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趣闻历史
民國轶事
三國風雲
歷史名人
野史分享
古墓文物
後宮秘史
历代皇帝
史料记载
韓劇韓星
詩詞文化
金庸武俠传
民間故事匯
全部
    
朱標死后,朱元璋為啥不愿傳位給朱棣?
2023/11/09

要說中國歷史上最有魄力的皇帝,恐怕朱元璋要數一號,雖然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大都出身卑微,但是像朱元璋這樣,干過和尚、乞丐,期間更是餓的差點死在大街上,到最后能實現人生前途的180度反轉,這屬實是中國五千年歷史上最具勵志的「逆襲故事」。

雖然朱元璋的故事足夠成功,其中蘊含的勇氣和思想也值得許多人學習借鑒,不過朱元璋在稱帝后所做出的一系列舉措和為人處世的方法還是引來了不少人的詬病,其中諸如藍玉、湯和等34名開國功臣,朱元璋在一統江山后先后殺了30個,手段狠辣絕情讓人不寒而栗。

當然相比只能同苦不能共甘的這些外人來說,朱元璋在立儲上的做法也十分讓人尋味,臨終前放棄兒子朱棣而傳位朱允炆,這是出于什麼原因,朱棣又為何不討朱元璋歡心呢?

南宋滅亡的五十余年后,元朝的統治愈加腐敗,本就是邊境地區的韃子占據中原地區,百姓苦不堪言流離失所,一場民族矛盾和階級斗爭日益激化,再加上連年天災不斷,百姓連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都難以保障,隨著全國各地的義士振臂一呼,響應者數不勝數,一場農民斗爭的揭竿起義也就應運而生了。

朱元璋因朋友湯和的一封信,稀里糊涂的就加入了起義軍,在老丈人郭子興的大力幫助下,朱元璋順應時代潮流,在一場場戰斗爭展示了自己的雄才大略,歷經多年戰役終于在1368年稱帝,由此創建明朝。

在位三十年間,朱元璋也算得上勵精圖治,雖然對待手下這些拉桿子起義的兄弟多有不妥之處,但是在治理朝政對待百姓上,朱元璋還是頗有建樹的。

不過一個人的壽命畢竟是有限的,朱元璋自知人生不過匆匆30000余天,等到自己死后,又有誰能繼承自己的遺志,帶領這個國家走向繁榮昌盛的道路,這是困擾朱元璋最頭疼的事情,自己的26個孩子數量不少,但是出眾的卻不多,皇位的候選一度陷入停滯。

當然符合太子人選雖少,卻也不是一個都不成才,早在朱元璋當上皇帝后,不忘舊情的他就給馬皇后吃了一顆定心丸,冊立僅13歲的朱標為太子,為了培養這個孩子,朱元璋更是請了宋濂等一眾名師,希望把朱標培養成堪當大任的接班者。

朱標也確實沒有辜負父親的希望,雖然算不上什麼開疆拓土的千古一帝,但是穩重謹慎的他在代理國政期間也沒出過什麼岔子,倒不是朱標能力不行,相比起開國皇帝的威信,又有幾個皇子能年紀輕輕展現出萬丈光芒。

指望孩子超過自己是不太可能了,但是穩步過渡到幾十年后的下一個皇帝,朱元璋對這個長子這點信心還是有的。

到朱標38歲的時候,朱元璋還盤算著什麼時候將皇位傳給兒子,畢竟自己年歲漸長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卻沒成想自己的兒子先一步走到了自己身前。

自從朱標從陜西視察回來后,身上就長可一個大肉瘤,寢食難安異常痛苦,縱然朱元璋請便神醫,但朱標還是因病情太過嚴重不幸早逝。

晚年遭遇喪子之痛,死得還是一國儲君,這讓朱元璋十分心痛,兒子沒有了可以再生,可接班人沒有了,一個大國誰來扛起重任,未來國家又將走向哪里,手下28個武將手握重兵,自己死了誰能掌控兵權。

再瞅瞅自己剩下的這些兒子,秦王荒唐成性,差點被自己廢了稱號,晉王色厲膽薄,一點也沒有王者的氣魄,魯王天天想著長生不老,選立他也是個亡國君……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也就不過周王、燕王這寥寥幾人,還有不到6年逝世的老皇帝此刻為了接班人整整28天沒有上朝,整個大明王國的前途在這一刻陷入灰暗。

對于晚年的朱元璋來說,朱棣的「武」是他一直十分欣賞的一個優點,這是眾皇子都不具備的,1360年,朱棣出生于南京,那時正值陳友諒率大軍攻打南京,可以說朱棣的童年是伴隨著戰火和硝煙成長起來的,這也讓朱棣比其他皇子更早體會到戰爭的殘酷,同時也培養了他面對逆境時的膽量和魄力。

11歲封燕王,17歲娶徐達之女,20歲藩北平,論勇力和才華,朱棣算得上這些皇子中為數不多的佼佼者,如今33歲的他也符合皇子的繼承人選要求。

除了朱棣外,最受朱元璋喜愛的還要數朱標的二兒子朱允炆了,當初朱標病重期間,14歲的朱允炆日夜守護在父親床前,在皇族這一冰冷無情的血脈面前,朱允炆的孝讓群臣高官也不由得為之動容。

如果說善良是朱允炆被納入皇權繼承人討論的鋪路石,那麼這一性格同樣也是他最大的弱點,朱元璋對這個孫子的性格時常又喜又憂,這麼柔弱的性格能擔當得起國家的重任嗎,做皇帝的,必須要有老虎、獅子的性格,不然的話最后還是會被別人吃掉。

當時朱元璋的擔心不是毫無根據的,幾年后的結果也證明了他的眼光只準,只不過和平時期,文官相比武將更有話語權,他們擁護朱允炆,因為朱元璋的治理太過剛猛,官員不堪其重、百姓叫苦不迭,他們希望能上來一位仁愛寬厚的皇帝,起碼能讓高壓態勢的人們歇歇腳、喘口氣,孝子善人的朱允炆也成了政治的犧牲品。

在一眾大臣的鼓吹支持下,權衡利弊的朱元璋還是做出了這輩子最讓他悔恨的決定——立16歲的朱允炆為皇太孫。

知道消息的朱棣十分惱火,在一次上朝時,朱棣略帶譏諷的拍了拍朱允炆的肩膀:「我是真想不到我這個侄子這麼有能耐啊。」

卻不成想這一幕被朱元璋看見,嚴厲的呵斥聲不但讓一眾大臣竊竊私語更堅定了朱棣造反的決心。

而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后,朱元璋為了幫助孫子站穩腳跟,開始大肆清除藍玉、胡惟庸等權臣,一時間清正廉潔的朝堂變成了濫殺無辜的地獄,軍隊和權力是穩固在了朱家人的手里,可手下這些大臣卻個個心有余悸,誰還敢為你朱允炆賣命。

朱元璋死后的故事不用再過多贅述,朱棣發動內戰,將朱允炆取而代之,當時如果選立朱棣為皇子,那麼是不是就不用流這麼多血,明朝的發展是不是能更進一步,只可惜歷史沒有如果,那麼朱元璋因何就是看不上朱棣呢?

朱棣和朱元璋性格相仿,能力卓越,相比其朱允炆來說更適合繼承皇位,但最后成為了「陪跑者」,歸根結底無外乎三個原因:

第一就是朱棣的血統不符合繼承要求,幾千年的嫡長子繼承制決定了中國封建制度的根本,江山只能交給親生骨肉坐,這是歷朝歷代皇帝都跳不出的限制。

而朱棣的生母并非馬皇后,相傳他可能是一個少數民族的妃子所生,根本不是馬皇后的親生兒子,只不過如今早已無法查證,朱元璋是肯定不會把皇位傳給一個側妃的孩子,這也在情理之中。

第二個原因就是朱棣得不到大臣們的支持,就立儲問題,朱元璋不曾一次的咨詢過朝內大臣:「太子英年早逝,皇長孫尚且年幼,治理國家需要長久打算,你們覺得燕王怎麼樣?」

誰料朱元璋的建議遭到了大多數人的反對:「立燕王絕對不行,要是立他為太子,那麼秦王、晉王能服氣嗎?皇長孫朱允炆四海歸心、仁義待人,選立他可保大明江山無憂。」

這第三點原因就是朱元璋早已看出朱棣有造反之心,朱元璋曾頒發圣旨,內容中明確寫道命令晉王在燕王封地周圍布置兵力,以防兵變。

對于朱元璋來說,心懷不軌的朱棣自然不可能得到重用,留著朱棣的原因不過是北境抗擊蒙古的重任還需要讓他去完成。

按照朱元璋的打算,倘若建文帝能夠將國內藩王割據的問題處理好了,明朝的歷史發展也能走到另一番光明景象,到時候的朱允炆歷史地位恐怕也不會低于唐高宗,只不過一切未能如同朱元璋所料,一藩之力的朱棣也徹底掀翻了朱允炆的統治。

朱棣繼位后,做起了和其他皇帝篡位奪權一樣的事情,篡改《太祖實錄》,虐殺朝中舊臣,瘋狂抹殺知曉自己身世的這些印記,偽造眾多資料拼命證明自己是馬皇后所生,再在各種史料中對自己皇位的合法性進行記錄,證明并非篡位而是朱元璋本就有意傳位于他。

不過看待一個人,尤其是看待一個皇帝,一個角度的片面是不可取的,不可否認在未來的幾十年里,朱棣開創的永樂盛世也締造了明朝新的輝煌,就是不知道九泉之下的朱元璋如今會作何感想。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

外婆太會收拾廚房:用墻面收納,讓狹窄「單行道」廚房變整潔
2023/06/02
她住進4.5坪蝸居,小家只有「巴掌大」,但一個人住真挺爽的
2023/07/17
被父母趕出家門,美國男子花20萬美元買一小島,卻擠在7.5坪迷你木屋生活:房子越小,我越快樂
2023/05/31
有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家居行為」,實際是錯的,若你家有,最好立馬改掉
2023/05/19
和老人同住后,我終于知道,我們這代人存不到錢的根本原因!
2023/05/31
去小姨家參觀,看到她家這10個「神設計」,我都后悔家里裝修早了
2023/05/13
買了套新房只有15坪,老公花16萬爆改成3房,笑話的親戚不吭聲了
2023/05/10
微波爐已經瀕臨淘汰:別不信,它的替代品用處更大、更便宜
2023/05/20
越來越多人衛生間不裝淋浴房!換成這2種設計,好看又實用
2023/06/10
家里若是有這種「保溫杯」,建議直接丟掉,不是誤導,而是教訓
2023/05/23