使安祿山奉詔進京朝覲皇上,這成為唐朝覆滅的導火索。安祿山生得膀大腰圓,力大無窮,在軍中訓練新兵時,徒手便能掀翻數百斤重的大石。
他娶了一個漂亮聰明的漢人妻子,但性情粗魯,妻子受不了他的暴力便離家出走。安祿山性格殘暴,但很會討好上級,每次見到李隆基都露出恭敬的笑容,說些討好的話。李隆基見他在軍中訓練勤勉,對防務也頗有心得,便漸漸信任起他來。
這次進京,安祿山首次見到楊貴妃的絕色容華,頓時被深深傾倒,愿為其曳履荊棘。安祿山心知以自己的身份不配高攀天子愛妃,但他志在必得,便設法收買宮中太監,捐錢留情,要他們在李隆基面前夸贊自己功勛卓著、忠心耿耿。李隆基聽信了奸言,對安祿山刮目相看。安祿山見計謀得逞,悄悄觀察楊貴妃的一舉一動,意圖找機會向她表白。
一日,安祿山借酒勁請求在楊貴妃面前稱其為母,意在拉近與貴妃的關系。楊貴妃何嘗不知安祿山用心,奈何比武力只是弱女子,無法拒絕擁兵自重的節度使,只得勉強應允。自此,安祿山每次朝見李隆基必先去楊貴妃處請安,眾人不便言語,這成了一種默許的規矩。安祿山每次見貴妃,總要說些令她難堪的話,貴妃只能強顏歡笑應對。
直到有一日,安祿山要求與楊貴妃單獨進膳,言要稟報機密軍情,并讓宮人避開不要偷聽,否則格殺勿論。宮人們聞言無不膽戰心驚,都躲得遠遠的,屋內只剩兩人。楊貴妃心中隱隱覺得不妥,想離開,但安祿山已經將門反鎖。
他趁機向楊貴妃逼近,言語盡是挑逗撩撥之意。楊貴妃抵抗不住,被其強行抱起壓在桌上。安祿山如餓狼般撕扯楊貴妃的衣裳,在她雪白的皮膚上留下猙獰的抓痕。楊貴妃痛苦[呻·吟],安祿山置若罔聞,最終將她占為己有。事后,楊貴妃悲慟不已,羞于啟齒,只能承受這份屈辱。
事后,楊貴妃渾身無力,滿是指印抓痕,又不能公開指責安祿山,只得命宮女將絲綢剪裁成肚兜的形狀,緊緊纏在身上遮掩痕跡。那日李隆基召見楊貴妃,見她身著此物,楊貴妃便謊稱這是她家鄉的習俗,叫做「訶子」,是給心上人看的私密衣物。
李隆基聽后歡喜不已,對楊貴妃的寵愛又添三分。其實楊貴妃心中自責,覺得自己欺騙了李隆基。她多次欲啟齒相告,言語到了嘴邊又咽了回去。李隆基見她有心事,再三詢問,楊貴妃只能含淚說自己身體略感不適。
這種纏在腰間的「訶子」傳入民間后,深受廣大百姓的歡迎,繼而演變成了今日的內衣。然而這背后隱藏的慘劇至今鮮有人知。楊貴妃從未敢告訴李隆基真相,只以淚洗面頰。
安祿山也繼續在李隆基面前裝出忠心的樣子。楊貴妃生性樂觀,不想讓這段往事影響自己,但那一夜的陰影始終籠罩在她心頭,她的笑容中始終隱隱透著悲哀。
然而好景不長,安祿山終于在十年后反叛朝廷,直接導致了安史之亂的爆發。唐玄宗與楊貴妃倉皇出逃,在馬嵬驛被迫與心愛的楊貴妃分離。楊貴妃在馬嵬驛上吊自盡,結束了短暫卻傳奇的一生。玄宗則在晚年回憶起這段凄美的愛情,嘆息不已。
楊貴妃與玄宗那段非凡的愛情故事流傳至今,成為千古佳話。然而背后隱匿著的宮廷秘事卻鮮為后人所知。我們不得不感嘆,盛世終將走向衰敗,種種跡象都在悄然宣告著一個時代的終結。今日看來,楊貴妃與玄宗的恩愛結局,亦是難逃此悲哀定局。
盛唐的覆滅警示我們,物極必反,繁榮背后隱藏危機。楊貴妃和李隆基那段凄美愛情,雖終以悲劇收場,卻成為千古佳話,感動無數人心。我們應當銘記歷史,保有溫暖與希望,即便經歷冷酷無情的命運,也不放棄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